第251章杨先生归京(三)
第251章杨先生归京(三)
王伯伢走后,一直在一旁默默坐着的李清玥也开口劝道:“老师,不管怎么样,你都要以身体为重呀!”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呢。杨先生默然,而这个时候,画眉也在一旁劝慰。
画眉觉得,杨先生这一生已经过得十分辛苦了。这个时候,应当好好保重身体,好好休息才对。若是再这样劳累下去,反而不值得。
“好吧!我便先留在京城将养着吧!”过了半晌,杨先生这才妥协了下来。
众人见状,也都很高兴。之后,又与杨先生聊了很多在外面的见闻与趣事。
到了夜里的时候,药就已经抓好带回来了。东厢那里送过去的,除了调理的药方之外,还有给杨先生特制的药膳。喝药辛苦,吃药膳,总是能够要好一些的。
沐浴更衣之后,杨先生便王伯伢送过来的药膏拿出来,擦了擦。那药膏质地细腻,擦在手上,手会微微发热。一时之间,痒的感觉也减轻了几分。杨先生见状,高兴地准备练一会儿字。然而,却被画眉阻拦了下来。
“先生。你如今手才刚刚好一些,且先将养着吧!练字那些事,不急于一时的。”画眉将桌上的砚台拿在手上,离杨先生远远的,说道。
“画眉!赶紧拿过来!”杨先生见画眉这个样子,有些不悦。练字这种事情,哪怕是只耽误一日的工夫,也是不成的。
“那你得答应我,只能练两刻钟!”画眉还是不依不饶地说着。两刻钟,已经很长了。
“好。”杨先生十分爽快地就答应了。
两刻钟后,画眉准时地就走到杨先生的身边提醒她。杨先生见到这样的画眉,心底里暗自叹了一口气,决定还是去歇息了。
翌日清晨,李清芷便吩咐了绿萝去东厢,邀请杨先生一同去逛街。
杨先生离开京城的这几年里,京城倒是也有着不少的变化。许多商铺或倒闭或开立的,也出现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同时,李清芷还想带杨先生去春花楼用一次膳。
春花楼开了两年多,如今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了。每次逢年过节,上门吃爆炒野鸡的人,那可都得排到三元街外了。另外,春花楼冬日里的火锅,也成为了京城里的招牌。那些外地人若是来了京城,春花楼的爆炒野鸡和火锅,那可都是必须得吃的。
除此之外,逛一逛京城的各色铺子,看看景色,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这一日出游,李清玥倒是并未跟上。如今虎哥儿年岁渐长,也已经到了要读书认字的年纪了。因为还暂时没有请先生来教习虎哥儿,所以李清玥平日里要亲自教习虎哥儿。
马车上,杨先生看见外面络绎不绝的行人,开口道:“想不到,我离开京城已经这样久了。”算起来,似乎是有着两年半的时间了。
“老师一直都没变,只是这京城,倒是越来越繁华了。”李清芷笑了笑,说道。京城作为天底下的中心,自然是会越来越繁华的了。
两人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春花楼。
“老师,你出门在外的时候,可有到山中去吃野味?”李清芷道:“京城前两年开了名为春花楼的酒肆,那里面的爆炒野鸡,做得十分只好。每每节假日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的。”主要也是因为,野鸡太少。所以春花楼也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稍稍供应。就算如此,那也是供不应求的。而因为春花楼并不接受预定,所以这排队的人,也是异常之多。
当然,李清芷往往能吃到春花楼送过来的野鸡。陈永昌自从以前送过几只野鸡给李清芷之后,如今得了野鸡,总是会送一些来给她。而阿芳得了做爆炒野鸡的方子之后,做出来的菜,也丝毫不比春花楼的大厨差。
“野味倒是吃了不少。只是,这正宗的却并不多。”杨先生想了想,说道。准确来说,她和画眉在山里住的时候,会摘一些野菜来吃。至于其它的,并没有吃过。
“待会去了春花楼,老师可要好好地尝一尝。”李清芷笑了笑,说道。
“这春花楼?”杨先生疑问道:“可是与秋月楼有什么关联吗?”杨先生在京城多年,自然是知道秋月楼的大名的。
“老师睿智。这春花楼,就开在秋月楼的对面。这当中的门道,老师应当也能明白才是。”李清芷道。她暂时,还不能告诉杨先生,这春花楼是陈永昌开的。
“原来如此。”杨先生说着,嘴角露出了笑。虽然她对口腹之欲没那么在乎,可人,都是喜欢吃好吃的东西的。
马车缓缓地行驶在三元街上,不一会儿,就到了春花楼的门前。
今日虽不是节日,可是春花楼门前,还是有着不少的人排队。
门口的店小二看着远远地过来的马车,自然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李清芷的马车了。李清芷的马车绕到了后门,从后面进去的。因为春花楼一向都是不畏权贵的,所以从来也不会对谁走后门。李清芷若是想随时过来都有位置,那也只能从后门进来了。
杨先生见到李清芷从后门进去,倒是觉得有些惊讶。开口道:“阿芷,方才我瞧见,门口似乎是等着许多人的。”
“老师放心。这春花楼的老板,与我是旧相识了。他给了我一块牌子,让我随时都能过来。”李清芷解释道。
杨先生心中了然,再没多说什么。
二楼的厢房内,李清芷点了八菜一汤。分别是:爆炒野鸡、花菇鸭掌、洪字鸡丝黄瓜、福字瓜烧里脊、清炸鹌鹑、白扒鱼唇、油焖草菇、明珠豆腐和一份时蔬汤。
这些菜,均是取自农家菜。经过精心的挑选,才放上了餐桌。而桌上的这些菜品,必定也都是当日采摘下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菜的原汁原味。
吃过一餐之后,平日并不好口腹之欲的杨先生都赞不绝口。
“阿芷,这春花楼的菜色,就算是比起秋月楼,那也是丝毫不差的。”杨先生说道。
“这个是自然的。所以,春花楼如今,生意才会这样红火。”李清芷道。
杨先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用过膳后,杨先生觉得吃得稍稍有些饱了。便决定,在三元街上走一走。这一走,就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松竹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