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捉虫)
知青(捉虫)
早饭是高文柏准备的,韩明胜替他烧的灶,两人都不是话多的性子,整个早上都没说上几句话。等他们终于看见韩宥时,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韩宥怀里抱着睡熟的小崽子,将他放到小推车里盖好被子,找了个太阳不会直射的地方停着,韩嘉珩刚出生时有轻微的小儿黄疸,郑老建议要多给孩子晒太阳,这习惯就一直留了下来。
韩明胜见状就端了个小板凳坐在了小嘉珩身边,爱怜地看了半天,“珩珩皮肤随了他妈妈,虽然和你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但比你要好看些。”说到这里,韩明胜又有些心酸,每次他看见韩嘉珩以后都会再一次意识到韩宥小时候黄黄瘦瘦的样子有多可怜。
“是很白,没事就带着他晒太阳也没见变黑。”韩宥不是个喜欢沉湎于过去的人,他将蛋羹放进一旁的锅里蒸上,转头对着高文柏说,“去把允儿叫起来,待会儿让爹带着你们去一趟舅舅家。”丁芳舒的父母哥哥对韩允还是挺好的,韩允第一次带丈夫回来,若不去一趟是会招人说闲话的。
高文柏照做,眼镜下的眼底带着些青色。韩允即使快当妈妈了睡姿还是一如既往的乱来,在研究所家属院里的床是挨着墙放的高文柏不担心,上韩村的床两边却都是空着的,高文柏几乎一晚都没睡安稳。
“哥,晚点我们把允儿房里的床挪一下。”吃完饭,高文柏无视韩允警告的眼神,和韩宥商量,“允儿睡觉太不老实了,我怕她摔着。”
韩宥点头,很理解高文柏的心情,自从有了小嘉珩以后他也常常惊醒,就怕人摔着,“你们收拾收拾和爹出发吧,下午回来还得去族里吃饭,早去早回。车你开走,床我来弄就行。”
高文柏有些惊讶,韩宥好像并不打算和他们一起的样子,但看韩允埋着头,他也装作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好,但哥你还是等我们回来再弄吧。我刚刚试了一下的,一个人擡不起。”
在韩宥似笑非笑的眼神里,高文柏吞下了后面的话,好吧,差点忘了三十岁的韩宥的体能也不是年轻好几岁的自己能比的。上次广市的体能比赛,韩宥还能压过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闯进前三呢。
“熙语,简知青来了。”韩明胜声音传来的时候,在看高文柏热闹的祝熙语差点没反应过来简知青是谁。等看见那个抱着一个小男孩的、看起来和村里人几乎没什么两样的简静秋时,她差点掩饰不住自己的惊讶。
“简姐。”祝熙语赶紧站起身迎上去。
她惊讶,即使做足了心理准备的简静秋也没好到哪里去。当她真的和暌违两年多的祝熙语面对面时,简静秋还是窘迫地拉了拉自己的衣角。
两年前,她和祝熙语还只是在容貌、家境上有些差距的同一个院子的知青,而现在,自己和史胜还是没能得到返城的机会,在上韩村半扎根下来。而祝熙语则更加漂亮,丈夫升任团长,自己也成了举国闻名的青年作家。
再看眼韩明胜怀里睁着双黑亮眼睛伶伶俐俐望过来的小男孩,简静秋更加苦涩,连她们的孩子也拥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了。简静秋怕自己再和祝熙语比较下去会变成和许之桃一样的人,咬咬唇止住自己继续往下想。
她坐下,道明来意,“熙语,好久不见。我们听人说你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想请你和韩团去知青院聚聚。没有别人,就是咱们以前的那些老知青,除了陈佑去年招工走了以外,其他人都还在。”
祝熙语有些心动,她住在知青院里时虽然和大家不太亲近,但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半年多,还是很想和大家聚聚的。她看向韩宥,询问他的意见,“韩宥,咱们中午有别的事儿吗?”
见韩宥摇头,祝熙语就直接应下了,“那好,我们待会儿就过去。”她的态度和以前并无区别,但简静秋比起以前明显局促了很多,进来这么久一点都没表现出祝熙语记忆里长袖善舞的模样。
祝熙语伸手拉拉简静秋怀里一直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男孩的小手,“宝宝,你多大了呀?”
“两岁三个月。安安,叫阿姨。”简静秋没等儿子自己开口就低头提醒。
“阿姨。”安安有些害羞,他原来以为萧可阿姨已经是最漂亮的阿姨了,没想到今天这个阿姨更加好看。
在韩明胜怀里的小崽子见状不乐意了,“妈妈、妈妈。”他一边大声喊一边努力往祝熙语那边够,他的力气不小,韩明胜又怕弄疼他,被他连着踹了好几下。
“韩嘉珩。”韩宥蹙着眉,严肃,“我数到三。”
韩嘉珩听见这句话就不敢再闹了,坐回韩明胜怀里,包着眼泪委委屈屈地看着韩明胜。他是个小人精,早就听懂了韩明胜挂在嘴边的“乖孙子、爷爷的命根子”之类的话,知道对方喜欢他。
但他没想到韩明胜也不敢挑战韩宥的威严,只从兜里掏出一个小铃铛,在韩嘉珩眼前晃,“珩珩要不要玩呀?”
韩嘉珩见妈妈爸爸都不理他,爷爷也不帮他,更生气了。但他也知道如果爸爸数到一了自己还不乖就会被打屁股,搂着韩明胜的脖子试图搬救兵,“爷爷,爸爸坏,打。”
听着小崽子委委屈屈的小奶音,韩明胜心疼地拍拍孙子的背,但他绝不会插手韩宥和祝熙语对韩嘉珩的教育。自己是个老大粗,儿子儿媳才是真正出息的人,这种事上他插手就是捣乱、是害韩嘉珩。
见韩嘉珩因为安安都哭了,简静秋更加局促,站起身,“那我先回院子里等你们了,你们忙完了过来就行。”
“好的,简姐。”祝熙语从韩嘉珩小推车的侧袋里掏出一大把奶糖,装到安安的上衣口袋里,“一天只能吃一颗哦,不然牙齿里会长虫子。”
简静秋并没有拒绝,安安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多少奶糖,自己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让儿子失望,“安安,给阿姨说谢谢。”
“没事儿。”祝熙语将母子俩送到院门外,“我们晚点就来。”
回到堂屋,祝熙语蹲在地上和韩嘉珩平视,指着被掏空的糖口袋向韩嘉珩解释,“这是你回家后的所有糖糖,你刚刚对哥哥很不礼貌、很不友善,所以妈妈将它们全部给了哥哥当作你的赔礼。你这半个月都没有糖糖吃了,知道了吗?”
韩嘉珩在祝熙语靠近的时候就将脸从爷爷的颈窝里擡了起来,认认真真听完祝熙语的话顿了很久,又将手在糖袋子里翻找了一番,才开口,“糖糖、给,妈妈,我。”意思是糖糖可以都给哥哥,但妈妈只能是他的。
祝熙语看眼韩宥,有些头痛地将小崽子接过来,小崽子一坐到她怀里就紧紧搂着她的脖子,生怕谁抱走他的样子。
在韩嘉珩的认知里,只有自己才能抱妈妈,韩宥勉强也可以,因为韩宥比他高太多了,他也能感觉到妈妈喜欢爸爸不比喜欢他少,所以他只能退让。但其他人,尤其是小朋友,就谁都不可以了。
明明夫妻俩里韩宥才是照顾他更多的那个,可以说是只要下班回家,小嘉珩就长在了他怀里,但韩嘉珩好像从未表现过对韩宥的占有欲。祝熙语想到什么,趁小嘉珩趴在板凳上玩玩具的时候,凑到韩宥耳边,“下午你见到月月,抱她看看。”
祝熙语很想知道,韩嘉珩的占有欲是只对自己还是对他们俩都有,又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只是目前这样不能接受妈妈抱别的小孩,祝熙语倒不急,慢慢引导就行。要是太严重的话,祝熙语就要和韩宥好好商量商量该怎么办了。
她和韩宥的确很爱韩嘉珩,他的奶粉是韩宥托人买的最好的,衣服从来都是扯的新布、新棉花找何秀儿做的,他们夫妻俩在韩嘉珩身上的开销从不算账。
韩宥更是从好丈夫升级成了好爸爸,但凡非上班时间,韩嘉珩就没从他怀里下来过。就像别人调侃韩宥身上有奶味儿一样,韩宥对韩嘉珩确实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家里请的婶子在他回来以后都只能给他打下手。
但疼爱不等于宠溺,但凡韩嘉珩表现出来什么坏习惯,韩宥也是最严厉的那个。连韩嘉珩自己都知道,妈妈生气还能撒娇,但要是是爸爸叫他的大名,自己就必须听话。要是爸爸数到一时自己还在调皮,那他的屁股就谁也救不了。
对于韩嘉珩对祝熙语的占有欲这件事,韩宥其实觉得问题不是很大,他对祝熙语的占有欲也没比儿子低,只不过平常藏得很好罢了。韩嘉珩是他儿子,遗传这个多正常呀。
爱本身就会滋生出占有欲,韩嘉珩从在祝熙语肚子里时就很体贴妈妈,出生以后对着妈妈更是要多乖就有多乖,对妈妈的爱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见祝熙语一脸郑重,韩宥便也应下来。祝熙语觉得要改,那他就配合。至于儿子?非原则性问题,无所谓。
————————————
韩宥这次回家是以三十岁的团长这样的荣誉归来的,虽然说他并不是专门为了荣归故里才这个时间回家,但市里还是很重视他这次的回乡的。做不了其他的,得知韩宥想借个车春节用以后,负责招待韩宥的小领导二话不说就将单位里一个二世祖从部队买来的退役吉普征用了。
因为这次回来有韩嘉珩这个小孩子和韩允这个孕妇,车便成了必需选项,得知不是公车后韩宥便没有推辞。有他的身份在,即使他不特意为家乡做什么,也能帮着汉台市在某些场合挣个优先,尤其是现在祝熙语的知名度也很高。他们夫妻愿意收下汉台市的人情,这些人反而才更安心、开心。这不,车的原主人甚至特意将车里车外都洗得干干净净了才送过来。
等韩允三人开着车离开后,祝熙语一家三口也准备往知青院去了。韩宥一手抱着韩嘉珩,一手提着些吃食,知青们的生活本就不算富裕,他们当然不能空手上门。
韩嘉珩出门前就已经听父母解释过了村里的路不平整,会把他车车的轮子弄坏,于是他乖乖向自己的专属座驾挥了挥手后,就趴到了韩宥肩上,小眼睛转来转去打量周围陌生的景色。韩嘉珩在村里除了爸妈唯一熟悉的就是姑姑姑父,其他人想在他清醒时单独和他相处几乎是不可能的,韩宥他们便只能将他带上。
知青院很热闹,因为《归雁》的原因祝熙语在知青里非常受欢迎,知道她是《归雁》的作者以前这本书在知青院里就已经是人手一本了。知道以后知青们就更加疯狂,他们心里最懂他们的人曾经和他们在同一个地方下乡,这是多么大的荣幸啊。
史胜几人知道祝熙语的性子,应该不会乐意和新知青们有太多往来,便在一开始就拒绝了他们一起聚餐的请求。但因为他和简静秋的房子就是挨着知青院加盖的,新知青们大声一点就能将自己的声音传进来、站高点就能看见他们的院子,这拒绝也不过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