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拜见知府 - 明案迷云 - 剑匣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明案迷云 >

第二章拜见知府

暮云等人赶到了城中的福来客栈,一进门就有满脸笑容的掌柜迎了上来:“几位军爷,要吃饭还是住店?”  暮云还没说话,魏弘逸则倒是干脆,冲着掌柜嚷嚷:“去去去!没看见我们忙着吗?”

掌柜急忙拦住几人:“几位军爷,小店做的是小本生意,军爷们还请手下留情啊!”

眼见掌柜误会,暮云说道:“掌柜不要误会,我们借你天字房一观,看完就走。”

说完,暮云来不及跟掌柜解释,在魏弘逸的带路下,朝着楼上的天字房就走去。薛闻之和肖六也跟了上去,顺势还把掌柜挤朝了一边。

掌柜看着几名军汉横冲直闯地上了楼,气得啐了一口吐沫,暗自骂道:“这些天我见过的军汉也不少,还没有遇到像你们如此无礼的!”

暮云等人径直进入到了天字房,随后众人便开始在房间中搜寻起来。没一会,肖六从床底找到了一个信封,暮云急忙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原来是陆俊生这两天的经历,通过这封信,暮云也开始明白了整个案子的大致情况。

………。

时间回到两日之前,陆俊生一行人刚进入临安城的时候。

一路行程,陆俊生的心中并不舒坦。这并不仅仅由于自己断指处的剧痛,还来自于身边的这两名军汉不断挑战着他的忍耐的粗俗。

陆俊生欣赏的是聪明人,譬如暮云,这个年轻的总旗总让他不断刮目相看,可惜他却因为无法接受与锦衣卫王毅同行而留在了镇子上。而魏弘逸和肖六,陆俊生实在无法在他们身上看出长处。

陆俊生一直自诩熟读圣贤书,自然也有着文人的傲气,虽然他并不会把这种傲气放在脸面上,但是他的心中却有着自己的衡量和评价。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他知道自己适合跟什么样的人相处。

一行人进了临安城,锦衣卫王毅便与三人分别,王毅的沉默倒是让陆俊生容易忽略他的存在,这或许也是锦衣卫的本领之一。

街边的米铺外面围满了哄抢米粮的百姓,若不是人们表情焦急不安,恐怕还让人以为商铺在搞什么吸引顾客的活动。

“临安米价要上涨了吗?”年轻的肖六疑惑说道,“为什么他们都提着布袋在买米?”

魏弘逸到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这些就叫那啥……过江之鲫!稍微一点谣言就慌了神。”

陆俊生虽然不大愿意跟他们多话,但是此时也忍不住说道:“正所谓有备无患。如果真的战事一开,准备不充足的百姓自然受苦。”

魏弘逸冲着肖六教训道:“看到没,还是陆大人分析得透彻。这就叫做读书人,见识可比你这种毛头小子不知道高了多少……等等,什么战事?陆大人你的意思是……要打仗了?”

陆俊生不确定魏弘逸是不是在装傻,他说道:“魏大人真的不知道?”

“当然不知道了!”魏弘逸没好气地说。

“什么都不知道也敢来接这个案子?”

“这……指挥使大人当初也没跟我说,陆大人莫非知道是怎么回事?您倒是快跟老魏我说说呀!”

陆俊生叹了口气,说:“安南使臣在大明离奇死亡。两国兵戎方休,这个关口上,如果不能给安南国一个交待,恐怕战端将会再起。”

魏弘逸先是一愣,继而一喜:“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查清案子,就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识?”

陆俊生心中冷笑,这种贪心之辈,没有三两三,却敢上梁山,到头来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不过出于与暮云的知己之情,陆俊生还是好心提醒道:“首先,三司广发政令,召集整个云南布政司的推勾断案高手汇集临安,以求破案。我们在那么多的高手中能不能获得机会尚且不知,即便我们能够成功破案,结果让朝廷满不满意也还未知。”

魏弘逸还有些不明白:“破案不就是破了就行吗?这……什么叫做结果让朝廷满意?”

陆俊生本不愿多费唇舌,但最终想到几人毕竟还有机会共事,便耐心说道:“魏大人可知道什么叫做朝政?”

魏弘逸眨了眨眼睛说道:“就是……圣上决定一件事情,然后下面的人一起把它做好。”

陆俊生笑着摇了摇头:“朝政若是那么简单,这世间倒也少了不少烦恼。对于安南之事,朝中一直分为以张辅、蹇义两位大臣为首的主战派,和以杨荣、杨士奇两位大臣为首的主和派。两派之中的利益纠缠我不便明说,但是我们查案所调查出的结果势必只有一个,如果这个结果对一方有利,则会受到另一方的仇视。这就叫做党同伐异,这才是朝政。”

“那么……”魏弘逸接着问道,“圣上更倾向于哪一派?”

陆俊生摇了摇头,真是朽木不可雕。他回答:“这不是取决于圣上,而是取决于哪一派势大。去年明军在交阯连番失利,导致主和派势大,主战派势小,所以才有了从交阯撤兵,册封安南国王的决定。”

年轻的肖六这个时候插话道:“那么陆大人,您跟我们说说,这个仗是打好还是不打好?”

陆俊生反问:“那么你是想打呢,还是不想打?”

肖六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我当然不想打仗了,老百姓都不想打仗。”

陆俊生点点头,肖六的话虽然粗糙,但是道理却是简单。“大明的敌人永远是在北方。”他说道,“占据交阯这些年,每年朝廷能够获得的是什么呢?几百两黄金,几千根羽毛,几万把扇子,但是在交阯每年的银粮开支数以亿计。如果深陷西南边陲,势必会对北方的防范造成严重影响。”

顿了顿,陆俊生接着说道:“不说大道理,起码对于百姓来说,和平比什么都要珍贵。”

魏弘逸和肖六沉默不语,似在深思。

陆俊生也没有再继续跟两人说话,而是带着两人,朝着府衙而去。自己即将在临安上任,更何况知府大人与自己父辈有些交情,于情于理,自己到了临安都应该先拜会知府大人。

魏弘逸和肖六自然也得带上,倒不是陆俊生有意把他们引荐给知府大人,而是靠着两人先跟暮云获得查案的机会,他有种感觉,这个自己势必将会跟暮云再度交锋,到时候一定要分出胜负。

府衙门口的衙役很快便进去通报,没一会就赶了回来,对着三人行礼说道:“三位,知府大人有请!”

于是陆俊生、魏弘逸和肖六整理好了衣冠,便随着衙役进入了大门。

一行人来到了客堂,只见知府傅尚风早已在客堂等候。傅尚风一身官服,头戴乌纱帽,显得很是庄重。他年近花甲,虽然消瘦,但却有着仙风道骨,给人的感觉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不少。

衙役退了下去,三人便迈入客堂朝着傅知府行礼:“见过知府大人!”

“无需多礼,快快请坐!”傅知府抚着灰白的胡须,满脸笑容地说道。但是他的目光似乎只停留在陆俊生身上,至于魏弘逸和肖六二人,他似乎并没有看上一眼。

待得陆俊生坐定后,傅知府笑道:“多年不见,令尊和黄老先生可还安好?”

陆俊生再度行礼回答:“家父和恩师安好无恙,有劳知府大人记挂。”

傅知府挥了挥手示意不必多礼,他接着说道:“上次见你时,贤侄还在忙着府试。没想到这些年匆匆而过,贤侄倒是成为了栋梁之才早已声名在外,连老夫也时常听闻。如今你来到临安上任,有了贤侄协助,老夫倒是可以轻松不少。”

“晚辈不过是徒有虚名,倒是让大人见笑了。”

“哈哈哈哈,谦虚有礼,不持才自傲,当真良才!今晚老夫为你接风洗尘,不谈公事。待得明日贤侄交接上任,老夫再跟你详谈临安大小事宜。至于后日,老夫将去北地勘灾,那里洪灾严重,得贤侄相助,想必定能安抚灾民,平息灾害。”

陆俊生愣了了,皱起眉头说道:“安南使臣一案——”

傅知府挥了挥手打断道:“那不过是个人生死,哪里比得上我大明成百上千的灾民重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