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不是老师长辈扫安歌的兴,从理论上来说,她考取清北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通过招飞。
每年学校都有几个清北的保送名额。成绩好的同学还瞧不上这个保送,主要是因为专业冷门,哲学、政治思想教育之类的,每回被保送上去的基本在年级六七十名那里。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年头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意识形态的东西敬而远之,宁肯选择基础学科,也不愿意踏入漩涡。再说清北虽然好,但离家太远,周边一流大学不少,何必拴在一棵树上,所以只要平时成绩保持在前五十,临场发挥再好些,安歌考取清北的可能性很大。
而招飞?到2017年,面向全国高考学生仅招过十一批女飞行员。当然老师长辈不知道数字,他们只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判断这条路不好走。眼下安歌一米五六的身高,体重四十公斤,她自己不觉得什么,别人看来却是细胳膊细腿,这么好的成绩,又有竞赛得奖加持,何必去从武。
梁为民作为班主任,温和地劝解异想天开的学生,“不用担心,主要跟同学们分享你的学习方法,就当台下全是大白菜,别怕。”
安歌还能说什么,说她早就想好了,虽然这条路难走,可成功的希望也不小。别的不说,她应该能长到167,这回营养充足,牛奶鸡蛋尽吃,只有比梦里更高的可能。体重么,飞行员的标准体重是身高减去110,下限是不能低于50公斤。她167的时候有52公斤,提前半年多吃猪肉,50公斤还是可以达到的。即使人算不如天算,她也留有二手准备。
然而这些不是别人想听的,因为大家认为不值得。
但什么是值得呢?
做讲座的两位学长,一位比较老成,主要大道理,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继续努力学习,做好祖国的螺丝钉。另一位就是方亮。
方亮十七岁。
白衬衫,青布裤,清俊的少年怎么穿都好看。专心学问的人有种诚恳的淡定,他讲的是大学的日常,老师同学,也简单介绍了一下专业。
这些全是学生关心的内容。讲完之后有不少同学举手提问,方亮来者不拒地答。
气氛越来越热烈,方辉悄悄凑到安歌耳边,“我哥又在那里招仇恨。”
安歌看看台上第一位学长,四方脸快变长方脸,还糊着一层黑气,不由扑噗一笑,“没事,你哥有数。”
大概是方家伯父伯母不通世事,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然后四个儿子替父母补全了这一块,既聪明又有着比同龄人老成的心态。
果然等人问到在第一流大学读书是什么感受,方亮把话题不动声色交出去,“这方面学长比我更有发言权。”
学长讲了一番天之骄子的感觉,最牛的学校,最好的资源,丰富的活动,人生因此多姿多彩,半小时后意犹未尽地说,“天才有没有要补充的?”
在他滔滔不绝的时候,老师打过几次眼色,提醒他们注意时间,后面还有同学要发言。这会老师更是指了指手表,方亮微微点头示意明白,不慌不忙地说,“我算不上天才,最多就是在某些学科上比大家花的时间多,在大学里不断被辗压再爬起。不过没关系,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已经尝过被小学生辗压的滋味。”他环顾台下,“这位小学生后来进了我们一中,和你们同级......”
说到这里,几乎没人猜不到他说的是谁,目光纷纷投向安歌。
“我们请她介绍一下学习经验。”
安歌在掌声中向前走,背后是无数目光。有鼓励的,有好奇的,也有不以为然的。当她在台上坐下,那些目光犹如实质般涌过来。
能把剑麻当大白菜也不容易了。
安歌打开纸。班主任跟她说过之后,她写了份草稿,关于学习的。在家教经验上她可以算老师傅,简直顺手拈来,从如何养成专注,到如何针对性地复习应试,总而言之用技术手段解决态度问题。
但坐在这里,面对台下那么多稚嫩的脸,想到今天的主题,一时之间安歌走神了。
台下的气氛一点点冷下来。
方亮淡定地坐在那,倒是第一位学长探过来,好心地说,“没事,照稿读。”
安歌回了他一个笑容,轻弹一下话筒,台下的小声议论消失了。
“本来我准备了一份发言稿,差不多讲三分钟的长度。”安歌扬了扬手上的两张纸,“临时我改变主意,想说些别的。”
吴砾看了看斜前方抱手站着的班主任,忍不住对郑志远说,“我妈说从小交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进了高中都是竞争对手。”他不信安歌会真心分享学习经验。
郑志远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但已经错过两句话,只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估计安歌开了个玩笑。
安歌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生的意义,我认真想过,最后发现没意义。”
吴砾刚好听到这句。整个下午他几次想说话都被郑志远拦住了,这会再也忍不住,大声道,“有什么好想的,不想死就好好活。”
师生们刚被安歌的话吓了跳,转眼又听到这么冲的怼,梁为民立马回头给吴砾一个怒目。
吴砾吓了跳,连忙低下头。
安歌没理台下的小风波,“正如学长所说,我们是建设祖国的一颗小螺丝钉。在时代变化的巨潮中,螺丝钉早晚生锈被淘汰。”
学长在座位上不安地动了下。他想声明,劳动不分高低,每颗螺丝钉同样光荣。
要上人生鸡汤了,安歌感触……多多。
梦里她曾经是工作狂,也幸运地踩在合适的时机买房炒股不必为生活担忧-是的,钱能解决生死除外的大部分问题;如果不能,那是因为钱还不够多。曾经困扰整个童年、少年的烦恼,在钱只是数字之后,越来越淡、越来越不是问题。
所以重来一回,她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物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在生活无忧的基础上,有些矛盾自然而然解除了。
然而有钱并不代表幸福。
“举个例子,我中考成绩不错,在红榜上是第一名。到明年谁还会记得去年的第一名?也许有人记得,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如果有人仍然记得,”安歌笑道,“谢谢一直记得我。对不起,没有奖励。”
台下发出善意的笑声。他们不知道安歌说这些的用意,但听懂她开了一句玩笑。
“俗话说敝帚自珍,正因为我只是一只小蝼蚁,所以才更要让短暂的生命充实。珍惜和亲友相处的每点时光;努力学习,寻找更多的可能。”安歌看向台下,“大家有没有想过学习的意义?”
这个么,吴砾在痛苦地刷题中想过无数次,到底为了什么才要受这个罪。
答案很明确,正如他对人生的看法,因为必须要好好学习。如果学习成绩不行,就得下地干活,插秧收稻打农药摘棉花,日晒雨淋,终年劳碌。
同样的问题,徐蓁早就想过,为什么她咬紧牙关想跟上妹妹的步伐。不得不承认是骨子里不想认输,但说到有多热爱学习,没有。
对于方亮,学习还需要寻找意义吗?学习就是乐趣!除了学习,世界上还有哪件事情值得一做再做,越投入越发现自身所知的局限,从无知到有所得,就是意义所在。
“心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如果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满意,那么等父母不关注成绩的时候,学习的动力也就消失了。如果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止步于一份好工作。所以,看得远些,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在有兴趣的事上做得更好。”
说是这么说,有多少人能明白。
安歌看了一眼前排的教导处老师,“今天我们以自己是一中的学生而骄傲,希望我们可以携手共进,将来让一中为我们骄傲。谢谢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