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鲛人泪(十二) - 与周仙 - 长安梨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与周仙 >

第73章、鲛人泪(十二)

第73章、鲛人泪(十二)

冰河大营,纪律严明,陈征到时瞭望台早看见了她的身影,在大营门口被众多将士拦着不给进,周莘不得已拿出令牌,众人满脸惊异,顿时在门口起了哄。

能得庆阳侯令牌的,不是陈国叶家就是当朝陛下,从未有过一个乳臭未干的臭丫头持着令牌来的,满当的都是质疑。

“诸位不信,尽可查验,若这是真的,你们就是违了庆阳侯的将令。”日夜兼程的风霜还布在周莘额前,她仿着卫玘的模样,气势学了个十成,擡眼扫过众人,毫不怯场。

面前的人熙熙攘攘挪开,走出来的是个着了铁甲的将军,卸了头盔仍给人以铮铮之貌。

“陈征将军。”周莘面上一喜脱口而出,随即立刻闭了嘴,陈征这时候,怎么可能认识她呢。

年轻的陈征已是副将,那时候他的腿还没有受伤,一手□□耍的利落,服者众多威望颇高。

陈征刚从人群里走出,就听周莘高呼他的名,他怔在跟前,且不说他从小在军中长大极少见过女子,更不论眼前的周莘,周遭将士小声嘀咕,一二句说的都是猜测周莘和他的关系。

他显然怔住了,擡眸蹙眉看周莘,冷着声问道,“你是何人?你如何认得我?”

周莘抿着唇,不停转的脑子已经编了段话来解释,举着令牌就到他跟前行礼,“陈征将军,我见过你的画像,这令牌是侯爷所赠,我有急报,劳将军带路。”

陈征狐疑的扫了她好几眼,从她手上接过令牌,翻来覆去仔细验证,虽然他也觉得不合理,但令牌的确是真的。

“你随我来。”陈征将令牌递还给她,转身引路,又对围观的人摆手,“散了散了。”

庆阳侯的第三枚令牌,陈征也不知在何处,眼前少女说有急报,他干脆就带她去见侯爷,若有异心则将她当场拿下。

庆阳侯的营帐在最中间,路过的卫军都一一向陈征行礼问好,周莘跟在后头接过数道诧异的目光,咧着嘴点头致意。

不消片刻,陈征带着周莘抵达卫长风的主营帐,临进门前陈征回头瞥了眼她手中那柄剑,“将军帐里,不得佩剑。”

周莘懂规矩,没异议的双手递呈上剑。

看似普通的长剑,陈征拿在手里极其称手,右手顺着剑鞘就摸上缠着长绫的剑柄,却被笑嘻嘻的周莘打断,“陈将军,里头唤我们进去。”

陈征最终也没打开那柄剑,别在身后就带着周莘进账,营帐里只有两人,一个是卫长风的幕僚秦师,早年是齐国读万卷的书生,后澄水大旱因缘在北晋随了庆阳军,因其熟读兵书,善用权谋,做了卫长风身后的幕僚。

另一人自然是卫长风,玄色回纹镶边长袍衬的他整个人端庄威严,兴许是常年在关外奔波,眉目硬朗利落,站在那浑身都挟着凛然正气,一双锐利的黑眸盯得刚跨进来的周莘心里横生敬重。

卫玘并不太像卫长风,浑身是矜贵的气质,卫长风则是军旅之人的风霜坚韧,便是他这时只大了周莘七八岁,周莘仍旧觉得他是长辈,她暗暗搓了搓衣袖,跟在陈征后头躬身行了个礼。

“主将,此人在大营外说有急报,并持有您的令牌,属下怕延误军情,领她进来详禀。”陈征报完退在一侧等着卫长风发话。

周莘深觉步履沉重,拿出那枚令牌,恭敬道:“晚辈周莘,挟令来报,已有戎狄探子潜入上京之中,刺杀陛下未遂,掳了宣姬逃跑,此刻已经回了关外戎北境内。”

卫长风探究的目光微闪,伸手拿过她手中的令牌,递给身后的秦师。

玄墨玉,镶金庆。

“这?”一向镇定的幕僚秦师托着令牌都愣了半晌,卫长风统共就三枚令牌,除却叶家和萧烨的,这第三枚,秦师缓缓从帐后拿出第三枚,叠在一起的两枚,一模一样。

陈征看到都倒抽一口冷气,捏着长剑一言不发,眼见着周莘的脸色紧绷,眉头蹙着。

若这第三枚丢了还好说,可它就在这。

周莘苦不堪言,原来赌它不在冰河大营,却没想到正撞枪口,暗戳戳想了千万个理由,埋头解释,“此为叶家令牌,陈征将军手中之剑,是叶家叶老先生所借长生剑,侯爷尽可与京中侯夫人查验,晚辈不久才从平山行宫赶来。”

陈征一听,立刻拔了剑,长绫遮住柄稍云纹,却遮不住清寒剑辉,陈征没见过长生剑,但卫长风一定能认出来。

“小丫头,你来此仅仅是为了送这么一个消息?”卫长风神色严肃,垂眸看着周莘。

“晚辈来赤霞关前曾在上京见过夫人,她因您受伤一事夜不能寐,还是长公主请她去平山行宫休养调理,来之前夫人特意叫我看一眼您是否平安。”

周莘顿了顿继续道,“晚辈也听问过卫家的传言,鲛族消失去已久,宣姬保不齐就有最后一颗鲛珠,晚辈斗胆猜测,戎北带走宣姬是想以此为胁,望侯爷此战三思。”

卫长风并非不明事理之人,这事儿秦师稍稍细想都会觉得不对劲,他接在周莘话后冷静道,“两军对垒时若真叫戎北祭出宣姬,陛下只怕不肯割爱,届时于您不利,此战确实不易轻视。”

“若真如你所言,此事应早做决断,不出明日上京和戎北定有消息传来,届时与戎北一战或是营救宣姬,都有定数。”卫长风驰骋沙场多年,光是这局形势,内心已经做了打算。

为周莘安排营帐歇息后,便和秦师商议起双方利弊,却未曾料及第二日,出了个大事。

周莘醒时外头吵翻了天,陈征将军派了人来叫她,刚出帐她就被吓了一跳,外头不是何时起了场雾,出了大营百丈开外几乎看不清人。

据守夜的将士说,浓雾深夜自关外漫开,不多时就侵袭整个冰河大营,从大营往关外乃至戎北战场更是雾蒙蒙一片。

一早出去探路的士兵们这会儿仿佛体力透支,接二连三的倒了下去高烧不退,就连军医也无法诊断是何病因,只能猜测与这场大雾有关。

卫长风及其幕僚和几位副将在大帐议事,周莘在军中来回跑了几遍,那头散了才得以见卫长风一面,还没等她开口询问,卫长风神色凝重,摆手叫她噤声,转头领着数将士离了大营。

还是秦师邀周莘进的营帐叙话,甫一落座秦师就微叹口气道:“关外仍有将士生病,侯爷身为主将,必得要亲自巡查,方能安定军心。”

自雾起到现在,卫长风都在商议这事,等拟出了条陈,才分别行动,碰到周莘连和她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周姑娘,你且瞧瞧。”秦师递给她一封书信,字迹整齐,是丹阙和戎狄送来的议和书,明面上要与他们议和,实际上要庆阳军十日内退守赤霞关千里,另让出边境十方州郡来换宣姬和这场大雾的消散。

“这场大雾是戎北的妖术?”周莘递还信件,秦师正起一封奏折要落笔,听她问起来停下解释。

“丹阙信奉天神安拉,所以每代都会有巫女传承,如今的丹阙王后,正是一位巫女。”

传言丹阙巫女能与神相通,每年在丹阙祭台跳舞祈福以求来年平安,十多年来戎北并无大战,巫女代霜嫁于丹阙王为王后,生下本代巫女,冠的是丹阙王姓耶律,名阿苏娜,正是阿羽图的姐姐。

丹阙戎狄能联手对阵北晋,代霜有大半功劳,为了能获得长久的太平,她时隔十多年亲自上了祭台,祈求神谕,在赤霞关外布了场雾,以此来要挟北晋。

“鲛珠在宣姬身上,宣姬在他们手里,若不议和,他们便要取了宣姬的命,等拿了鲛珠以巫女之力复活死尸,那时北晋和戎北还有的打。”

说话间秦师已然拟好折子,加盖卫长风的私印,等墨干这一会儿,周莘已经看的差不多了,折子上写的是请求想让五方州郡,待大雾散尽,庆阳大军踏平戎北。

折子会经庆阳军的探子,以最短的时间送回上京城,请由萧烨批允。

秦师捏着奏折向外走,周莘跟上,路过沙盘,里头摆的是北晋与戎北的疆域图,她不了解卫长风,不敢断定这样做的意义,默了半晌也没问出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