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鲛人泪(四) - 与周仙 - 长安梨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与周仙 >

第65章、鲛人泪(四)

第65章、鲛人泪(四)

周莘亲手将青玉玺交给了梦女,见她将玉玺摆在梳妆台对面的案架上,屋子里的灵气充盈,不多时榻上的雪团渐渐有了吐息,梦女一时激动捂着嘴,心情难以平复。

周莘不能再耽搁,只能略微交代几句,她将婚书也要放在这里,如今正是九月初,快的话一个月,最迟要在落雪前,她要了结这一切,届时再回来取青玉玺和婚书。

梦女这会开了笑颜,拿卫玘在院门口抱着她的事打趣,“那位瞧着也是个好郎君,既已经有了婚书,想必两家都很中意,要比我幸运许多。”

梦女感慨万千,泪意又上了眼眶。

“他确实是个很好的人。”周莘脑海映着卫玘临行时的话,他说在上京城等她。

托了成韵的福,她碰上梦女那双手的刹那,就看清楚所有事情的起末,“扶影也是个很好的郎君,不是么?”

这话含着揶揄,梦女却有些僵住,她擡头正对上周莘亮晶晶的眸子,原来她早已经知道了。

梦女大笑,眼中含泪,恍然间幻化成一个白发的男子模样,眉宇间戾气重的出奇,周莘却不惧怕他,她在那些过去的回忆里看到过他,他就是扶影。

借由那双手,周莘亲眼看到那场业火里烧成枯骨的不是扶影,而是梦女。

梦女被族中寄予厚望,即便是碰到了扶影,她也有着责任在身,她不愿意扶影被牵连,生下孩子后独自回了族中,承下一切。

“仙家后代又怎么?放不下对世人与妖的偏见,承载不了这世间万物,又如何成仙?”

扶影笑的凄惨,他眼尾飞红,眸中狠厉丛生,那天他的魔性横生,梦女倒在业火里,他就杀光族里所有人,然后他走进业火抱着梦女想和她一起赴死,渐渐的他的血肉与梦女的枯骨附在一起。

那时候他才知道,是梦女的仙骨化了他的魔性。

他与梦女融为一体,承了她的那双手,画出来的画也有七八分梦女的迹,他带走了族里的宝物,化成梦女的模样抱着雪团奔走十三州,只为了救下这个孩子。

雪团睡得熟,起了微末的鼾声,将扶影拉回来现实,一瞬间他又幻化回去梦女的模样,轻拍着雪团,哄了她声。

“雪团很像她。”梦女转头看着周莘,她已经立在门前盯着院子出神。

“这世间谁不是个可怜人。”周莘想起那日的槐花落进画里,回首喃喃道,“我既然答应了你,就不会现在拿回去青玉玺,因为,我也有事相求。”

周莘回首看她,眸中微光不落。

·

周莘留了青玉玺和婚书在梦女院里,身上除了无相花和庆阳军的令牌,只有一把长生剑陪着,临离开时才匆匆写了封信回枷楞山。

叶昭被她从画里带出来的时候,已经困了有两日,上马赶路时手还摸上卷轴称赞梦女,“这梦女仙术的确了得,这么简单一幅画,连我都被困住,忽而我们家那些宝贝都不出彩了,等我回了叶家,要好好炫耀一番。”

周莘看着他笑,叶昭年纪比她还大些,性子却有点像周暄,能肆意谈笑都是因为家里宠的多,他此刻就活在阳光里,叫周莘看的羡慕。

“你瞧着我笑什么?”叶昭驱马在她一侧歪头问她。

周莘嘴角微扬,“你与我阿弟很像,都一样活泼,不愿被世俗那些琐事缠着。”

越国周家的事,叶家查的清楚,叶昭知晓后仍觉得残忍,心中不免心疼这个嫂嫂,这会叫她想起旧事,一时有些无措,朗声讨巧道,“那可好了,我如今也是你阿弟。”

周莘笑了起来,心情颇好,夏侯家的世子是她师傅,权倾北晋的侯爷是她夫君,陈国叶家成了她的另一个家,不枉她又活一遭。

松快的跑了两日马,于暮色四合时二人终于到了上京,纵使二人隔得远也能看见上京城门口有侍卫盘查的仔细,路引文书一个个查,二人对视一眼就知道上京里出了点事,多半和卫玘有点关系。

卫玘早了两日回京,入了城就被明宗帝的内侍迎进了宫。

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阙深重,立在城墙上都看不见明宗帝的兴德殿,更别说在城门下的周莘和叶昭。

周莘二人还没到城门底下,约摸有三四个侍卫打扮的人拦住了他们,周莘瞧着他们恭敬的很,问道,“是庆阳军的人?”

“见过夫人,昭公子。属下们奉侯爷的令,在城门外等候。”为首的人回道。

卫玘早安排了人等候,为的是拦着他们进城。

“表哥为何不叫我们进城?可是上京城里出了事?”叶昭这会儿都反应过来,更不论周莘。

为首的如实回答,“侯爷刚入城,明宗帝就以叙旧为由请了侯爷进宫,此刻待了已有两日。”

上京城居北,九月风干,吹的周莘眯了眼,城墙上描的字越发扎眼,心中生出寒意。

“宫中的内应传了信出来,说侯爷这两日都在兴德殿,明宗帝所谈,多提及南晋明阳郡主登基一事,依着明宗帝的意思,是趁着南晋孤女上位朝廷未稳,话里话外示意侯爷欲将其一举拿下,一统南北两晋。”

周莘呵了一声,满是嘲讽,好个明宗帝,知道他所做之事兜不住了,临与卫玘决裂之前还要他替自己卖个命收复南晋,索性就将主意打在了李幼蓉身上,真机关算尽。

“卫玘叫你们在城外拦着我们,是打算一个人在宫里周旋。”周莘话头毫无波澜,眸光死盯着城门,手中握紧长生剑。

几个手下听的立刻就跪了,在底下对视几眼供着手回周莘的话,“夫人见谅,侯爷之令属下等不敢违抗。”

见情形有些僵持,叶昭欲言又止,片刻后还是周莘叹气打破,“罢了,他做事有他自己的主意,既已经做了这个决定,大抵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我不为难你们,带路吧。”

确实,她和叶昭进宫也没有任何助益,倒不如在外面还叫他安心些。

虽说是周莘这面先服的软,几人也不敢怠慢,前后拥着周莘叶昭进了城外的别院,北晋里里外外都是庆阳军的人,明宗帝到底不敢动手,卫玘才正面应对。

他犹为担心的便是周莘。

卫玘进宫时有两封信正递到他手里,一封宫里内应写的,一封沈才均从汾州写的。宫里写的是萧烨的意图,沈才均那封写的是周莘的决定。

卫玘方看完,沈才均那封信就被撕了粉碎,口中咬牙切齿念着周莘的名字,卫玘不是没去过那个别院,那时他与周莘关系迷蒙,经跌崖之后他早将周家别院那堆墓的事放在脑后。

难怪周莘从枷楞山下来时与每个人道别都像是死别,细想想原来是早就打定了主意,杀了越公正好,若技不如人,她也不独活。

卫玘捏着残信,神色愈发严肃,立刻传了人,派了精卫去上京城到幽州口守着,下的是死命令,寸步不离的看着周莘,一切等他回来再论。

长公主说当年之事需当面问宣姬,如今她也在宫里,那颗鲛珠一定也在,他无论如何都是要进宫一趟的,趁着这个机会,索性一并解决了。

北晋上下人人敬重他,迎着他进兴德殿的宫人都是俯身拜他,才踏入兴德殿,殿中几位大臣一一向他行礼,明宗帝转身,带着锋芒的目光就锁在卫玘身上,等卫玘行了君臣之礼,萧烨脸色稍霁,下了堂相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