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上學 - 折红英 - 橘子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折红英 >

第六章上學

第六章上學

大軍班師回京已經是五月末,獻俘禮定在五月二十五。時值宮苑石榴花開豔紅欲滴,千重紅錦,爛漫熱烈,宮裡宮外一樣的花團錦簇、熱鬧非凡。楚國已經很久沒有打過這樣的大勝仗了,此仗一舉掃蕩了西北邊陲十一個小國部落,與最大的西域部落西州從此止戈,互為兄弟之國,開通邊境貿易,守望相助。為表楚國不喜窮兵黷武之風,皇帝此次允嫁七公主為大王子妃,結兒女親家之緣永以修好。

六月步入黃梅季,巍峨高峻的皇城靜默矗立在連綿陰雨之中,清晨雨絲霏霏、霧氣彌漫,濕漉漉的漢白玉石階上走過一群花枝招展的少女。

“快來,先在這裡躲躲雨吧。”

少女們蜂擁著提裙子小跑上涼亭躲雨,一路笑鬧。侍女收起油紙傘甩了兩下,雨珠濺落,打在竹簾上,滴滴答答。

趙嫣往後仰了一下,避過濺來的水珠,半倚著趙妧托腮趴在涼亭欄杆上,百無聊賴,甩油紙傘的小侍女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

“快別甩你那傘了,站遠些。”小侍女面露難色但還是依言走下涼亭立在了細雨中。

說話的少女一身鵝黃對襟紗衫,四面透風的涼亭讓她不禁瑟縮。

其他人看向她,眼裡有不屑的、無視的甚至明晃晃嘲諷的。

“鄭姐姐冷嗎?你阿姆怎麼沒給你拿件衣裳帶著?”眾人毫不掩飾地笑起來。

鄭宓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委屈地眼圈都紅了,又難堪又心酸。她父親是承恩伯,長姐是先敏慧太妃,原本是斷然輪不到別人嘲笑她,只是戰時長兄臨陣脫逃,貽誤軍情。皇帝秋後算帳,罰褫奪爵位、抄家沒產,貶為庶民才堪堪逃過一劫。

太妃為了家族前程,求了恩旨,讓她進宮做公主伴讀。她心裡清楚自己不是來當伴讀的,太子尚未大婚,國庫因戰事吃緊,已多年未選秀。

這是她的機會。

趙嫣就站在她身邊不遠處,瞧得見她臉上淚如珠撒,從袖子裡掏了掏帕子,被眼見的十公主趙姈看見,喝止道,“小十七,過來!”

“十皇姐,我想……”

“你過來!你敢不聽你皇姐的話?”

還未等趙嫣說什麼,趙妧已經拉著她的手走了過去,剩餘的人更沒有敢做聲的。

亭子外雨勢不減,灰濛濛的雨幕裡,兩個穿縹青色女官衣飾的人撐著把竹骨傘並肩走來,木屐踏在青石路上在雨聲中迴響。

所有人的目光頓時被吸引過去。

“諸位公主、小姐不可在此逗留,今日是陛下欽點經筵授禮之日,尚宮已等候多時。”

亭子裡的姑娘們面面相覷,都不願意先走,一直坐在石凳上的七公主率先站了起來,“走吧,別誤了時辰。”

七公主年紀最長,無人反駁。

一群人推推搡搡擠進蒼梧館,館中一徑青石路,左側蒼松翠碧、滿架薔薇連枝,花架下一口圈起來的枯井,上書“源”字,右側幾口蓄滿水的大水缸,泛著雨點漣漪。

細雨打在畫簾上,劈裡啪啦,簷下雨珠垂落水缸,像玉石滾落。趙嫣坐在小杌子上,聽著雨聲等宮人給她換鞋,木屐被脫在一邊,宮人恭恭敬敬蹲下給她擦腳。

她猛地一縮腳,搶過帕子,“我自己來,你且去忙別人吧。”宮人唯唯退下。

廊下眾人都在整理儀容,這樣的天,各自家中都早做好給女兒進宮的準備,有禦寒的斗篷衣物、雨天的木屐和換洗的鞋襪,這都是面面俱到的家中女性長輩做的事,也有的是貼心的阿姆,最不濟也是年紀大些的丫鬟呢。

鄭宓放下裙子,掩住一雙濕透的布鞋,獨自坐在廊下,不知想什麼。

趙嫣一邊抖開襪子,一邊對趙妧道謝,“多虧阿姐給我也帶了鞋襪。”

趙妧穿好自己的又來幫她,“待會你不要說話,別人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要替人出頭,就安安分分待著記得嗎?”

趙嫣點點頭,“可是阿姐,我不識字。”

“沒事,你把不認識的圈下來,晚間我教你。”

兩人相攜進了殿裡,蒼梧館原本是間廢棄的庵堂,專供宮中代發修行女子所設,這次因穆婕妤的算計,牽連宮中不少事,有妃子私通外臣,賣官鬻爵,宮裡宮外被透成了篩子,掌事的貴妃被迫交出代掌六宮之責,移交德妃曹氏。

有大臣諫言是中宮無主的緣故,皇帝按下摺子沒理,卻重啟仁宗年間的宮闈教習制度,後妃嬪嬙、公主連著宮女都要研學宮規禮儀、女德女戒,以立綱成紀、首嚴內教。

廊下的人紛紛站到正殿來,供案上已經擺滿了瓜果、香花,香爐裡乳白色煙霧傾瀉,嫋嫋升起,兩邊燈燭徹明。

有小宮人上前遞香,趙嫣捏在手裡看供奉著的畫像,又瞧了瞧旁邊的對聯,問:“阿姐,上面寫了什麼呀?”

趙妧還未回答,身後就有人走過,趙嫣猝不及防與蘇玉卿對上視線,今日她穿綠色官服,腰間佩雙環玉扣,頭頂烏紗,並無過多裝飾。

看著她走遠,跟在陶尚宮身後站定,自始至終也不曾理會過她。陶尚宮見眾人站齊,宣讀太.祖懿仁皇后曾在建國時就發佈的後宮教習規矩,雖一度沒落湮滅,先今重拾,乃是得到了祖宗的庇護。

“先懿仁皇后率先垂范,乃天下女子表率,汝等今後自當勉勵。”陶尚宮端莊嚴肅道,“往後諸位將在這蒼梧館學習宮規禮儀、女子德行、詩文才藝及中饋理事。一應事務由我們六局一司負責,微臣定會向陛下定期如實彙報。”

她說完笑笑朝蘇玉卿看了一眼。

“微臣司籍司司籍女官蘇玉卿,往後司籍司負責教習詩文。為學者,需從師而學,修德明道,乃拜孔聖人……”

趙嫣手裡捏的香都發汗才聽她說完禮儀,跟著眾人燃香三拜,殿內香味繚繞,她悄悄看一眼畫像左右的對聯走了。

隨後幾位女教習一一介紹,教導她們德行的是宮外德行出眾的婦人,一位是孫侍郎的孫女孫孺人,年少守寡,親侍婆母十五年。一位是王學士的侄女李恭人,她善詩文、通辭義。

內房打掃地乾乾淨淨,條案陳列,書箱子已經排列在一側,桌子上掛著帶名字的花簽,趙嫣被人牽引到自己的位子坐好。

適齡學生太多,被尚宮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十歲以下,先學識文斷字,一部分十歲以上,又會識字的先學宮規禮儀,再然後就是待嫁女子直接學習婚儀及相夫教子。

趙妧生母難產亡故後被已故舒太妃教養過幾年,舒太妃是名門閨秀,因此趙妧頗通詩書。

剛剛在門口,趙妧與她分開,內房分為兩處,中堂庭院兩棵桂樹隔開繞著一個回廊,左邊叫“遠山”,右邊名“見志”,相距不過十幾步。

趙嫣坐在遠山的牌匾之下,想隔著湖石叢眺望趙妧,卻被遮擋住,蔫蔫地打開書箱就不動了。

身後的公主小姐們有相熟的嘰嘰喳喳鬧騰不休。

“你不知曉吧,方才說話的蘇大人是淑妃娘娘的親妹妹。”

“這個我當然知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