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贵妇间的攀比
方辞安安安静静的上楼,将东西装好看了一眼手机,发现才八点半不过也没说什么,就按灭手机,下楼出门找方母了。
去商场的路上,车里十分安静,方母在不停的补妆。方辞安在闭目养神,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就这么一直安静的到了商场。
车停下后,方辞安首先下车,走到方母的那边,将门打开,扶着方母下车,然后叫司机找一处停车,在此等候,就跟着方母来到了楼上的男士奢侈品区。
方母来到了一家卖男士手表的奢侈品店,边看着展台的手表,边对着后面的方辞安说:“人家安迪老师是有名的画家,能教你也是你父亲费了挺大的力气,能结交上他也算是我们高攀了,这点小东西,也许他看不上,但我们一定要送,这人际关系维持礼物是必不可少的,你以后在生意场上也会用到的,要记住。”
方辞安轻声回答道:“是的。”
然而,他的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在安迪老师家上课时的情景。
安迪老师对他的教导总是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只是偶尔才会指点他几句。
每当他前往安迪老师家时,总会带上一些奢侈品作为礼物。他渐渐发现,每次送上礼物后,安迪老师似乎变得更加有耐心和友善。
其实,方辞安心里清楚,如果没有那些昂贵的奢侈品,安迪可能根本不会让他见到他的老师。
而方母所说的这些,他早已亲身经历过。
然而,他深知言多必失,保持沉默才是避免麻烦的最佳方式。
因此,面对母亲的询问,他选择了沉默以对。
很快,方母就在柜台里选择好了一款500万的名牌手表,叫店员打包了起来。
拿好手表后,方母问方辞安时间,发现还没有到11点,方辞安就对方母说:“时间还早。”
方母说:“我们是上门做客的,不能让人家等咱们,而且去安迪老师的住所还需要一段时间吧,我们先过去吧!”
方辞安摇摇头,“我们今天不去安迪老师家,今天和安迪老师约的是中午见面,打算先吃饭,然后在去安迪老师的画展厅,谈去见柴可夫斯基先生的事情。”
“那你已经约好餐厅了吗?”方母问。
“嗯,已经约好了,是汉阳楼。”方辞安回。
“很好,不过时间还足够充裕,那就在这个商场里再逛逛,我们再去汉阳楼。”方母爽快的决定了。
随后,方母带着方辞安在商场里逛了一会,在走到一个一珠宝店的时候迎面碰上了一对穿着华丽的母女。准确的来说是穿着华丽的母亲带着穿着简约的女儿。
这位母亲的装饰并不比方母今天的穿着低调到哪里去。纯金的首饰。过粗的尺径,彰显着自己雄厚的财力。
但正是这份雄厚使得她那有些瘦小的身躯更加矮小。像穿着大人衣服的小孩,以为自己很有气势,其实不然。
“这不是方太太吗?怎么今天和儿子一起出来逛商场?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你带儿子一起出来过?”对面的女人说。
“哦,是李太太呀,平时我们辞安总忙,没有时间,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了,我说要来逛商场,他还离不开我,非要跟着我一起来还要给我买首饰,孩子大了,父母总能沾点光了这是。”方母笑着说。
对面的李太太看了眼方母,又看了眼前的珠宝店,对方母邀请说:“我女儿也是要给我买,那就进店看看吧。”说完李太太拽着着方母的手走进了珠宝店。
而李太太身边的女孩,有点抱歉的看了眼方辞安,脸红红的,有点小慌张。
方辞安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伸手让女孩先走,女孩儿微红着脸,点了点头,走进了珠宝店。
这时,方母和李太太也挑选好了心仪的珠宝首饰,招手把二人叫了过去。
方母挑选的是一款价值120万的24花的奢侈品项链,李太太选的是一款价值200万的镶满钻石的莫比乌斯环手镯。
李太太看了方母选的项链,用手捂了下嘴说:“雅琴,你怎么才选了30万的项链啊?是怕辞安破费吗?我也是不忍心花儿女的钱,只不过今天我女儿说了,只要不超过200万,她都给我报销。”
方母听后,心中的喜悦顿时消散不少,多了几分憋闷。
她看了眼方辞安,然后想想说:“我这不是才看上一个吗?也不代表只买这一个呀,我就是想要我儿子亲手挑的送给我,但又怕他眼光不好所以才选了这一个,保下底而已,至少有一个自己看上的。那你说是不是?”
方辞安看着前面没有硝烟的战争,然后点了头,说是。
之后走到了展柜前面,向柜姐说:“您好,能把您店里最贵的首饰拿出来给我看一下吗?”
柜姐被这破天的富贵惊了一下,然后连忙回应:“当然可以。”
之后她走到了另一个展柜,拿出了一个奢侈品项链。
只听柜姐对方辞安介绍说:“先生您好,请看这款项链是我们店里最贵的一款项链,价值1200万,您看它的吊坠部分是由天然玛瑙和纯天然的红宝石组装而成的,而且周边的碎钻都是天然钻石人工打磨的。它的链条也是24k纯金打造的,最重要的一点,这款项链是由国际知名设计师乔恩布莱特独立设计的国内仅此一条。而且如果一年内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会为您提供理赔保险服务。”
方辞安淡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将手中的金卡递给柜姐,然后说:“那就这条吧,帮我打包起来。”
柜台小姐兴奋的双手接过金卡在前台刷卡结账。之后将项链打包好,又装了两个礼品盒,放在了袋子里。
递给方辞安,说:“由于您首次消费超过1000万,又是第一次消费,我们免费赠您一瓶迪奥香水和一个卡地亚手镯,欢迎您下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