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城西。
简陋的茶棚勉勉强强遮挡着外面日头,可抵不住四面八方的炎热,这个点儿根本没有客人会过来喝茶。
三四张干净的长凳和桌子摆放的整整齐齐,更显空荡。
李婆婆在坐在一边打着盹,林清玉她们刚靠近她便醒了。
她忙着起身招呼,兰卿连忙扶住她,“李婆婆,不是客人是我们……”
“是你们啊,”李婆婆坐下,很快又撑着桌面站起来,忙着去给她们倒水,“我给你们沏两杯茶吧,天气这么热,喝点儿水省得口渴。”
“不用麻烦,我们来是想清您帮个忙。”
兰卿再度拦住她,“李婆婆,您快坐下吧。”
“……”
林清玉将带来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她没有说话,只静静听着兰卿与李婆婆交谈。
两人闲聊了两句,兰卿便说明来意,想让李婆婆帮忙给林清玉留意着合适差事,李婆婆满口答应下来,让她们回家等着消息。
东西李婆婆却是不愿意要,让她俩把东西带回去。
拗不过,便只好作罢了。
“李婆婆可真是个好人……”林清玉感叹道。
兰卿嗯了声,她回眸望了眼李婆婆,李婆婆还在茶棚前站着送她们,见她回头看还朝她挥了挥手。
从李婆婆这里离开,她们便直接回家。一路上绿树成荫,走走歇歇,到家也日偏西了。
林秀瞧着她们回来,便张罗着去做饭。
她自恢复神智后,便很少抬起过头,连话也不怎么说,更没有初相认时抱着林清玉痛哭的那种情绪,就好像整个人已经麻木了。
林清玉想问她的遭遇经历,也不敢问,怕刺激了她……
……有她和兰卿在,就完全不让林清玉入厨房。
城里也不让林清玉去,只让她在家里安心读书,顺便等着李婆婆的消息。
兰卿与林秀两人把摊子张罗起来了,每日早早出门,临近下午便回来了。天气炎热,纵使兰卿想当场绣好交货,客人也不愿意去等。
她常常下午便开始绣,什么时候完工了,什么时候便睡觉。接一个还好,接两个通常要熬到深夜,有些时候第二天还得早早起来收尾,辛苦的很。
这些林清玉都看在眼里……
大概过了有七八天时候,李婆婆终于给林清玉找好了差事。
城西赵员外家的幼子不愿去学堂,赵员外爱子心切,加之财大气粗,便欲聘请几个先生入府教学。
林清玉年纪轻轻,便已是秀才之身,今年还要参加乡试,若考过了,他幼子的先生便是举人,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好事,赵员外听李婆婆一说,便满口答应了。
林清玉是不怎么愿意教书的,教人实在耗费心神。
但李婆婆就觉得教书体面,且对于林清玉这般身体差的人,也能轻松些,讲完课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她问了很多来喝茶的老主顾,这才打探到这么个令她满意的消息。
跟赵员外那边约定下来,就慌里慌张回石阳村找林清玉,为此一整天都没有支茶摊了。
赵员外开出的待遇也不错,包吃包住,一月十五两银子,饶是兰卿,也动心了。
但兰卿极少数会反驳林清玉的意思,见她没有立即应下来,便知她不愿意教书,也就没有开口相劝。
李婆婆坐下喝了会儿茶,权当做给林清玉思考的时间了。
林清玉很纠结,皱着眉头神色凝重,这些天兰卿的辛苦,她是看在眼里的。
若是她一个月能挣十五两银子,兴许小娘子便答应她不再天天都接绣活了。
但她心里也顾忌着,她并无教书经验,唯恐误人子弟……
林秀也操心着这事,烧好水从厨房里出来,低着头走到李婆婆身边,“狗蛋去教书,一个月真有十五两银子拿?”
“真有,”李婆婆语气肯定,“我特地跑去赵府问了问,赵员外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林秀不说话了,她抬头看了眼陪李婆婆坐着的兰卿,疑惑兰卿为何不去劝林清玉。
兰卿明白她心里是怎么想的,脸上笑容稍显无奈,“随她意吧,我本也不赞成她去做差事,还有不到两个月便要考试了,安心在家读书才是要紧的。”
李婆婆闻言,连连点头,“你说的是,等我回去就回绝赵员外,科考才是要紧的,我们辛苦些没什么,一定要让他们安心读书,读书好了才有出息,咱也能跟着享福……”
隔着一道墙,林清玉听得清清楚楚,也听到了兰卿的附和,心里难受的紧,前世大抵小娘子也是这样想的吧,宁愿自己多做几份工,也不肯告诉她家里一贫如洗,根本撑不起她读书和吃药……
偏偏她死了,还死得窝囊,小娘子怪她也是应该的……
悔恨,愧疚,林清玉眼眶不知不觉红了,听着李婆婆要走,她深吸了好几口气,压下情绪换上笑脸追出去,叫住李婆婆,“李婆婆,我去,赵员外可有说何时去?”
“这……”李婆婆顿住了,一脸的为难,“林秀才,你还是在家读书吧,考个功名比什么都重要,考上了你媳妇儿也高兴,再累也值得了……”
“不打紧,我随时都可以过去。”
林清玉说着,李婆婆却不接她的话,自顾自又道:“林秀才,你可千万莫做那负心薄幸之人……”
前世,于小娘子而言,她何尝不是一个负心薄幸之人?
林清玉被说的脸色发烫,不自觉侧眸去看兰卿,兰卿也在看她,微微勾唇笑了下,便移开了眼,“李婆婆,夫君想去便去吧,不是还有旁的先生吗?倒也累不着她。若是学问上的问题,兴许还可以向别的先生讨教一二,不至于闭门造车,于她来说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