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 仙门不问凡尘事 - 张良良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94章

梅芳礼的咒术需要用到的符咒虽然已经全部调整完成,但是要对付仙修,到底还是要对症下药地用怨气才能事半功倍。

他一共只得了半日的时间,没法去太远的地方,在玄清山镇守范围内要有什么怨气重的恶灵怨灵之类的早就被玄清山派的人动手收拾了,想在附近寻到可以为他提供怨气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但是有一样东西修士却没有办法处理,那便是尸土。

凡是非正常死亡的尸体长期横陈过的地方,其下的泥土经尸体怨气的长期渗透,都会被浸染上极重的死气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黑色,是世间至阴至邪之物,祝灵囿他们在嵋山之上发现的乱葬岗的坟土便是如此。

此物是由怨气渗入地下所至,相当于是让怨气聚集起来的实体,但是这个实体却没有生命,既无法像附身的怨灵那样直接被驱逐打散,也无法像邪修那样连人带怨气一起被清除,因此仙修在处理时只能将怨气产生的源头――其上的尸体,妥善处置好防止怨气继续扩散,之后再以法阵封印避免污染地下水,等其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消散。

通常来说仙修无法直接处理的东西,邪修基本也都无福消受,但那只是对一般的邪修而言,梅芳礼显然不属于其中。

尸土中的怨气虽不能直接被邪修吸收,但其至阴至邪的特性对仙修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单论攻击性甚至比怨气本身还要强。

先前江浸月在嵋山被吕苗的大猫蹭伤后怨毒无法立即清除干净,便是因为那大猫整个都是梅芳礼利用嵋山乱葬岗的尸土制造出来的。

梅芳礼出了玄清山派的禁制后便直奔隔壁城中,随意打听了一下便寻得了一处乱葬岗。不过毕竟是在玄清山附近,不出他所料早早地就被修士清理干净并布置好了封印法阵,即便是乱葬岗估计也是以前的事了。

好在泥土中沉浸的怨气要许多年才会自然散去,梅芳礼依然获得了需要的尸土。随后又回到人迹罕至的玄清山后山,徒手活捉了数头猛禽,用前一天夜里制成的符咒和尸土将其变成了自己的咒术储备。

虽然这种符咒的破解办法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被祝灵囿那行人发现了,但是玄清山派的剑修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祝灵囿那样的剑灵。万一出现什么情况,这些符咒依然是他最强劲的先锋。

梅芳礼将不便在玄清山派内制作的各种符咒全部就地准备好,待到一切工作完成,已经临近太阳下山了。

他回到玄清山派打算先到文礼阁将令牌归还,途中经过练武场,突然想到早晨没看到仇彦,便顺势往里面看了一眼,发现守在几个新弟子旁边的仍然只有祝灵囿一个人。

梅芳礼虽然早已将仇彦从威胁名单中剃了出来,但仇彦对他来说到底还算是个关键人物,可以说他的计划能顺利展开至今,和仇彦的身份以及他在机缘巧合中的各种举动脱不开关系,所以他还是相当关注仇彦的动向。

见他跟个伴身灵似的成天和祝灵囿黏在一起,今日却一整天都没有出现,难免觉得有些奇怪,正好身旁几个新弟子经过,便顺手拦住一个问了问,说是祝师兄告诉他们仇师兄今早下山办事了,要过两天才能回来。

他昨日才得了皇帝驾崩的消息,今日仇彦便独自下山,莫非是去阜安吊唁了?

仇彦与仇惠君感情深厚,若说逃走之后还与仇惠君私底下有联系倒也正常,但仇惠君一介凡人,要靠人力送信不可能这么快,只有可能是靠那个张书剑。

这样的话张书剑必然已经成了仇惠君的心腹,将来若作为与玄清山派沟通的桥梁,以后怕是会在造成时间差这件事上给他带来麻烦,得提前提防起来才是。

梅芳礼心想,继续提步往文礼阁走去,在归还令牌时顺便看了一眼记录令牌使用情况的簿子,可谁知这随意的一瞥就看出了大问题,上面近两日的记录里根本就没有仇彦的领取记录。

没有令牌,也就无法穿过玄清山派的禁制,那他是怎么下山的?除非……是有悉知通行咒术的历代掌门亲自带着他。

莫非仇彦下山的日子所巧合的并不是他得知皇帝驾崩消息的次日,而是祝鸿雁和洗孤清从衔月峰出来的次日,是他们带着仇彦一起走的?

可是祝鸿雁现在的身体状况既不可能离开玄清山的法阵,也无法脱离洗孤清单独行动,说是他们中的谁带仇彦下山似乎不太合理。但若说不是,玄清山派现在除了他俩,也没有其他的历代掌门正处于现世中了。

难道他之前猜测的没错,祝鸿雁在衔月峰的那三天的确是在以皇帝的死告慰亡魂?告慰过后封印所承受的压力应当会减轻不少,与之联契的祝鸿雁所受到的负担也会随之降低,兴许就不需要洗孤清一直守在身边,这样就能说得通了,可是洗孤清又为何要亲自带着仇彦下山?

梅芳礼一时之间满腹疑问,决定不一次纠结太多问题先去观居堂看看,只要知道洗孤清是否在玄清山内,就能确定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了,之后再考虑其他的也不迟。

到了观居堂外,见殿内依然依稀亮着烛火。他不动声色地使了一张符咒,通过符咒将灵力痕迹隐藏,外扩灵力朝里试探了一番,谁知不仅没有发现洗孤清的踪影,竟然连祝鸿雁也不在,里面一个人都没有。

那日祝鸿雁在练武场找他问话的时候才刚结束闭关出来,那时候他就已经连自己的力道都控制不好了,之后更是连单独行动都不敢,以他的身体状况,就算压力减轻可以离开洗孤清,也绝不可能可以再同时离开观居堂内的法阵。

那他去了哪里?莫非祝鸿雁已经传位闭关了,根本就没有从衔月峰出来,他之前在衔月峰待的三天并不是在告慰亡魂,而是在祭祖准备传位?若真是如此,掌门接替这么大的事不会不声不响地就完成了,除非接任掌门的人无法让人服众。

难不成接任的人正是仇彦,他是接了掌门之位自己下山的?

可玄清山派有那么多修为高深的修士,就算掌门只能在亲传之间一脉传承,也还有和祝鸿雁师出同源代行了四年掌门之职的张乐于,怎么也轮不到仇彦一个羽毛未丰的孩子。

更何况如今的掌门还要身负维系封印的重担,以仇彦的修为怕是没两年就会被耗死,甚至根本承担不起也有可能,祝鸿雁不可能冒险选择他。

梅芳礼心想,他觉得是仇彦接替了掌门之位的这个想法实在太荒唐了,掌门和封印维系任哪一件都不是儿戏。可除了传位之外他想不出其他能解释祝鸿雁不在观居堂内、而仇彦又能无令牌下山的可能,而且如果接任的人不是仇彦,那个人又是谁,他又有什么理由要特意带着仇彦下山?

问题想到此处越来越多越来越纠结复杂,梅芳礼思来想去决定反过来想,一个个将可能的情况排除。

如果真的是仇彦接替了掌门之位呢?

祝鸿雁会抛弃其他修为更高资历更深的人选择他,一定是因为他和祝鸿雁之间有某个较为特殊的共同点,只要能找出这个共同点,或许就能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反之则可以将这个想法排除。

是什么呢?

梅芳礼在脑海中仔细回忆着关于两人的所有信息,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极不合理的共同之处。

仇彦和祝鸿雁的修为都远超于他们这个修行年份该有的水平。

仇彦第一次在嵋山露面的时候都还未入道,一年多以后的天池论道中却已经能碾压同组的所有修士了。

当初即便是白玉城也只能说是鹤立鸡群称不上碾压,他的剑术不可能比白玉城强,所以只能是修为远超同组水平,但正常来说再怎么努力修炼也不可能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达到这个水准。祝鸿雁也是才五六十的年纪,就连有百年修为的百卉都比不过他。

当时梅芳礼就觉得奇怪,只是没有仔细深究过,如今将两件事情串联在一起,才发现原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他们这离谱的修为都是哪来的?

很明显只能是通过献祭。

只有渡灵体质才能接受献祭,渡灵体质也的确较为稀有,这就是祝鸿雁和仇彦二者之间较为独特的共同点。

而献祭时会将传承者的修为一并传给继承者,这样仅凭仇彦那点修为也可以承担得起维系封印的重任,如果是这样,那是仇彦接过了掌门之位的说法就说得通了。

什么东西非得通过献祭才能传承?

那就是融入灵脉之中的东西,他们与封印联契的咒术一定存在于灵脉之中。要探查一个人的灵脉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仇彦也比祝鸿雁好对付多了,看来事情越来越明朗了。

不过现在也只能说明想法合理,不代表想法一定正确,还要等到仇彦回来才能见分晓。

梅芳礼心想,可还没等他高兴一会儿,很快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观居堂内的长明烛还未熄灭,说明祝鸿雁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既然如此,他为何偏偏要在皇帝驾崩的这个特殊时期提前传位?

作者有话说:

靠头脑吃饭的正反派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