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这里是嘉南镇” - 南嘉记事 - 云下初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南嘉记事 >

第201章“这里是嘉南镇”

第201章“这里是嘉南镇”这里是嘉南镇。

地处江边以南方位,距离隔相江,隔山。滔滔江水引不入嘉南,嘉南如此安静。

由着属于任何一个江南小镇有特有的一切。

小桥,流水,人家,湿漉的青石板,雨廊,白墙黑瓦,青苔,梅花糕,海棠饼,如今盛夏,定然也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挑着梅子汤走街串巷的叫卖。

生意极好。不到半天,两瓦罐的酸梅汤就会空了。

今日的嘉南镇,格外的热。

正因为如此,尚未到正午,那小贩担挑的瓦罐早轻了。

“劳驾,还有酸梅汤吗?”

小贩停步,卸下肩挑的担子,晃了晃一边较重的瓦罐,隐隐还有晃荡水声可闻。

“哎呦这位小哥,似乎不多了.”小贩掂量掂量手中已经可以举起的瓦罐,“不知道还够不够一碗呢”

小贩过意不去的很。

客人倒是很好,大方地很,随和地很:“无妨的,只是口渴,不管多少,我都给你一碗的钱。”

小贩捞出一只瓷碗,把瓦罐底朝天道了个干净。居然正正好,一碗满满酸梅汤。不过大概是因为是兜底的缘故,一碗酸梅汤,有一般的桂花和酸梅。

还未曾交给客人,小贩自己就被那一碗的酸味给扑了个面。

小贩悻悻笑一笑:“小哥,小心牙口估摸着有点酸.”

客人道:“酸也好,解暑.”

小贩见这位客人格外的好说话,声音又温润好听地紧,不由得就抬头多瞧了他一眼。

这位年轻的客人,长一张生面孔。走街串巷的小贩,最是能认出生熟的脸。他笃定自己不曾在嘉南镇见过这个年轻人。嘉南镇上,倒有几个美人,可是如此眉目如画温文尔雅的年轻后生,却不常见。嘉南镇年轻人不多,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留下的大多都是老者。

这嘉南镇,虽然说是江南小镇,可是这样不起眼的地方,连自己当地人都嫌弃着呢。

小贩等他慢慢饮酸梅汤。第一口下去,果然是有些酸了,年轻人的眉间有略微的皱眉,没逃过小贩的眼睛。

这年轻客人刚刚怎么说的来着?

“酸了解暑。”

可是这年轻白生生的一张脸,头发丝毫不乱,脸上一滴汗都没有,不仅如此,他周遭还不见属于年轻人的那种热腾腾的感觉,小贩刚刚端给他酸梅汤的时候靠近一番,甚至觉得有一股丝丝凉意。

这年轻人可看着一点也不像是热坏的样子啊.

小贩蹲在路边,瞅着从街头准备往这边奔跑来的孩子们,孩子们穿着有的穿着小褂,有的打着赤膊,在街头上追逐打闹,满头大汗,日头直直扑洒在孩子们的脸上,跳动的汗珠反射日头的亮,然后一滴一滴落在石板上。石板中间被天长日久的行走脚步磨得瓦亮,两边靠着水渠的地方依然生着厚厚的青苔,孩子们跑的急,是不是踩到一边的青苔,滑个踉跄。

那个踉跄的小孩往前连连疾走了好几步,衣角擦着年轻人的衣裳跑了过去,带过了一阵热乎乎的风。一溜烟就消失在拐角的巷口。

小贩卖完这最后一碗就收工了,时间多得很,也不到吃晌午饭的时候,乐的和生面孔的客人闲聊。

“这位后生.不对,客人打扮,一定出生不凡的,听说像您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叫公子。”

年轻的客人脸上挂着笑:“大叔您怎么称呼都行。”

小贩说:“那我还是叫公子。”

年轻客人说:“大叔叫的舒服就好。”

“公子您不是本地人吧?”

“不是的。”

“来嘉南走亲戚?”

“也不算来寻个人。”

“寻人的?这嘉南镇总共就这么大,总共就这么多人,公子您要寻谁呢,不如讲讲,指不定我能知道”

“.说来惭愧,我也不知道这个友人如今下落。我只是一路打听而来罢了。”

“哎呦,一路寻来的啦?那是路过这里咯?”

“是的。”

小贩眼珠不错的盯着年轻客人俊俏的脸,心中好奇地很:“是个姑娘?”

年轻人摇头道:“不是。”

小贩说:“那是公子朋友?也是年轻后生?”

这回点头了。

小贩道:“那公子可能要扑空了这嘉南镇,没几个年轻人。年轻人不爱呆在这.连咱们嘉南的道观,都快没有道士了那道士倒是个年轻的。不过,那道长估计也快走了。”

这倒是奇怪了。

“大叔为何会由此推论呢?”

小贩说:“那道观啊,年久失修原本的老道士前年老死了,后来道观就空了。咱们这嘉南镇呢,大多都信佛的。不太信道教的,有一点香火都捐给庙宇了。道观就一日日破落下来。今年春天,一个道士过路到这里,见这个道观破败,就住下修缮一番。但是看那模样,也不像是会久留的。”

年轻人脸上起初只有一点点的好奇心,听这一处,好奇心倒是化为了兴趣:“大叔如何从一个人的模样看得出来是不是久留的啊?”

小贩认真的很,倒是也难得有个年轻漂亮的后生和他说这么久的话,还捧场,引得他话虫子都给勾出来了。

“公子是没见过那个年轻道士的模样,长得周正的很.从那道士住下道观之后,那原本破败的道观就有了香火都是大闺女小婶子去上的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