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大戏开锣 - 汉宫案 - 随清风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汉宫案 >

第二百六十九章大戏开锣

太后寿宴,规格非比寻常,这一次太后下旨,与民同乐,不但召还了诸藩宗室,文武百官亦一起赴宴。病重的皇帝在这种场合也必须得露一面,洛阳争锋诸人,算是一次聚齐。王太子陪侍太后,吴慎等人本来是没资格参加万寿宴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宴会,但因为与太后约定,要在宴会上揭露这次藩王刺杀案的真相,故而受到特批,亦有一席之地。虽是偏远,但也足以瞻仰龙颜,让孟庆岩与班亮激动非常。

孟庆岩饱读诗书,自有城府,还能抑制得住,李乔却每看见一个朱紫大员都要大呼小叫。她终究不过是个正值青春的妙龄女子,哪里想到亦有在金銮殿赴宴之日,对吴慎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

吴慎一路都在观察着,诸藩王陆陆续续都到了,广陵王混在人群之中,不张扬不醒目,但诸王对他都有几分敬畏之意。

丞相卫绾亦率领文武百官道贺,这是个身材高大不怒自威的老人,代表着士族与文官的力量。前后脚的功夫,肥胖的窦大将军腰缠玉带,亦颤颤巍巍进了宫,他身躯过于庞大,走两三步路都要喘口气,愁容满面,却无人能小觑于他。毕竟京中兵权,泰半在他手中。

不多久宴会的主角太后也到了,端坐于珠帘之后,众人齐声道贺。吴慎看得分明,王太子便站在太后身边,似乎远远对着他微微颔首示意,不过动作极小,也未必是真。皇后陪坐在一边,没有什么存在感。

太后寿宴,一切自有规制,众人入席,礼乐开始。大约半刻功夫,便见有几个小黄门匆匆奔进来,太后知是皇帝要到了,众人起身,就见一抬銮舆直接到了殿上,有一个年老宦官在车门前扶着皇帝下来,众人山呼万岁,皇帝方才对太后行礼:“恭贺母后寿比南山。”

他声音微弱,面色发白,显见是体虚未愈。皇帝的年纪其实也不算老,但两鬓斑白,从行动看来却如风烛残年,半截身子已入了土。

文武百官早知皇帝的情况,都是心下凄然,也有人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太后却红了眼眶,这毕竟是她的亲生儿子,如今虽有矛盾,但真见他要死了,终究还是难过。她涩声道:“陛下身体不适,何苦亲身前来,在宫中休息就好,有皇后在此,也就够了。”

皇帝勉强笑道:“母后寿宴,岂能不来?”这恐怕是最后一次了,皇帝自己也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何况今日他怎么能不来?藩王之议,关键就在这一日,不管怎么样,他都得挺过这一关。

太后一向偏爱小儿子,皇帝心里知道,她这几十年来心心念念,都想要推小儿子上位,尤其是到了这个时候,哪怕只是为了窦家的权势,太后也不肯退步。

皇帝也不能让步,他远远看了看辛皇后,心中黯然。皇后与他结发数十年,一直都没有安全感。自己驾崩之后,总得抱住他们母子平安才是,皇位断断不能旁落。

他觉得胸中气血翻涌,眼前目眩,头脑昏沉,只能用力咬一咬舌尖,借着刺痛恢复清醒,缓缓坐下。

重要人物都已到场,大戏即将开锣,各方磨磨蹭蹭,等宴席的流程过了大半,才终于有一位藩王起身,敬酒为太后贺寿的时候,开启了大幕。

这是临淄王,年纪已老,白发苍苍,也算宗室中的长者,喜欢倚老卖老。他今日便打了头炮:“太后,诸藩集于洛中,便是听闻朝廷要选宗室之贤能,以继帝位。如今太子被废亦有一段时日,国本不可动摇,不知选贤之事,是否今日便开始?”

他看上去老糊涂了,说话却一点弯子都不绕,显然是被人推出来为先锋的。吴慎转头看向广陵王,就见他坐在席上,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对此事漠不关心。

今日要谈帝位继承,其实各方都心知肚明,只等着有人挑开罢了。太后咳嗽一声,淡淡道:“如今皇帝在此,自然有他做主,诸藩都是太祖血脉,为裴家江山拱卫四方,劳苦功高。哀家素知淮阳王孝顺,在当年大乱之中又是他第一个起兵勤王,保住了洛阳,故欲与皇帝商量,立淮阳王为皇太弟,诸君以为可否?”

此言一出,便是故作镇定的广陵王都浑身一震,他当然知道太后有此意图,但之前都从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挑明。今日是要图穷匕见?

“万万不可!”别人还没说话,丞相卫绾先厉声反驳:“陛下有子甚贤,何求于宗室?淮阳王有功,陛下之功更伟,岂有不立子而立弟之理?”

窦大将军斜眼道:“丞相此言无理,太祖当日便说立嫡立长立贤,可从未说只能立子。如今陛下长子已废,嫡子尚幼,立贤王又有何不可?”

听说大将军与太后最近有了矛盾,但在根本利益上还是一致的,在这种时候大将军第一个出来支持,丞相与大将军针锋相对,百官便也纷纷争论起来。

如果诸藩没有别的心思,那今日万寿宴,终究也只是皇帝太后两党争锋,但广陵王做到这一步,岂能善罢甘休。果然等双方争得白热化的时候,又有藩王起身朗声道:“太祖言立贤,根本是为了裴家天下千秋万代,如今既然藩王聚集于京中,还付出了数条命的代价,自当以最善为目标。无论是立淮阳王还是立小皇子,终究也未知贤否,如今既然陛下、太后、丞相、大将军与诸王都在,不若便推举心目中最贤人选,以公议而决,何如?”

丞相与大将军一起回头,森冷地看着这位王爷,他们俩虽然知道诸藩也有野心,但万万没料到居然会在这种场合便直接提了出来。这也就意味着两方对垒,变成了三足鼎立,局势微妙,一时间争论诸人都住了口,场中瞬间静默,但只是一刹那,便又爆发出尖利的反对呼喝之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