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年纪轻轻,却充满着大智慧
苏雨薇没有说话,反而很好奇的看着杜临风,不知道杜临风为何只写半截文章。陈清洪的心情,跟苏雨薇差不多,但杜临风已经放话,陈清洪也就不再多说,轻点着头之后,开始看起文章来。
实话实说,杜临风的文风的确不错,但就内容而言,陈清洪却紧锁着眉头,因为杜临风提出来的治国之道,是以战养战,大力发展军事。
要知道,前不久的东征刚刚失利,六十万大军葬身火海,西汗军事、人口以及活力,得到严重的打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杜临风却提出以战养战,简直就是不合时宜。
陈清洪的眉头越来越紧,更重要的是杜临风,还没有写完,就敢交上来,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必胜。
这就是大才子,对待文章的态度?
陈清洪对杜临风,有了一些不好的失望。
随后陈清洪拿起万久洲的文章,但在看第一眼时,眉头锁的更紧了。
这字,也太丑了吧!
这是陈清洪的第一反应,再看第二眼,整个文章的字体,斜斜歪歪压根不齐,看起来极其的吃力。
好在这个时代没有科举,若是万久洲用这样的书法,去参加科举那话,即便他才华再如何的好,永远都休想中举。
陈清洪抬起眼,看了看万久洲,这孩子写字难看,自己是知道的,但竟然难看到吃力的状态,还是自己意外。
都说见字如面,这孩子长的清秀,为何写字会这么丑?
陈清洪此刻的微妙举动,被所有人关注着,尤其是他眉头锁的更紧时,还看了看万久洲,这让楚文康等人,误以为万久洲写的文章,什么也不是。
马元正和楚文康,相互对望了一眼,彼此之间都露出沾沾自喜,以及洋洋自得。
两人都断定,一定是败家子的文章不够好,陈清洪才会有这些动作。
哪怕是杜临风,都觉得是这样,为此他头抬的更高,还用鄙视的目光,斜视了万久洲一眼。
反观万久洲本人,似乎这场对决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就自顾自喝着奶茶,还时不时的逗逗苏雨薇。
哼,败家子,你就乐呵吧,一会儿你就乐呵不起来了!
杜临风摇着折扇,充满着不屑和鄙夷。
“唉”忽然陈清洪叹了一口气,他见到万久洲的态度,心中更加的失落和失望。
原本陈清洪对万久洲,还是有更高的期待,这场比试陈清洪也想看看万久洲的实力在哪里。
可目前看来,万久洲跟杜临风之间,还差了很大的差距。
杜临风的治国之道,虽然不合时宜,起码人家文采不错,而且给出的论据论证,都有一定的道理。
再看看万久洲的,字体难看潦草就算了,态度都没有摆正,看样子他写的文章,的确是乱写啊。
陈清洪无奈的摇着头,脸上的失落更加浓了。
这让楚文康和马元正等人,乐得开花,甚至忍不住要宣布,胜利者是杜临风。
不过出于对陈清洪的礼貌,马元正还是客气的问了一句,“陈院长,您觉得那一篇文章更好?”
陈清洪摸着胡须,摇晃着脑袋,“现在看来,杜临风的文章,更胜.”
“老师,等一下!”陈清洪的话还没说完,石文照忽然站了出来。
“还请老师,仔细看看小侯爷所写的文章。”石文照作揖说道。
这话可把马元正气得够呛,眼看杜临风都要赢了,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但马元正还不敢把过发泄在石文照身上,毕竟人家是陈清洪的弟子,而陈清洪不仅是文学大儒,还是当今丞相的老师。
以马元正现在的实力,还不敢得罪孔亮。
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楚文康和杜临风,就不用多说,都是有屁不敢放。
陈清洪倒是很淡定,点点头之后,不慌不忙的看着文章里的内容。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嗯?
陈清洪看到这里,满脸的好奇和期待,他把文章拉近了几分,接着阅读。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嘶嘶嘶.
陈清洪连连倒吸凉气,他不是头皮发麻,而是震惊、吃惊,乃至受惊!
“好!好!好!”陈清洪拍着桌子,连说了三个好字。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能体现的东西很多,文章首先是反对无休无止的征战,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然后是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提出统治者要有民本思想,实施仁政,不可穷兵黩武。
最后是养民和教民,都在告诉统治者,民贵君轻!
这篇文章,刚好符合当今西汗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