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杭州满城!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赵南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61章杭州满城!

..........,

李秀成还看了王有龄写的这封遗书,一个能为国家赴死的官员,一个百姓爱戴的官员,怎么能让人不尊敬呢?

怎么能让他的尸体客死异乡呢?

于是李秀成做了一个惊天的决定,什么决定呢?

他先命工匠打造一副特别豪华的灵柩,再派人护送王有龄尸体回老家。

当时城里有好多清军在杭州城破后,投降了,李秀成从中挑选了五百名降兵,然后对他们说道:

“”你们都是王大人的亲信,本人十分敬重王大人的为人“”

“”我现在安排你们护送王大人的遗体回他的老家福建,还给他的家人,好生安葬“”。

........

然后李秀成还给这些降兵发放了几两银子,作为路费,并再次交代:

“”你们去了福建之后任务完成,若想加入我太平军可以就近加入“”

“”若想回老家,这些银子也可以作为盘缠路费,你们就可以回家“”。

...........。

当时浙江地区到处都是太平军的部队,所以这五百人的降兵想要出浙江,没有关通文书,肯定会遇到阻拦。

还有可能在路上就会被杀掉。

李秀成亲自写了关文通书,并盖上自己的忠王大印,交给护送王有龄尸体回福建的带头将领。

将王有龄的尸体安排完之后,当时杭州城内的降兵多达六七千人,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人,许多太平军将领犯了难。

若这事儿是放到英王陈玉成的身上,或者是辅王杨辅清身上,那么这事儿就好办,投降的就收编,不投降的直接杀掉。

而且就算这些王收编这些降兵,降兵日子也不会好过,会被英王陈玉成或者辅王杨辅清当作战场炮灰,来使用。

但是人家都说忠王李秀成仁义,他到底仁义在哪儿呢?

我们,从他派人护送敌人浙江巡抚王有龄回老家来看,应该算仁义。

后面李秀成更加表现的仁义。

这些六七千人的清军降兵聚集在杭州城城内,惶恐不安,生怕被屠杀。

李秀成去亲自站了出来,当众告诉他们:

“”你们想加入我太平军的队伍就可以加入“”

“”若不想加入我太平军队伍“”

“”我李秀成可以给你们发放路费,给你们发放通行条子,你们可以直接回家“”。

“”保证不会为难你“”

李秀成此话一出,许多人留了下来,也有许多人表示要回家。

对于回家的人,李秀成还是遵守诺言,给他们发放银两,让他们回家。

忠王李秀成这样一操作,让他很快在浙江人民百姓心中,以及浙江的绿营兵心目中留下了“”仁义“”的好名声。

这就是李秀成和陈玉成最基本的区别吧。

(最近有不少读者喷我,说我把英王陈玉成写的太坏了,

但事实是如此,我们只能根据历史的资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来写。

总不能瞎编吧,当然若是要编也有个度,根据历史的事实来编,不脱离真正的历史。)

李秀成解决完杭州的降兵后,开始准备对付杭州城内的满城。

杭州的满城已经被太平军围得严严实实的,满城里面不缺粮,不缺水,不缺武器,而且一个小小的满城里面还有一万多人的守军。

可以说易守难攻。

李秀成想要攻破满城,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按正常情况来说,太平军想要减少攻城损失,

李秀成应该直接驻军杭州外城,对杭州满城进行包围,围他个一年半载,满城里面的人粮草耗尽必然会出来投降。

这才是最好的作战计划。

..........。

这个时候的李秀成他的心其实是非常着急的,他等不起。

为什么呢?

因为两个月之前,安庆城已经被湘军攻破,英王陈玉成败走庐州。

太平天国西线的形势十分恶劣,最关键的是满清朝廷通过上海这个跳板,不断的从国外采集武器粮草供应湘军。

所以上海已俨然为一个对满清朝廷一个新的粮草供给地。

李秀成刚刚把满清的赋税重地浙江给占领,可又出来一个上海,这事还怎么整?

所以李秀成准备打完杭州立刻调头,去打上海,已经是迫在眉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