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薛城见到崔七七过来,连忙迎上来行礼道:“末将见过七……”说到称呼,他顿住了,不知该怎么称呼崔七七。
崔七七笑着伸手虚扶,“朝廷派我前来领军,你便跟宋首领一样,叫我七将军就好。”
薛城从善如流,“是,七将军。”
他回答的相当爽快,让崔七七有些不敢置信。自己的目的是崔家军,这是谁都知道的,这个薛城不可能不知道,他能接受自己去掌管崔家军吗?
自己之前就去信,都音讯全无,她实在也摸不透崔家军上下的态度。至于面前这个薛将军,如今算得上是崔家军的领头人物。她不信他能轻易接受一个朝廷直接派遣的长官在崔家军中指手画脚。
不然之前朝廷派去的人,怎么会不到十天半月就被挤兑走了?
她可不会天真的认为自己是崔家人的缘故,自己一个女流之辈,在人们眼中也就只有老国公之女这个身份能拿得出手了。以她在外的名声,想来薛城以及崔家军都不会服气她的,不然又怎么会对自己的信没个答复。
至于薛城为何会领军前来,崔七七不得而知,心有疑惑便问了出来,“你们怎么来了?”
还没等薛城回答,便又笑道:“你可别说什么碰巧遇见之类的话敷衍我啊。邺城离这里远着呢,况且没有阜城守备的准许就擅自过来,也不怕两方闹出什么误会来,到时候可不好解释呢。”
薛城没想到崔七七倒是对于边地的形势了如指掌。他没有多说,只说接到崔七七的信,便带领人马过来了。至于阜城守备那里,他自会给他解释。
崔七七眯眯眼睛,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也不知道信没信这话。
说话间,远远见到已经安顿好队伍的宋连舟与齐放过来。崔七七便也没有过问太多的细节,这让薛城稍微松了一口气。
其实薛城原本是不打算露面的,他来的目的,只是为了追踪戎夷骑兵,另外也想看看崔七七有什么本事。
朝廷派崔七七前来邺城,是为了崔家军。而西戎人不希望崔家军再一次整合发展壮大,当然要阻止此事。
所以他早就已经打听清楚了戎夷骑兵突然聚在明陇关外,掩人耳目。实际上早就遣小队骑兵绕路进了大周境内,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崔七七,不想让崔七七成为崔家军的主心骨。
这与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差不多。他们并不希望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指手画脚,与其受人桎梏,听人瞎指挥,不如保持原状。
如果戎夷骑兵能将崔七七这帮人吓退回去,他自然就省了不少事。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如他所想。
他一直在暗处冷眼旁观,就想看看崔七七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戎夷骑兵。
崔七七自从发现了戎夷骑兵的踪迹之后,便驻扎在原地,没有丝毫动作,连基本的防御工事都没有。
这让薛城叹息不已,不知道这样好无经验的队伍如何才能应对穷凶极恶的戎夷人。
薛城猜不透崔七七究竟是什么意思,他虽然不想露面,但是如果这一战,崔七七有什么危险,他倒是也不能袖手旁观,毕竟这是老国公的血脉。
直到今日,戎夷发起进攻,原本以为敌人会一举攻破营寨,没想到还没到营门口,就人仰马翻,损失了不少人。
他这才正视起崔七七来,她什么时候开始布置的,这个对付骑兵的办法可是她想出来的?
薛城对崔七七的映象还停留在十多年前,跟在父兄身后扎着大红绢花的腼腆小姑娘。后来朝廷旨意下来,崔七七会来邺城。朝廷的目的不用说也知道,就是利用崔家人对崔家军形成管制。
于是他特意打听了崔七七这个人,刁蛮任性,飞扬跋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带领一军?
薛城心中纠结,一边是老国公血脉亲人,一边是老国公花费了无数心血,寄予厚望的崔家军;一边是私情,一边是大义,他该怎么做选择?
然而边关挣扎于苦难的百姓让他不得不选择保全崔家军。只要有崔家军在的一日,必然稳守明陇关,护邺城百姓不受戎夷的侵害。
所以,哪怕崔七七是国公之女,也不能让她祸祸了崔家军。
今日一战,让薛城看到了崔七七不一样的一面。她并不是人们口中任性妄为的天之骄女,而是沉着冷静,善于谋算,有着大将之风,不输于任何将军的将门虎女。
不愧为崔老国公之女。
现在有了这样的崔七七,崔家军是否真就能有不一样的命运?她真能再次将崔家军拧成一股绳,发展壮大吗?自己可以寄希望于她的身上吗?
他心中激荡不已,一直以来,压在他身上的重担让他喘不过气来。他怕崔家军在他手中散成沙,九泉之下也无法向老国公交代。如果崔七七如他看到的那般,那么他就能卸下自己身上的重担,松一口气了。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明明战术是很好的,执行的将士却怂包蛋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居然就只知道逃命。
薛城惋惜道:“没想到戎夷精锐骑兵竟然折损在此,只是可惜,没有抓到将领。明明包夹战术挺好的,这么多人面对几百失了气势的骑兵还能落荒而逃,不知带兵的将领是何人,应该以军法从事。”
刚刚的对战他也看在眼里,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能带领士卒们打出这样的效果来,真是无能之辈。
崔七七汗颜,“刚刚带领步兵对敌的是宋首领和齐首领。不过却也怪不得他们,毕竟这五千人马都是从京城卫戍营中挑选出来的,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任何的对敌经验。任谁来带兵也不会有多好的效果。”崔七七好歹替这两人解释了几句。
薛城眼角抽了抽,原来是他们。宋连舟与齐放以前也是崔家军的人,都是兄弟同袍,他们自然是相熟的。
不过他也能理解宋连舟和齐放,京城卫戍营的士卒嘛,没有被吓得尿裤子已经是好的了。就算是他自己来带,也不可能好多少。
说话间,宋连舟与齐放也过来了。
宋连舟一副懊恼的模样,向崔七七请罪,“此战不利,是属下的错,还请七将军责罚。”
崔七七将人扶起来,“这不怪你,我也有错,不应该高估了他们的。自己手下将士的能力都没有了解透彻就派上战场,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宋连舟却摇头,“七将军,玉不琢不成器,没上过战场的将士不是真正的将士。你只不过想要磨练他们,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并不算错。”
崔七七蹙眉,话语中有深深的自责,“磨练什么时候都可以,是我太心急了,第一次就让他们直面戎夷骑兵精锐,差点贻误了战机。如果我将他们换成借调来的凉城阜城兵马,想来也不会如此不堪。幸好邺城兵马来得及时,不然此战结果如何还未可知。”
贺寅在一旁面红耳赤,他也没想到这些人这般无用,果然是京城养尊处优惯了的,才会没有半点临机应变之力。
看来他以后得好好让他们加强训练了,在这边关,随时都有战争风险的地方,没有过硬的本事,就只能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几人各自反省一番,知道如此争执不休也不会有结果。崔七七才转移话题,跟几人介绍了前来支援的薛城。
都是熟人,也没有必要客套寒暄,宋连舟和齐放有些赧然。刚刚自己领军败退的事被薛城看在眼里,他们日后在崔家军少不得被人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