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去拙政府领钱 - 开辟我的江湖 - 曌相如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开辟我的江湖 >

第39章去拙政府领钱

两人对视了一番,兰若离连忙将陆海生的嘴堵住,轻声的说道:“咱们有钱啦!一万块银元呢。”

“什么?一万块银元?那钱呢?”陆海生伸出手要着钱说道。

“这不是还没有去领嘛?我一会儿就过去领......”

兰若离思肘了片刻继续说道:“不,我现在就去领,省的夜长梦多,别到时候领不到钱了,对了你也得跟我一起走。”

“我才不去,我要练功,明天还要早起赶路呢?”陆海生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领了钱,咱就买个马车,这样少白爷爷,就不用走路啦!而且还轻松一些,这样赶路还快。”兰若离指着老船长说道。

“没看出来,你还挺有主意的,那,好......”陆海生话音未落,就被兰若离拉走了。

“哎呀!哪那么多废话,赶紧走吧!”兰若离不好气的说道。

走出客栈,就看到人山人海的人群,深夜的闹市,灯火璀璨,人群攒动,欣赏着花灯、街灯,还有舞龙、舞狮群,门庭若市一般,很快两人就消失在了人海中。如同一粒沙掉进了沙漠里,被人海淹没,消失不见,老船长望向窗外,不见人影,索性也直接睡了过去。

“请问刚才领奖的地方在哪里啊?”兰若离走到石桥下问着路人。

“奥!你说中奖领钱是吧!就在拙政府,从这里走,不出两个路口就到了,记住啊!不带拐弯的,直直的走。”路人热情的说道。

拙政府门口摆着一个字牌“领奖处”,牌子下面站着几个人,身后便是拙政府,古色古香的建筑,高楼披红挂绿,巍然屹立,如同皇宫一般,美轮美奂,光彩夺目,让人大开眼界。

“请问这里是领钱的地方吗?”

“是的!你们要是再晚一点,我们就要打烊了。”一个中年大叔说道。长相一般,四方脸,戴着一顶说不上来的帽子,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矍铄,面色红润。

“不好意思,外面的人太多了。”兰若离不好意思的说道。

“能不多吗?今天是重大的节日,中元节,人肯定很多啦!而且啊!各地来此观光的人也很多。切......啥也不懂!”中年大叔白了他们一眼。

“奥,对了,赶紧的,叫什么名字?”中年大叔催促的说道。

“陆海生,大陆的‘陆’,大海的‘海’,出生的‘生’,陆海生。”

陆海生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有些奇怪。呆呆的看了兰若离一眼,兰若离则是自信满满。

“陆海生,我查查,哎呦,还是一等奖呢!恭喜啊!给......”

中年大叔递过去一个令牌。这个令牌精雕细琢,有龙凤盘旋,古铜色,拿到手里沉甸甸的。

“拿着这个令牌,去换钱吧!就在里面,登记一下就可以了,去吧!我也可以出去玩喽!尝一尝那个‘油画明珠’。”中年大叔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又瞥了一眼离去。

“我们走吧!去领钱去!”兰若离说道。

走进内部,一个九龙影壁赫然浮现眼前,绕过影壁就是一个大殿,大殿内摆着众多牌子,上面写着人名,这些足有上百的历史。两人看着牌子上的名字,不由得看的呆了。

“那些都是获奖人的名字,这里大概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也就这一间屋子,加上你刚好二百个。”大殿里的人说道。

“给你令牌,叫‘陆海生’。”兰若离,笑嘻嘻的说道。

“恩,恭喜,随我来。“

走进一个房间,里面空间不小,坐满了学生,整齐划一的桌面,穿着一致的服装,都在低着头,看着账本,噼里啪啦的拨动着算珠,这是算盘声,响彻大殿外,真是壮观。

走过此次,来到领钱的地方,兰若离的耳朵似乎还能感觉到敲打算盘的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消的感觉。转角上了楼梯,一个大柜台,被檀香木制作的木条包裹着,后面是柜子,兰若离歪着头看了一眼,似乎看不到底,一排排的柜子,直接延伸到里面。柜子上是密密麻麻的抽屉,只见工作人员随便抽出一个盒子,将里面的银元拿了出来,递给了掌事。

掌事看了一眼令牌,将一万银元递给了兰若离。一包的钱,沉甸甸的,里面还有一些银票,加起来刚好一万银元。若光是银元估计这一包是放不下。

拿着银元兰若离,眼中放光,准备去吃那个“油画明珠”,就随便问了一句,“油画明珠”在哪里能吃到。

正好路过的一个女子,兴致勃勃的说道:“哎呀!就在外面转两个弯,就到了,这个季节能才吃到真不错。”说完笑着离去。

两人走过一条街,转角处果然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油画明珠”,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惹得兰若离口水直流。

“来了客官,这里的吃的,绝对正宗,包你们满意。”店小二吆喝着,也看到了刚才的那位中年大叔。狼吞虎咽一般吃着碗里美食。

兰若离指着说道:“给我们来两碗”。

“好了!客观稍等片刻......”

“老板,你这个是咋做的,感觉很好吃的样子,圆圆的。”

店小二毫不回避的说道:“说起这个啊!历史悠久嘞,五代时期,在汴京阊阖门外的一家美食巧匠推出的名吃就是“油画明珠”,元代无名氏《馔史》《清异录》中都有记载,宋代郑望在《膳夫录》一书《汴京节食》中也有明确记载呢!”

“那倒是挺久远的,看来是传统手艺啊!”

“那是当然啦!来这里的人,就是要吃一吃这个当地特色嘛!这里啊,都传出一句话叫什么,不吃‘油画明珠’就不算来汴京。哈哈”

“嗷嗷,名字还挺多的啊!”

“这个啊!制作的时候挺讲究的,需要大台盘一只,木楔子三五十枚,及油铛炭火,好麻油一二斗,南枣烂面少许。制作的时候先把台盘放平,不平的地方用楔子垫平。然后取油铛烂面等调停。袜肚中取出银盒一枚,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候油煎热,于盒中取?子豏,以手于烂面中团之,五指间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却,便置?子于铛中。候熟,以笊篱漉出,以新汲水中。良久,却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圆故也。书上这么说的,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凑合着听吧!当时品尝过的人点赞说‘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其做法貌似今天的生汆丸子,只不过再过水油炸而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