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热闹法会再遇“丐帮”
溧阳城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东城隍,西城隍,东西城隍分阴阳,东城老爷庙中立,不动如山守四方,西城老爷正堂坐,明镜高悬解民殇。求城隍,拜城隍,一张状纸三炷香,管得忠奸与善恶,同德享奉万民扬! 巧了,这端州一府两座协理阴阳的“老爷府”,一座知府衙门,一座城隍爷庙,分别处于东西两侧城,这才有了童谣中的东西城隍分阴阳。
城东真正的城隍老爷庙相传历史悠久已经不可考究了,此地常年香火鼎盛,是当地百姓虔诚信仰之所在。每年的城隍老爷诞和中元普济都会在这里举行非常热闹的民俗庙会,形形色色的祈福仪式都会在这里看到。
除此之外,皇祭和灾后往往会有法会举办,是为了震慑四方邪祟以及守护地方安宁!一般都会非常隆重,时间长达半月之久不等。
参加这样的活动,其实阿义并不需要准备什么,只是考虑到大小姐的脾性,他可能需要一辆马车跟着,方便到时候放东西以及回来可能会比较安全。
溧阳东西城相隔足有二十条街道,此地繁华可见一斑。阿义和映雪驾着车奔着东城主道前往,还没有到地方就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喧闹的锣鼓声和法号声,再往那边靠一靠的时候车马就已经很难进去了,于是主仆二人只好下车步行。
这时候两人来得早了些,听路边摊的老板说,这会儿还是寻常的祭典流程,今天晚上会有送花灯和走船的仪式,那会很热闹。
老板见这位姑娘穿着不俗,说是如果您只是单纯看热闹的话可以不用挤在人群里,瑞德楼上有包厢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城隍庙这里的所有活动。
映雪觉得这样太无趣了并没有听老板的,她本来就是想看着民间的习俗活动到底有多热闹,去酒楼有什么意思。
城隍庙位于城东很独特的一个夹角地带,正对着三条主街回口,这让这个地方确实有了“坐镇”的意味,是很大的一栋飞檐雕木结构的琉璃庙宇,门前四根盘龙柱,三扇双开高数丈的法门,门前放置一个巨大的香火鼎,鼎下阶成自一汉白玉牌楼,上书千秋城隍庙五个大字。
映雪和阿义在西北那里见得到这样的建筑,寻常也就是一些山门寺庙,这种地方神祇供奉是没有的。
此时的城隍庙前人山人海,香火缭绕,还有这种各样装扮成为神祗的游行队伍,法锣声荡,一时间令人心神激荡。
主仆二人循着街边的吃食往前一点点挪动,等走到庙门口的时候,映雪已经吃了个大半饱了。东西太多了,但这个时间段大多数都是供祭用品,所以阿义都是挑着一些问得明白的吃食给大小姐尝尝。
映雪让阿义系好马车,然后压着人群往庙门方向挤去,这会儿这里正在进行城隍祭文,三开法门,只远远看去庙内的城隍爷夫妇呈立姿,身上红袍披身,异常庄严,两侧是护法加持。
映雪好不容易挤到跟前,拿着提前买的供香,双手合十跪下,祈求全家人平安顺遂,尤其是刚刚出生不久的侄子要健康成长。
许完愿后,映雪和阿义就从城隍庙撤了出来,刚要准备跟着游行的队伍看看,映雪居然发现了昨天偷她钱的那个小乞丐,此刻他和另外一个小乞丐正躲在一家店铺的拐角处,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寻摸着什么东西。
映雪猜想肯定又是在找下一个目标,“小兔崽子,本小姐今天倒想看看你是不是想二哥说得那样情有可原!”
索性也不打算看了,耳语了阿义几句,交代他盯住那个小乞丐,自己想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来路?
只见这个小家伙一身破衣烂衫,手里拄着一根竹棍,正和身边的小伙伴在说着什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分别从墙角消失在人群中,映雪和阿义立马分头追上。
只见这俩小孩行踪灵动,在人群中左挡右遮,跟起来相当费劲,看起来这群小乞丐还真是“老手”。差点跟丢好几次,终于阿义和映雪都同时看到了对方,因为这俩小孩此时已经远离了城隍庙来到城郊外的一座破房子内。
阿义和映雪汇到一块,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可能就是这群小家伙的栖身之所。果然没等多久,除了这两个小孩外,其余的那一大帮子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也都汇聚到了这里。
只见领头的那位似乎颇有“威望”,这会儿正挨着个点人头。他左右环顾了一圈,似乎是少了人一样。
“三宝呢?去哪了?”
“大哥,三宝和大拐子好像往河边的方向去了,他们两个最近老是这样单独行动,上次拿了东西回来也藏起来没有交出来!”
领头的小乞丐制止了众人的质疑,“不会的,你们每个人我都信,但是环妹的病情耽误不得了,昨天得手的东西半路又被抢走,要不然这会儿我们已经够钱给环妹买药了!三宝和大拐子跟环妹最要好,我不信他们会这么做。”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房子的角落里,脸上满是忧虑。回过头来一脸坚定,“今天是城隍爷法会,会有很多的有钱人去那边看热闹,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失手了,必须把药费筹齐!知道吗?”
底下的一群小孩齐口应下,然后又各自按计划散去了!
现在这个房子里似乎就剩下那位发号施令的小孩,只见他走到旁边的那个角落,此时阿义和映雪才发现那里乱糟糟的铺开下居然躺着一个年纪很小的小女孩。
看脸色在晦暗的房内显得煞白,似乎已经病重很久了,被小男孩扶起来都有很大的负担,嘴里喃喃说着什么,那个小男孩眼眶很快红红的,在破药罐里倒出一些看上去并不像中药的东西喂给小女孩。
安置女孩躺下,他也准备出门,走出门口的时候似乎说了一句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