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映雪婚事老帅心思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163章映雪婚事老帅心思

大军归塞,一众的浩浩荡荡,宛如班师回朝,身后辎重冗长,三五成群得都是从山里得来的好东西,那些肉食已经提前运下来了,但这皮毛和干制的果料以及那数不清的草药依然此刻才现了阵仗,满满得在队伍里挑着着实是壮观,就这还是两位主将让部下悠着点的结果,毕竟守着这山脉的终归是生灵。  当然这出门这一趟的折损也是不少,在山间行走仍有不少的士兵因为受困失途,还有那几个死在了机关暗箭下的,一番下来也有了近百人命丧在了那茫茫大山之内,尸体也几乎都被带下来好生安葬了。

这是边军的规矩,只要是入了伍,马革裹尸总比抛尸荒野强得多。

命,在边军里比什么东西都贵重,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北陵朝廷近百万的部队,就这只边军最为势重的原因。

如山一样堆积的物资,乐坏了辎重营里的军需官们,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物资,光是清点就花了好几日的功夫,这下就算是塞外的闭关也能撑得过去了。

那些退换下来临走的老兵们也得了益处,多年苦寒驻守在这节点一口热汤都喝不上是常事,最后临了倒是沾了新兵的光好好吃了一顿。

归来的沈风和苛烈武将此行所得情况都报给了苛察,苛察倒是觉得这是个好法子,拟以后行文规定,凡撤换新兵以操练后项入山以为磨炼。

至于那件意外,两人并不打算瞒着,也一五一十得回报了!

“哦,竟然有这样的事?如此说来,那密林深处另有蹊跷!”苛察听完也是眉头紧皱,谁会藏身在这深山老林里?

“正是,属下和烈武细细查看过士兵的遭遇,那是用横排的箭弩设置的机关,威力巨大,一旦触碰顿时就是个殒命的下场。在那里布置警戒哨,无非两种作用,示警于内,同时喝退于外!折损了我们几名好手,但情况未明,属下和烈武也不敢太过深入。”沈风知道大帅为人善谋,比起自己还要高明得多,所以不敢遗漏一点细节。

“你们做得不错,此事尚待查清确实不宜莽撞,你们把标记的那副山舆图拿来给我看看!”

沈风从怀中拿出东西直接摊开了放在书桌上,“大帅您看,这个位置已然属于整个北护的进深了,而且还是两国边界的夹角处,再过一些可就是木都地界了!要不是怕大雪封山,我真想碰一碰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这里不会是木都的人,他们没这么大的胆子,况且他们的斥候向来是马上风,急来急去,不会玩这些细活儿。这设哨安营的本事反倒是像我们这边的好手所为,看看这三处设伏的位置,互为成势又多得益彰,无论是谁,此人多得兵法精要无疑!幸亏你们没动手,依我看沈风你二人加在一起也不是此人的对手!”

苛察看着眼前的山势和布置,心中多了一份久违得慎重!这个人如此得势巧用,绝非无名之辈,到底是谁呢?

如今在世的用兵好手,在北陵朝廷里个顶个的都是领将以上的位置了,这个人的用兵之法颇似岭南的协卫统领司徒凉,此人与自己是多年故交,看来此事得问问他。

听到大帅对此涉的判断,两人都惊到了!

“用兵之道,进攻奇正相携尤为难,而防守一侧则重在三借,借天时借地利,还有借人和。别小看这三处设陷的功力,如果我没有猜错得话,背后之人长于御守之道已成,没有多年的领兵打磨是成不了这般气候的。”

说起来他已经很多年没碰上这么会用防御布局之人了,这个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躲在深山老林里?

正思量着,回过头就看见两个后辈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苛察说了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算是把他们打发过去了。

“好了,你们两位连日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但是沈风这边新军仍需紧着点训练,这换防的日子口差不多过了这个冬天,开春就要把原来的三营兵力逐步调换出来了,这要塞防务还是紧要!最近这段日子就紧着点新军的待遇吧,毕竟这都是他们缴获的!至于要塞的补给,古川那边已经传了消息过来,不日即到!”

“是,大帅,卑职领命!”沈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如何让这一万以外的整训完备就又是他要操心的事了。

正当苛烈武准备和沈风一起退下时,苛察却示意他留下。

“这是你母亲寄过来的信,拿回去看看,你小妹的婚事恐怕咱们都回不去了,你和郡主商量一下怎么办吧,我这个老父亲算是没辙了!”苛察将信递给了烈武。

苛烈武这才反映过来,原来是小妹的婚事,虽然已经知道是太后拉得媒,可他这个兄长总还是觉得这桩婚事难免瓜田李下,自己刚娶了郡主,这一边小妹又要嫁给一个亲王。

可父亲看起来反倒是没那么留心其中的关碍,或许有他的考量吧!

待儿子走后,苛察深深得叹了一口气,两个儿子似乎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青阳从庐阳来的信里也在反复提及亲王联姻的不妥之处,他们做兄长的心疼小妹,难道自己这个老父亲不知道吗?

其实苛察不是不知道皇室的意思,这算是彻底把自己绑在了明面上了,如今的皇上虽然还不至于猜忌苛府,但如此恩重未来难免要考虑另外一种极端,这就是为什么他希望沈风慢慢接替边军的心思!

如今的帅府在外人眼里威权极重,青阳又颇得皇上赏识,但实际上苛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把沈风扶上位也有他的一点私心。

自古君臣之道,君是君来,臣是臣,这一点作为一个长期扛着定国柱石的牌匾的人来说,苛察心知肚明。既然儿女近了,那自己就得退远一些!

这种心思自然不能放到明面上来,他老了也是时候该退一退了,只是他也听说这位亲王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委屈女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