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各有所求
第164章各有所求公子一愣,迟疑地道:“这个,挺好的,而且也是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哼!”老者重重一哼,略有些警告意味地道,“公子,莫忘了咱们的目的?”
公子吞吞吐吐地道:“龚伯,开海是父亲的意思,做儿子的不支持也就罢了,哪有反对的道理?”
“哦,真的左右不了吗?”老者冷笑。
“这……”公子语塞。
老者语重心长地劝道:“公子,您是在姜国长大的,难免会向着他们些。可是,您想过没有,一旦姜国开海,势必更加强盛,到时老大人的心愿就更难达成。所以,公子,三思啊!”
公子沉默良久,冷冷地道:“若我为帝王,必将与大赵和平相处。有一个做皇帝的外孙,不比有一个做亡国奴的外孙更好?而且,即便外公帮助大赵吞并了大姜,又如何?到时功高震主,您觉得大赵的皇帝能放心他?”
“你!”老者有些怒,有些脸红,大声道,“我皇陛下胸怀广阔,心怀天下,绝不会做出如此背信弃义的事!”
公子嗤笑道:“不会?不知当年的南宫战神是如何横死?成王余孽?你也信!”说到最后冷意森森。
老者一惊,强自辩道:“那只是民间传说,没有根据的!战神之死只是意外,意外!”
“意外?”公子冷笑,“官场上的事,大家心知肚明,何必呢?龚伯,我是需要你们的力量来问鼎皇位,但是,这不代表我可以无原则的帮助大赵。如果因为邵家帮大赵打下了大姜而遭到灭顶之灾,那么,我可就是邵家的罪人了!”
老者不死心,又劝道:“公子,不会的。自大赵重新立国就对臣子的态度改变了许多,不会再发生传闻中的事了。而且,公子若有一腔抱负的话,可以等大赵统一了天下再施展嘛!又不是没机会,到时振兴咱们大赵,不比给他姜国卖命强啊?”
公子冷冷看他一眼,再不说话。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大姜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大赵于我只是一个国名;而且,当皇帝可以做的事情,亡国奴又怎么做得到?
骊歌在寝宫里修剪着花枝,朝阳洒在身上,镀了一层金色。身后,许仲在低声说着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骊歌仿似未听,可是偶尔却会插一两句。
许仲怜悯地看着那被剪得乱七八糟的花枝,几次张嘴,想提醒他别折腾花了,又生生咽了下去。
某人一边剪,一边若有所思地问:“我说最近三皇子怎么底气硬了呢。原来是得了永王府的支持。呵呵,他倒是会挑,一个平云王府,现在又来个永王府,呵呵,都是烧的冷灶。”
许仲面色有些古怪地道:“这个三皇子也真是不会挑人。先是梁王,现在又是平云王,感情皇上想对付谁,他就拉谁啊?”
“呵呵,随他吧。”骊歌笑道,顿了顿又问,“对了,前两天有人禀报,说是五皇子曾在茶楼会见过一些人,查清了吗?”
许仲精神一振,道:“回少主,目前还没查清。不过属下怀疑是赵国的破风。”
“破风?”骊歌手一顿,沉吟着道,“我倒是忘了,五皇子的母亲可是赵国人,他与赵人接触本没有问题,只是,查查,破风的目的是什么!”
许仲沉声问:“您是怀疑……”
“不!”骊歌肯定地道,“五皇子虽然年幼,却不会做出什么严重危害大姜的事。我担心,破风的人欺他年幼,又想出什么诡计。”俄而,又展颜道,“这才对嘛,以前我就觉得他必不甘寂寞,终于动手了!不过,他还真能忍呢!”
许仲接了命令,不动,骊歌奇道:“怎么了?”许仲迟疑地道,“少主,梁王世子交出的那些东西,您打算怎么办?”
骊歌眼神转冷,冷冷地道:“还要我教吗?都烧了吧,杨池重走了,留着也没有了。”
杨池重在皇灵盘踞那么多年自然不可能仅凭文先寿一番话就退出,最主要的是,骊歌手里攥了他的把柄。杨池重跟霍成曦真的很像,为了自己所属的组织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那种。梁王伏诛,但是手里却攥着杨池重之前派人潜伏时留下的一些所谓私通的证据。梁王死前威胁杨池重,皇灵与梁王府私通,不管皇上信不信,只要捅出去了就是个大麻烦。杨池重无奈,只得命人私自放走了梁王世子。后来,京中流言纷扰,杨池重心知那些流言有七分是真的,想后悔也晚了。
倒是骊歌不知打哪儿知道了这些,就让许仲赶赴南方抓捕梁王世子,终于在真州截住了他,骊歌自然也看到了那份所谓的遗诏。先帝当年确实留下了一份诏书,传皇位于泰王,但是后来泰王伏诛,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后来,霍成曦一心想振兴神都卫,可是梁王私通外族,罪无可赦,他自知自己再不能庇佑神都卫,就留下了最后几招。其中有一招就是流言。
神都卫振兴的根本是什么?当然是有案子可办,而且是轰动全国的大案!遗诏的事大不大,熙王府谋反的事大不大?所以,半真半假的流言是必不可少的。
骊歌没有派人去验证遗诏的真假,只是从时间上予以否定,请皇上抽走了宫中的副本,抹去了痕迹,将事情不动声色地解决。
而梁王世子虽知道的不多,但是杨池重的事,作为保命符他还是知道的。骊歌以此作为要挟,杨池重无奈,只得任由骊歌吞并皇灵的势力。至于梁王世子,押解进京时除了骊歌的人和杨池重,本就没人知道,杨池重一走,就被骊歌秘密处决了,并且上报皇上,梁王世子在真州拒捕,在来京的路上失足落水,死了。
骊歌知道皇上要的是什么,梁王世子按罪不当死,可是皇上不想留着这么一个威胁,所以,他只能“失足”。至于时间,皇上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知道里面有猫腻也不会真的计较。
时间回到现在,骊歌想了想,道:“至于跟三皇子有关的,就酌情留下些吧。没准,以后还用的到。三皇子,五皇子,太子,呵呵,这场戏越来越好看了呢!只是不知,大皇子支持太子,又能做到什么地步呢?”
本来昨天就该发的,可是系统抽了,我登了一小时都没登上来,所以只好今天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