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卖鱼佬 - 重生九零水产大亨 - 不迁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新人卖鱼佬

新人卖鱼佬

“啊?”林欣悦有些蒙圈,但一下子就知道朱三姐什么意思。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几岁,说太老压了妈妈一头,说太小又怕到时候没了这工作,就随便说了自己十九岁。林欣悦不好意思道:“年纪还小呢,先赚钱,不想那么早找对象。”

“十九岁可以找对象了。跟老二兄和老二嫂一样,处两年就能结婚了。”妇人讲到婚丧嫁娶最是兴奋,说话间肩上挂着用来装鱼货的细绳竹筐哐当乱晃。

朱三姐瞧着可以安排,接着问:“有兄弟姐妹没有啊?家里在哪啊?”

林欣悦太惊讶了,这才聊了几句就要介绍对象了吗?本以为自己以前被亲戚催婚已经够麻烦了,没想到以前的人就算是陌生人也爱催婚。

林欣悦只是突然掉到这个世界的,朱三姐问的问题她也不知道怎么答。她不安地摸摸身边装虾的篮筐,磕磕绊绊地说:“家里没人了……就我一个。”

“哎呀,那是要早点定下来啊。姑娘家一个人在这世道不好过日啊。”

“对啊!家里怎么了,怎么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

一堆女人七嘴八舌的,加上夜市的灯火渐渐亮起,林欣悦还等不到爸爸妈妈来,心里已经有些急了。她们越问越仔细,俗话说一个慌就需要无数个慌来圆。林欣悦觉得自己快要招架不住了,说说停停之间,林光带着老婆回到了摊位。

其实林光不仅把货交给林欣悦看管,毕竟还不知根知底,不放心。自己弟弟的摊位就在斜对面,弟妹早就在摊位坐着,也能帮着瞧。自从老婆怀孕后,王雪珍不好搬搬擡擡,林光都是卸货后叫弟妹帮忙盯着再去接人,或者让老婆在摊位一个人等他去接货。

林光远远看到自己摊位围着几个女人,就怕是自己的货怎么了。加快速度到了跟前,才看见货一点也没事,好好地把林欣悦团团围住。只是那妹,被一群七嘴八舌的八婆缠上罢了。

“朱三姐,好久没见了。”林光停好车,先打招呼,然后两人从车上下来。

“你这伙计生得不错啊,放在这里小心被那些痞子惦记上。”一个妇人瞧见人来,很快就扩大了聊天范围。

林光已经走到一边带订货的姐去瞧货,王雪珍则把摩托推到粮油店门口,把车锁在石柱子上,一边说:“我们有交代她不要离开摊位就没事,遇到什么事就说找我们就好了。”

说罢王雪珍使唤林欣悦把货推到摊位前分类摆成一列,然后从身上的黑色单肩包里拿出记账本和笔,在林欣悦刚才坐着的椅子上坐下。

其他几个妇人开始四散去看货了,林欣悦则提着装鱼的袋子,干活去。

王雪珍和朱三姐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坐在骑廊台阶上,看着林欣悦忙活。欣悦跟住校的妹妹不同,她需要每逢寒暑假去档口帮妈妈记账。毕竟只需要简单的加减,要的是计算器敲得快,并且提防有人称了货却拿走没给钱而已。

所以林欣悦记得妈妈档口摆货的习惯。东西重,走起来踉踉跄跄,林欣悦把袋子一个个打开。虾是虾,鱼是鱼。拨开最上面的冰,在里面拿出两条鱼,用手抹掉鱼上的冰花,再放在冰上,摆的漂漂亮亮。她还注意看起来贵的要和便宜的分开,做起来驾轻就熟。

朱三姐瞧着林欣悦干活勤快的样子,就跟王雪珍说:“阿妹说自己还没处对象,要不我介绍个人给她认识吧。”

王雪珍现在怀着孕,主要就是记账、收钱、找零。现在还没到2点,所以也没什么客人。林光就把账本和装着零钱的单肩包拿走,让朱三姐和老婆聊聊天。

王雪珍摆出从家里带来的茶具,又从老公的单肩包里拿出茶叶开始泡茶,期间还跟买货的说了两句话。朱三姐则自动自觉地摆好茶具,拿起刚才李广带来的热水瓶,简单洗了一下茶具。王雪珍将茶叶放入冲茶的盖瓯,完成一轮关公巡城,人手一杯就喝了起来。

“你要是看到好的男人可以介绍给她啊,反正合不合都是看她自己。”王雪珍说完招呼站在李光隔壁,打下手装袋的林欣悦过来喝茶,顺便拿杯茶给林光喝。

“话也不是这么说。她是你们家伙计,可不就要跟你这个老板娘说嘛。”

王雪珍笑了笑:“我今天才刚遇到她的。这活累,还不知道她能不能坚持呢?”说完她看着朱三姐:“姐啊,万一她要换个工作,你倒是可以帮帮忙留意一下。”

“这好说。”朱三姐人脉广,心肠软,很快就答应了。

-------------------------------------

虽然老板,也就是爸爸一开始明显并不看好自己,但林欣悦倒是做得很开心。

可不是嘛,每天跟自己爸妈同进同出,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300块钱工资。

每天跟着爸爸林光凌晨1点就到了安平路。铺好红白蓝,坐在那里等林光陆续将今天要卖的货送到。之后守着货等着爸爸去把妈妈接过来,这样妈妈就能多睡一个小时。

到了早上5点多,来买货的小贩就会渐渐变少。毕竟他们有的坐车回乡,有的则去附近的港口坐轮渡回乡卖货。此时,推着手扶车卖白粥的阿叔就会在五点半准时走进安平路。

三个人喝完热腾腾没多少米的粥水,林欣悦就开始算账。账本上无非是记着每一行多少斤,乘以每斤多少钱。卖货当下相乘得到单笔金额,现在则是要核对,再按照每一种海货,分别合计总斤两和收入的金额。

欣悦的爸爸林光虽然有初中学历,但是肯定是比不上林欣悦这个高考数学100+的本科毕业生的。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王雪珍就更别提了。

所以,自从林光发现了林欣悦算术真的比自己快后,林欣悦很自然地就担任起了“账房先生”。

“姐姐,你看看,是不是8534.2元?”林欣悦已经算好各种货的斤两和收入,现在要先核对账上的全部收入跟现金是不是对的上。

“你看看,我昨晚记在本子上,零钱是不是拿了453.1元啊?”要看看收的钱是不是跟袋子里的一样,就要先知道昨晚为了找零而准备的零钱有多少。用袋子里现在的金额减去昨晚的零钱,就可以知道今天收的现金,是不是分文不差的在袋子里。

有了这个管账流程,林欣悦偶尔也能在忙的时候帮忙收钱找零。她眼神好,百元钞真假很快就能认出来,堪称人形验钞机。

听到林欣悦说了肯定的答案后,王雪珍就也回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对!钱数对得上。”这样今天的帐就清了,此时林光面前已经站着今天的货主,正等着对账拿钱回隔壁省。

林光耳朵上别了一根烟,拿过账本,跟货主对斤两。

他们的经营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外地进货,然后自己再卖掉,减掉成本,那么就是今天的利润。但是今天开始,他们的营业模式变了,这都源自于到岗才1个月的林欣悦建议。

-------------------------------------

“老板,我觉得你这样卖货,每天积压卖剩的货太难处理了。”林欣悦坐在原地,用塑料袋扇风,把苍蝇从剩下不到两斤的拨皮鱼身上赶走。最后的冰都给了这袋鱼保鲜,他们两个人盯着这袋拨皮鱼,希望在冰化掉之前,有人光顾。

每天林光就将卖剩的货想办法跟来接尾盘的小贩讨价还价,争取卖出去。毕竟在国道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又在大半夜露天摆了4个小时,自然容易被人嫌货。

现在是早上六点半,最后的希望就是早上一大早起来瞎溜达的叔叔婶婶们了。毕竟小贩们大多回去了,有的甚至都已经在自己卖货的菜市场开市了。

如果一刻钟后还卖不出去,这袋已经在这里六个小时的鱼就只能带回家吃,或者拿去菜市场贱卖给卖鱼的小贩。而这里面还有差不多2斤呢,带回家是不可能的了。

赵记粮油店七点开门,开门前他们肯定要把现场收拾得干干净净。

林光一直有个原则,就是借人地方,虽然是不要钱的,但是不能给被人添麻烦。林光每个月都主动给赵记粮油送50块钱管理费,还经常光顾他们生意。粮油店也就很爽快地给林光从店里接了一条管子,每天早上林光都会在收市前把地上恶臭的海水鱼汤冲洗干净。

“最近生意是好了,进货少六点不到就没货卖。进货太多,就跟今天一样。”王雪珍洗完茶具回来,发现这袋东西还在地上摆着。

林光从抱紧的单肩包中抽出手,看了看表,又换了个姿势在老婆边上蹲下,说:“再等一会吧,等六点半朱三姐来拿之前定的电视,我们就回去。”林光除了卖水产,偶尔还帮人带家电。毕竟他在做水产之前,卖过旧电视和摩托车给隔壁省的人。用他的话说,一台旧电视能赚50块,卖电视卖摩托赚的钱就是他这个水产生意的本钱。而他能找到门路进水产货来卖,也是依赖卖旧电视结识的关系。

“老板,你有咩有想过换个经营方式啊?”林欣悦开口道,毕竟她知道妈卖鱼的时候,根本就不是这个经营模式。

“欣悦,你会算数,你说说看。”王雪珍反正觉得现在没事,就当闲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