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章笨法织布(四)
第1618章笨法织布(四)马林手握线轴牵一根横线,从两层纵线的中间穿过去,然后用‘拨子’把它给向马林这头推,以与别的横线紧紧靠在一起,缝隙非常小、。
让桃大娘把可移动的横木放到最低处,于是所有奇数列的纵线也都下降到了最低处,落到了偶数列的纵线的下方,这就使得所有纵线完成了对这根横线的交叉编织。
纵线现在依然分为两层,层间距较大,马林可以手握线轴再拉一根横线从中间穿过,再用‘拨子’把这根线给拨到马林这头,与先前的纵线紧密排列。
再然后,让桃大娘把可移动的横木给提到最高处,于是所有纵线又完成了一次对横线的编织。
马林每穿一根横线,就让桃大娘动那个可移动的横木一次,于是奇数列纵线就跟着也上下移动一次,完成一次编织。
速度还不慢。反正比先前穿线快多了。这些动作都很简单,马林的心情一直很放松。
唯有的问题是,桃大娘上下移动横木的时候,奇数列纵线可能会被红线中间那个线圈给挡住。
于是马林就得手动帮忙绕过去。
即便如此,纺织的还是挺快的。
一个钟头大约穿好了一百多根横线。
有人进来,见到了这神奇的景象。
于是就有更多人来围观马林纺线。
‘大鹅’说道:“马林,你真是有耐心。”
前面绷线无比辛苦。后面纺线则是轻松惬意。
虽然这块布非常小,只有六十厘米长,六十厘米宽,却是块真正的布。
晚饭他就比别人多吃到了几个肉丸子。
晚上继续纺线,一大堆人观看。
总共又花了三个钟头,所有横线全都被穿完了。
他这是完成了六百根纵线与六百根横线之间的编织工作,每根横线与每根纵线都进行了一次‘十’字交叉。如果是手动穿针的话,仅仅这些交叉就需要穿三十六万针,而且以他使用的骨针的直径,比线间距大了几倍,压根就无法完成穿针任务。
总之,这块布虽然不大,却是真的编好了。
于是就面临着封边的问题。
他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封边。
他觉得自己应该先手动把这一千两百根线的线头给两两系在一起,需要系一千两百次。
这件事是极为耗费耐心,好在他最厉害的就是耐心。
但是想一下吧,他或许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
他把布的边缘略微向内折叠一小截,然后用针进行缝合。如果不放心的话就缝两道线。
于是就把线头都给用火烧断。
然后按照上面的办法,把边缘向内折叠一厘米左右,再用针先缝上一圈,再在里面多缝上一圈,于是布的封边就完成了,非常的结实。
这块布的总面积就稍微变小了一些。可是依然能够胜任过滤面水的工作。
马林拿着这块布展示给大家看。
他是用羊毛纺的,虽然线有点粗,但是依然很柔软。
它只有一层。
马林忽然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把它给做的更大一点,折叠一下便拥有了两层,牢固度会更高。
现在非常怕把它给损坏。
看样子自己得再织一张。
马林向大家说明,这么柔软的布适合用来制作衣服,以后大家都可以穿上布做的衣服,分为很多种类型,既有夏天穿的汗衫,也有冬天穿的棉袄。此外还能用布制作床单、被子、褥子、背包之类的东西。
“以后大家会使用很多布,它们又舒服又方便。”
‘大鹅’说道:“这么一小块你就花了六天才织好,想做出一件衣服来不知道要花多少天。”
马林说道:“以后我们会有更方便的方法来织布,一块能盖住整张床的布可能只要一天就能够织出来了。”
马林说的是用木头制作的织布机。
如果他能够获得金属,便能够拥有木工工具,再然后就可以对木材进行细致、精确的加工,还拥有了钉子,他就拥有了制作织布机的条件,前提是他能够想明白织布机是怎么做的。
眼下这种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华夏国有个词,叫做男耕女织。
古代的女人在自己家可以很方便的织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一千年前华夏国就有织布机了。
因此织布机的原理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再想一下,黄帝的妻子就会养蚕了,自然会用丝织布。说不准那时候就有织布机了。那是原始社会,马林现在也是原始社会。
马林拿着这块布,心里冒出无数个念头。
别看它只有六十厘米长,六十厘米宽,只有最简单的‘十’字形花纹,却花费了他整整六天。中间一度觉得这个办法行不通,也累的几乎崩溃。
现在他想不到任何改进的办法,脑子里乃是一坨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