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整理与交流
王恒缓缓的合上日记本,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熬了大半个月终于把日记给看完了,也简单的熟悉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便起身把自己背回来的书箱里面的书都拿了出来,发现有好多本志怪类小说和庸俗之书,看来原主也并不怎么老实吗!嘴上说不要,身体倒是挺实诚的。
王恒很快的把书箱里的书都拿出来完了,发现除了那两种书之外,还有几本儒家经典以及书帖,便把他们都分类整理一一的放在了书架上。
然后王恒起身回到卧铺,不一会儿从里面走了出来拿了一个红蓝相间的钱袋子,敞开袋子,便听到叮当叮当的响声
然后里面的钱币都倒在了柜子上,就是桌面上出现了十几个硬币,仔细数了一下,发现也就十二元六角三分。
便皱起了眉头,因为王恒仔细地回忆起了物价水平,发现这些钱也就够他生活一月多一点。
不禁的想到原主真是一位败家子,一家三口的积蓄就在这短短两个月就剩这一点了。
只不过还好把原主花费高价进的书被背回来了,等把这些书售卖了,就能维持资金周转。
一想到这里,王恒便又站起来,走到书架前,看了看架子上的书,发现上面还是以儒家经典和字帖为大头,但是这类书籍又并不是十分好售卖,只不过还好原主并不是一个傻瓜,也进了一些志怪和庸俗之书,这类书是十分热销的,正好把这些书售卖了,再进一些便不会饿死。
王恒坐了一会儿,便起身推开了书店大门,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发现已经到了七八点了,然后便看到了热热闹闹的街道:
街角处人山人海的西施豆腐店,
几十个趁着早晨从其他县城逃难来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
街角处新开没多久的西洋馆以及那美貌的店主女儿。
街道上有一队从城外进来的,穿着军装背着枪骑着高头大马的军队。
还有一群打扮的十分时髦的富家大小姐。
以及一群身穿短打,手带刀具的三教九流。
王恒又觉得这个世界与之前的世界似而非是。
正当王恒准备做些什么的时候,肚子突然发出了响声,便想到自己已经大半夜没有吃东西了。
于是便去一家包子店买了一笼包子,准备边走边吃,吃完之后便快速的回到了店里。
王恒一回到店便从书架上拿了几本志怪类小说,仔细的阅读起来,便沉迷了进去,没一会儿就看完了,于是又起来拿了几本,也许是因为自己是个穿越者的缘故,便十分想了解鬼怪志异之类的知识,以及想办法修炼自身所在的天罡三十六变。
没过多久,王恒变听得有人敲门上来买书,余是起身给他拿了他所需要的书。
过了一会儿,突然一个行色匆匆的中年人走进了店,对王恒说我托你进的书呢?你进到没有?王恒回答道:说到了我现在就拿给你。
中间人拿到书后对王恒说:你下次去书场购书的话,便帮我在多购几本同类型的书。
王恒回答道:好的,可以。
因为一会儿便来了两个客人,所以王恒便把自己正在看的书收了起来,准备等关门了再看。
过了不知多久王恒便看到天已经黑了,便收拾了店铺关起了门。
仔细了盘算了一下今天的收入与支出,发现今天售卖最多的是志怪类和庸俗之书,二者总共售出三十余元,扣掉购书所花费的二十一元,发现赚了十几元。便打算明天早上去书场,再进购一些此类书籍。
就在这时,王恒突然听到了敲门声。
推开门发现外面是两位和王恒年纪差不多的人,一看脑子里边浮现起了两个人的记忆。
一位是之前带着王恒去勾栏听曲的人而且还是采购《玉蒲团》的人叫做林华龙。
另一位便是天天带着王恒去豆腐西施和西洋馆等地方的人叫做刘多鱼。
二人一进门便是的王恒,哥哥来看你了,今天带了一些吃食和酒,让我们不醉不休。
然后二人便你一唱,我一和地走到了屋里,搬起了一个小凳子坐在木桌旁边,然后拿出了几种菜品和几瓶酒以及像饮料的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而后便招呼着王恒过来一起吃啊,林华龙起身拿着酒给三人各自倒了一碗,三人便在一起,吃喝了起来。
林华龙和刘多鱼讨论了起来,王恒离开这段时间,哪家姑娘漂亮,哪家姑娘出嫁了?
不一会王恒也加入了其中,三人先是谈论哪家大小姐漂亮?后面又谈论起了神州天朝的动乱以及各大叛军。
然后二人便问王恒此次离开县城去省城,有什么感觉?省城里的姑娘是不是比县城里的要漂亮好多?你有没有体验过?
王恒连忙答道:省城里的姑娘确实比我们这里要漂亮一些,至于去体验吗,因为时间不充足,来往匆忙也没有机会体验。准备等下次去再试试,两位哥哥,要不我们下次一起去。
林华龙和刘多鱼连忙拒绝起来。
三人有说有笑的吃了大半个时辰,然后林华龙又把桌子上放的三个瓶子给打开,说我们给你带了一个好东西,这个东西饭后喝两口赛过活神仙!
王恒便拿出了其中一瓶闻了闻,感到整个人都变得放松了许多。
二人看到这一幕,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来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神仙的感觉。
于是王恒便拿起了其中一瓶喝了起来,感觉整个人都羽化登仙了,爽极了。
并问到二位哥哥这是从什么地方买来的?
林华龙回答道:这个可是从西洋传过来的洋玩意儿,一般人可买不到,就这几瓶还是我托了人出高价才拿到的,今天正好听闻你回来便拿出来让大家一起体验一下。
三人喝着喝着便又讨论了起来,先是聊时事政事,后来不知道怎么了,慢慢的扯到了神仙志怪上面,王恒便发现两位哥哥对这方面了解的很多。
于是便请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