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人际关系和肢体语言(1)
第13章人际关系和肢体语言(1)
我们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但却可以主宰自己的行为。——本杰明·迪斯雷利
无论你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爱人、商业伙伴还是陌生人,清楚地领会肢体语言的各种含义,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状况,并有效地交流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与特定的人际关系相关的非语言动作。
在阅读以下内容和建议的同时,请尝试着回想一些你与自己的孩子、爱人、商业伙伴以及其他人之间的非语言交流行为。思考一下,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你的身体语言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然后想一想,使用什么样的技巧来提升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父母和孩子
出生的头两年,婴儿基本上靠声音和父母进行交流。当饿了、尿湿了或者感到不舒服时,他就会大哭或尖叫,直到父母作出反应才会停止。当婴儿逐渐长大后,就开始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并形成了各种表达情感的肢体动作。
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手势、表情和姿势,因为这些动作有时是发现孩子遇到问题的唯一线索。下面我们将介绍小孩子在交流正常情绪(如愤怒、害怕、快乐等)时可能会使用到的一些肢体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有些姿势在任何年龄段的小孩中都能看到,而有些只在青少年或年龄更小的小孩中出现。通常,年龄越小的孩子,表达情绪的肢体动作越明显。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心智逐渐成熟,他们往往趋向于采用一些隐晦的姿势。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结合你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对孩子各种行为的掌握,来解释孩子的所作所为。比如,用力关门的动作可能代表着他出去和朋友玩的兴奋心情,但反过来,也可能表示愤怒和沮丧。
表示愤怒的标志
身体僵硬
流眼泪和发怒
愁眉苦脸或表情烦躁
转头背对着你
用力关门
表示害怕和不安的标志
吸吮拇指
黏着你
双臂交叉
肩膀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僵硬
脸部表情呆滞
表示高兴和自信的标志
微笑或大笑
轻松随意的身体姿势
谈话时与你站得很近
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
天下所有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控制和平衡各种不同的情绪。孩子有时会感到害怕和愤怒,有时会体会到开心和快乐,最好的状态是达到两者平衡。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的消极的肢体动作比积极的多,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忽视这些标志,要想方设法找出引发孩子消极行为的根源,帮助他学会积极地处理害怕和愤怒的情绪,以使他享受更多快乐、幸福的时光。
夫妻
由于某些原因,大多数人很难正确解读身边最亲近的人,即使他们大体看上去很默契。人们总是将彼此间的亲密关系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便忽视了那些无声的交流。
在此,我们强烈建议,无论你自认为多了解自己的配偶或恋人,都必须耐心倾听对方把话说完,并仔细观察对方表现出来的肢体动作。因为肢体动作通常比言语更能透露真情实感。很多婚姻问题咨询师说过,大部分婚姻问题源于双方交流不畅。所以,耐心倾听和认真观察对于维持一段长久美满的婚姻非常重要。
20世纪80年代,日本妇女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对丈夫的不满,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丈夫下班回到家后,通过观察家里花束的摆放情况便可以推断出妻子的情绪,并进一步考虑应该如何应对。
下面我们将列出一些爱人之间表达爱意和愤怒时可能会用到的动作。在揣摩这些动作的同时,请记住,有些人可能更喜欢表露自己的感情,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当一个人将手臂搭在妻子身上表达爱意时,对方可能会采取更多微妙的动作,比如在他说话时倚靠着他。
此外,人们在表达不满和愤怒时动作各异。你可以根据自己对爱人的了解来帮助自己正确理解对方的行为。
表达爱慕之情的标志
站着或坐在你旁边
和你说话时靠近你
握着你的手
将手臂环绕着你的肩膀
经常触碰你的手、手臂或肩膀
经常跟你进行眼神交流
表示愤怒或愤恨的标志
态度冷漠、沉默不语
转头背对着你
与你保持距离
嘴唇绷紧或撅嘴
双臂或双腿交叉
愤怒地摔门
就像不可忽视小孩子的愤怒行为一样,爱人表现出的生气、烦躁的动作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通过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你将能够以一种及时的、富有建设性的方式重建你们之间的良好关系。
社交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