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雪赋
寥寥百字便是祝琴荒诞的半生。
沉默良久,顾彦时还是打破了静止的画面,“她说的山神应该就是窫窳了?”
罗静怡倒很冷静,“不管这个,记事本上没有写吊魂回来的方法,邱省长是不是回不来了?”
回应她的是孟夏生硬的语调,“继续找找看。”
地宫不大,东西也简单,他们一致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墙上的字画当中。
除却钦原的画像,居中是一篇南宋文学家谢惠连作的赋。
“《》。”安达轻念道,“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
该赋通篇有好几百字,安达念了几句,便没有继续往下。
何队长在一旁感慨,“乖乖,好多字我都不认识类。”
倒是姜锦棠几乎都认识,于是接过棒来,“若乃玄律穷,严气升……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
“等等!”黎洵突然打断,伸手往墙上找去,“姜锦棠,你刚刚念的那句在哪?”
姜锦棠还没见过黎洵如此急迫的模样,被唬了一跳,倒是安达一直盯着《雪赋》知道念到了哪,于是往刚才断句处一指。
“对,就是这个,昆山。”黎洵的眉头不自觉拧了起来。
古时的昆山不用辗转推敲便会让人联想到昆仑,而大祭司欲“寻山”,他们推测的也是昆仑,这不会是巧合。
想到这,他的手指往前挪了几步,转头看认真盯着他的顾彦时,“顾彦时,查一下烛龙。”
山海经里神兽众多,黎洵不能一一了解,便准备靠万能的手机知识库。
孟夏却摆手,“不用查了,那烛龙也是人面蛇身。”
刚掏出手机的顾彦时又顺势放回口袋。
“怎么那么巧,窫窳是人面蛇身,烛龙也是?”姜锦棠觉得自己的脑细胞都不够用了,怎么有如此相似的物种。
黎洵也愣住了,然后冲顾彦时一点头。
刚熄屏的手机又被打开,顾彦时哭丧着脸,“没信号。”
看大家眼神一致望着自己,顾彦时无奈往绳梯走去,“我爬上去看看。”
等顾彦时只露出半截身子时,罗静怡挪步到那钦原身旁,“那金甲虫真是九目?”
孟夏看包的严严实实被自己黑链捆缚住的外套小包裹,失笑道:“忘了还有你这个小家伙了。”
金甲虫被放出,罗静怡瞧见那小小的身躯上确实有九只圆溜溜的眼睛。
“还真有啊。”姜锦棠凑过去看了一眼。
孟夏将它往那鱼缸中一扔,拍拍手看罗静怡,“怎么突然关心它有没有九只眼?”
“也只是奇怪九这个数字,有说法是‘阳极为九,万物始更’,我也只是突然想到罢了。”
九目金甲也许自带一定万物始更的灵气,却被用来喂食可使人再生的钦原。不知为何,孟夏想到了自己幻化魅以食识珠的行为,有些心虚,避开了这个话题。
楼上传来嘎哒嘎哒奔跑的声音,紧接着就是顾彦时的大嗓门,“终于查到了!”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看顾彦时下来后一脸求夸奖的表情,姜锦棠快速上前——拿过了手机。
“关于烛龙的说法挺多的,一个说法是烛龙是天界昆仑山中负责太阳,月亮光明的神;还有一个说法是它是钟山之神,在那高举一根火炬照亮那钟山之境,又称幽都大地,也就是我们现在人说的冥府。”
手指又往下翻了翻,姜锦棠惊讶道:“这个说烛龙也负责口含火精照亮昆仑的玄圃,那玄圃可是神仙的居所,黄帝的下都啊。”
黎洵将手机拿过看了一眼,问顾彦时:“你还记得你刚刚查的窫窳死了两次,而黄帝命大巫复活他吗?”
前后间隔不过一两个小时,顾彦时当然记得。
看他点头,黎洵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也许第一次死亡的窫窳其实是烛龙,所以黄帝才会情急得让大巫救活他。”
孟夏顺着他的猜想往下,“有一种可能是有人阻挡了他被复活的道路,第二次醒来的不是烛龙,所以黄帝才会命后羿杀了他。”
“我的天。”顾彦时发出感叹。
罗静怡也被这种想法震撼到,“那真正的烛龙就是大祭司?”
“是不是等我们找到他就知道了。”
安达迟疑着开口:“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怎么把他从省长的身体中引出。”
孟夏走到鱼缸前,背着手贴近那钦原,“引出干嘛?带他去昆仑好了。我猜,一切的答案都在那里。”
还不等大家有反应,她的手指摸上黑链,弹出明明静谧却尖锐入耳的梵音。
钦原很快缩成一个小点,宛如冰玉的识珠就躺在了她的手心。
“走吧。”她回头道。
顾彦时愣住,“就走?”
孟夏已经往洞口走去,一句嘀咕自她口中传来,“我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他不回昆仑留在这里的目的。”
顾彦时马上被吸引了注意力,脚步不自觉跟紧,“对哦。如果他要回昆仑,应该直接顺着洛河走,现在他留在城市里算怎么回事?”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此时大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找到大祭司。
房门打开时,阿萝正用最底下的一根钳子无聊地扒拉着门槛旁的小洞,眼睛却坚守岗位紧盯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