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日月同辉 - 以身入死局 - 随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以身入死局 >

第1章日月同辉

九月,成都街头。

栖云民宿坐落于离景区三公里之处,是一个二进的院子。内庭有一银杏树,树桠高耸,树影婆娑,树下有一石桌,桌上黑白厮杀,正是泾渭之争。但再一细看,然执棋者唯有一人。

西厢房的门被人从里打开,顾彦时拿着一听可乐走过来,随后在下棋者面前轻轻一晃,在对方摇头后便在旁边落座,双腿呈八字形,看起来不甚优雅。

“洵哥,姜家的人到底来不来?”顾彦时看着棋子,眼神发虚,一看就是神游天外。

“已经第三天了吧,这姜家也太不守时了,明明是他们牵的头。要不我们下午去太古里转一转?听说那里随便一走都能看到俊男靓女。”

石桌前男子正摩挲着棋子,靠下意识接话,“还是别去了。”

顾彦时看对方手上动作不停,起初没反应过来,后来觉得不对,自己这是被讽刺了不成。

他像只昂头的公鸡霍然站立,“洵哥,你37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冰冷的话。你看看我,不说比肩金城武,好歹与彭于晏也有七分相似吧。”

看着就差开屏展示的顾彦时,桌前男子终于抬头。此人挺鼻薄唇,眼窝深邃,整个人透着一股桀骜孤勇的劲儿,就像蛰伏的野兽,有种随时会亮出利爪的危险性。

“不过洵哥你确实有资格这么说。”顾彦时再次坐下,语调变沉,对于黎洵的颜值,他是服气的。

黎洵默默摇头,知道顾彦时曲解了自己的意思,他不过是不喜欢太热闹的场所罢了,不过也没必要解释,搭伙吃饭,谁也别太认真。

“把行李收拾一下,我看这姜家也快来人了。”黎洵嘴角微勾,似有讽刺。

顾彦时作抬手状,不无疑惑,“洵哥,你怎么知道?他们联系你了?不是说三大家只有老祖才能通信吗?”

黎洵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双臂,慢悠悠解释,“熬过鹰么?”

顾彦时瞪眼,“七天七夜不睡觉那个?”

黎洵热起了身,“现在不兴那个,你只要比鹰更有耐性,它的野性就没了,以后你指哪去哪。”

“乖乖,这是把我们当鹰了?”顾彦时啧啧不已。

“出来吧。”

话抛出去的同时,黎洵动了,只是一个利落的翻越,东厢房的门霎时大开,一蓄着短须的精壮男子宛若豹子般从门边溜了出来。

几乎同一时间,两人右拳便已对上,双拳相碰的一刻,黎洵左手绕至男子肩膀处,在对方闪躲时快速出拳打至对手胸腔部位。对方闷哼一声,却很快用脚旋踢而来。

手里还拿着半听可乐的顾彦时看着拳拳到肉的两人,内心感慨——这是动真格的了,犹豫着要不要来场直播赚个人气为以后转行做准备,却见两人停了下来。

就这?我还没看够呢,恍惚中有人撤回了一个嘉年华,定神一看,嘉年华没有,人倒是有一个。

黎洵手抚了一下被打皱的衣袖,语气不善道,“‘活儿’是你们接的,想翻锅的话那把差旅费结一下,我们这就走。”

门内的人闻言走了出来,是一个丰腴婀娜的年轻女子,她未语先笑,声音带了三分甜,“季青,我就说三叔父他们出的是馊主意吧,非要说测测黎家小辈有没有能耐,一眼就让人识破了。”

继续上前几步,“没有你们斗爷,我们这些偃师可毫无用武之地,小哥哥你说是吗?对啦,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姜锦棠。”

“黎洵。”

“季青。”

顾彦时赶忙自报家门,“顾彦时,芳草长彦,顺天应时。”

姜锦棠随意地看了他一眼,“这位小哥看着有点年轻啊,下过锅吗?”

顾彦时来之前被自家长辈紧急科普了一番,知道他们这趟来是倒斗的,老一辈叫下锅。但他在前二十年根本不知道家族是靠这个起家的,更何况参与,于是老实摇头。

姜锦棠心想黎洵真倒霉,带了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估计是旁支硬塞进来的,看来这黎家凝聚力不行啊。等这趟活儿干完高低得告诉老祖一声,这事儿她爱听。

“那祝你第一次下锅愉快。”

顾彦时不知道为什么闻到了一丝看好戏的味道,他想,自己可不是什么都不会的菜鸟,自己到时可要好好表现,让这个看轻自己的女人刮目相看。

黎洵不管旁人心里的小九九,他不想浪费时间,直接开口,“这次为什么没叫杜家?万一碰到了那东西,你我可没办法。”

顾彦时,“碰到啥?”

姜锦棠捂嘴笑,“黎洵你说那么隐晦干嘛,这里又没有别人。魂魄就魂魄呗,又不是没见过。”

“”

“杜家联系不上。”一直没出声的季青解释道。

“两家老祖都联系不上?”顾彦时讶然。不应该呀,听自己老妈说,以前下锅都是三家一起派人的,这次轮到自己怎么就只有两家了。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黎洵眉头细微地皱了一次,“你们有了对付的办法?”

“喏,老祖给了几张符,是以前杜家老祖亲自画的,应付一般的小鬼足够了。”

黎洵点头,“那出发吧,加个好友,地址发我。”

“别急,我摇个人来。”姜锦棠故作神秘。

被摇来的是个老者,干瘦佝偻,不说话时像个乡村野夫,一张口却思路清晰,就是带着浓浓的旧时代气息。

他拿一双眼在几人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定在黎洵脸上,“我奉姜家老祖之命洵山傍水而居,四十年间已发现灵冢三处,如此有灵气的倒可谓百年难见。诸位,此去凶险,万望珍重。”

黎洵几人已回到屋内,他示意老者落座,“先生贵姓?好歹给递个门坎?”

老者点头,“鄙姓袁,祖上是做金点的,八行切金皮彩挂、平团调柳里排行第一。解放后,小人略习堪舆之术,为姜家寻冢鞍前马后,也算没有辜负老辈们传下来的手艺。”

原来是看相算命的风水先生,怪不得能“闻”到灵冢味。

相传西汉广川王刘去好掘冢,尤喜王侯贵族之冢,平生所掘之数多达百起。然其中尤以“灵冢”最为诡异,所陪葬品也最为稀有珍奇。

比如《西京杂记》所记载刘去所掘之魏襄王冢,云母床上有两尸,肌肤鬓发亦如生人,此便为“灵冢”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