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有钱人
第36章,有钱人
“原来你还是会笑、会说话的呀?我还当是个哑巴呢?来吧!我们来玩皮球吧?”说完不再纠结这个话题,一溜烟东奔西跑的玩起他手中的篮球来,还是篮球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些。且说那边的江父几兄妹们,早重新请了真道士选好日子,定在九月六日的来客,七日早上出殡,这日正好是阴历的八月七号,是个礼拜天,孩子们都不用上学,当天来客,晚上作夜行礼。
那小童氏的大门前也挂好了白色的对联,棺材前插上了香,香两边一对纸糊的金男玉女的童子,两童子中间放着雨燕奶奶的遗照,是一张非常年轻亮丽的少妇黑白照,农村人条件有限,这张照片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照的?非常年轻美貌,青春洋溢!
真是岁月不饶人,这么亮丽的少妇,在死的那一刻,也是形将就木,奄奄一息,与那风中残烛毫无所差。
几妯娌姐妹正在房屋内准备孝帽,大人的通常都是八尺左右长条形状的白色头巾。小孩子的,比喻雨燕她们的,就只有四四方方如一条手帕大小的一块白布,直接盖在头顶就称为孝帽。孝孙,如小五他们的,又略微加长加宽些,可以手动加几针,做成帽子的大概形状,不至于稍歪下脖子就掉下来的,就是孙子们的孝帽。至于孝衣,条件有限,江家村还没有看见过有谁家老人走后穿孝衣这一目的,再说白色的衣服,这农村人穿在身上,一嫌不吉利,二嫌不耐脏,不能下地干活穿的衣服,制一身也嫌不实惠。有条件的顶多买一双白色的鞋子,就称为孝鞋,不过这样的鞋子,江村人都说在这三年的孝期内是可以再穿的,所以也有少数人去镇上买过。
几兄弟,特别江父则正在接待同村江姓人,凡是晚辈,成年的年轻男女无不来磕头悲痛一翻的,做做样子后又对童氏的后人劝解一翻,大多是节哀顺变,注意身体之类的话,也没什么新奇的话。
只是这江父,凡是看见有人来磕头就道:“后日来我家吃饭吧!我妈这是最后一回,也不用你们拿什么来,只要人来,我就感激不已!”
众人听后,有只当他客气,敷衍应答的,也有了解这江有运是什么德行,连连点头的!农村人好不容易有一回好东西可吃的,又是赶在这刚农忙后的季节里,不用出一份随礼钱,谁不想解解沾在身上不知有多久的馋虫?不来哪才是傻瓜王八蛋呢?再说这江有运是出名的“有钱人”,自己不来自有人来。
雨燕的大姑和小姑只当自己的弟弟说客气话,再说有谁好意思一分钱的不花就来蹭白食,只有不远处的江母却是清楚明白,这村里许多人都是做得出来,还有这傻丈夫的“有钱人”名声是出名的,别人又看他是工作人,还以为捞了多少金回来呢!不来占便宜才怪!?
待看无人的时候,一旁坐立不安的她总算腾出空来,拉住自己丈夫的衣袖就道:“有运,你凡是看见一个人就叫他们来吃饭,到时该准备多少桌椅都是不够坐呀?还有这办桌子的酒菜钱,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手里就这几个钱够用吗?”
这江父闻听此言,露出不屑的眼神,很想说一句,你手里不是还有钱吗?想想不妥,就甩开袖子道:“这么多人?拉拉扯扯干什么?再说我早就按排好了,已经去请了镇上最好的江厨子来为我们办酒席,他还自带桌椅和碗筷,还有帮厨打下手,端菜招待客人这些繁琐的事,不用你操半分的心,急什么?”
原来这镇上的江厨子也是从这江村走出去的,在镇上开了一个专门给别人办红白喜事的包揽差事,做的时间一长,就红火起来,现在已经在镇上买了地皮做了新房,日子过的滋润了,身子也跟着他滋润发福起来,一米六几的个子,却有一百八十多斤的肉。
江母过了半辈子的勤俭日子,明明是在担心钱不够的事,却被丈夫理解为太忙碌的问题,又劝道:“还请什么帮厨呀?不要钱吗?那天正好是星期天,让几个孩子来端菜上桌就行了。还有就是再请人做饭,也没有你这样见人就让人来吃白食的毛病呀?哪得出多少酒席钱?你也不算算帐,好像是从哪里发大财回来似的?”
江父听自己婆娘又说到钱的事,眉睫都皱褶到一堆了,极其不耐烦的道:“哎呀!你一天到晚钱、钱、钱的,不还有姐和妹几个人帮着一起出的吗?”
江母听后,叹出一口浊气就道:“除了小姑家富裕一些,你看谁有那一份财力,一下子请全村的人来吃饭的?再说小姑也不容易,娘家本就是她的拖累,一下子要她拿这么多的钱,她为了咱妈也不会有意见,可是她的夫婿和婆母都是在这儿的,总要听他们几个的意见呀?你难道想她回家后就和家里闹起矛盾来,咱村怎么的也有二三百号人,再加上孩子还要另算,你以为只煮一锅稀饭招待大家就行吗?”
这江父听自个老婆这样分析小妹在家的窘境,想想小妹有可能回家后就被训,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模样,又想想几百号人张嘴来吃饭的情形,忙就后悔了,才松口道:“好了,我知道了,是我考虑不周。”
果真江雨芬说的不错,还真是个只懂得维护心疼自个兄弟姐妹的人,却不知如何疼宠老婆孩子的人。
且说这江父听了自个婆娘一顿的分析劝解后,果真不再见人就叫来自个家吃饭,这一页总算是被江母巧妙的揭过去了!她心中悬挂着的石头也总算落地了!不再怕它砸到孩子、砸到自己!几孩子也不用受那无妄之灾,被父母意见不和而受到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