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横生枝节 - 相思尽长安 - 北青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相思尽长安 >

第161章横生枝节

第161章横生枝节

赵君顾和如意顺着来时的路,慢慢悠悠地往回走去。钱赵两家一家做丝绸生意,一家经营古玩字画,所以对于农桑方面的事情顶多只算是明白一点,但是其中的玄机和要点,除了知道一点理论上的东西,别的还真是一窍不通。无忧村中比起一般的乡村田园,又要多一份与世隔绝的仙气来,整个村子似乎都有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日光柔和,四处芬芳。

还未走到村长家中,刚刚到了村头的一棵大榕树下,就瞧见了昨天的那个叫做宋恩泽的小姑娘,如意看着她十分欣喜,连忙凑了过去。

“小七,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如意忘记了自己刚爬过悬崖,身上的衣服蹭了不少的灰尘,就蹲在了小姑娘的面前。

“咦,漂亮姐姐你怎么也在这里?我在等阿娘,阿娘去田里摘柿子去了。”小姑娘扑闪扑闪着长长的睫毛,向如意说道,说完又伸出细嫩的小手去擦如意脸上的灰尘,“姐姐你的脸脏了,看着不漂亮了,嘻嘻。”

“啊?”如意偏头瞪了一眼赵君顾,想起刚刚回来的路上,他时不时地就隐隐想笑,想必也是因为自己脸上的灰尘吧,看到了又不告诉自己,赵君顾的心眼儿真是太坏了!

“这下干净了!娘亲!”小姑娘刚刚说完,她的母亲就从不远处的地里走了出来,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很温柔的妇人。而宋恩泽也跟着跑了过去,扑在了她的腿上。

“囡囡,这两位就是昨天下午来到村子中的客人吗?”妇人一手牵起小姑娘的手,另一只手的腕间挎着一个装着红艳艳的柿子篮子,看着如意他们的生面孔,也就了然了他们的身份。

“嗯!”小姑娘用力的点头,又看向如意,“她就是那个昨天夸小七可爱的大姐姐哦。”

“嫂子您好。”如意被小姑娘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妇人的年龄不算得中年,在称呼上也比较烦难,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年轻一点的叫法,虽然小姑娘叫自己大姐姐,她可不能跟着就把人家的娘亲叫了婶儿呀。

“看样子你们还没吃午饭吧,正好跟我们一起回家,吃两口农家饭吧,囡囡也喜欢你们,聊聊天也好。”妇人其实倒无所谓称呼,村子里面一般都互相叫名字,年纪大一点的才加点尊称。但女人都愿意年轻一些没有错,如意这般叫她,她心里自然也是有些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感觉。

如意和赵君顾相视看了一眼,最后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你们了。”

不说不知道,让妇人一说,肚子还真有点空荡荡的感觉。从早上到现在,折腾得也够久的了,村里的人都热情好客,如意和赵君顾也不好推诿,再者他们也确实饿了,这时候拘谨反而是死要面子的愚蠢行为,面子是当不了饭吃的。

妇人领着他们到了家中,一路上小恩泽都和如意的格外亲近,这种亲近让如意有些怀疑自己身上是不是有那么一种特质,特别招小孩子的喜欢。从前还在沈家的时候,绿萝经常会领着一群小孩子来到沈家,这群小孩在和如意都玩的格外的好。

小恩泽的父亲看到来人是如意她们也很高兴,小恩泽的母亲把新摘的柿子全部洗干净放在了桌子上,让他们几个吃。小恩泽趁着她娘亲去做饭的时机里,也拿过了一个柿子开始吃,但是她的手小嘴也小,吃个柿子却吃得满脸都是柿子的汁液。

“小七,看你吃的满脸都是,像个小花猫一样。”如意拿过了放在一边的干净手巾,把她的小脸擦干净,“呐,我把柿子给你掰开成两瓣,你一瓣一瓣地吃。”

“可是柿子被掰开之后感觉没有整个的好吃啊!”小恩泽嫌弃地看着被如意掰成两瓣的柿子,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如意,里面充满了委屈,像是如意做了一件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

“这个……”如意光想着怎么方便让她吃了,但却忘了小孩子的脾气是最难琢磨的,万一小恩泽不乐意了,哭了怎么办?小恩泽的爹娘正在厨房做饭,要是把人家的女儿逗哭了这叫什么事儿啊!如意尴尬地看着赵君顾,意思是你说怎么办?

“这个柿子要掰开才好吃!你看,我也喜欢掰开吃。”赵君顾变掰开手中的柿子送到嘴边咬了一口,一边看着如意不知所措的样子不禁在心中乐了,朝她一笑,也有你搞不定的时候。

“大叔你不要骗小七哦……”小恩泽抓起了被如意掰开的柿子,准备放到嘴边,一边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赵君顾。

“骗人是小狗!”赵君顾听到大叔脸有点黑,但是又不好在小恩泽面前表现出来,想起从前楚梅雪也叫过他大叔,赵君顾不禁皱眉沉思,我看起来就真的那么老吗?咱是才二十三岁风华正茂的小青年啊!

“嗯……”说话间,小恩泽已经重新抓着柿子在吃了。

如意偏着头在旁边将笑未笑一看就是一副在憋着笑得表情,赵君顾他又被叫了大叔,哈哈哈!

“快吃柿子吧,宋哥他们快要做好饭了。”赵君顾的脸更黑,这丫头就会在这种事情上得意。

如意闻言举起了一个柿子闷笑,看着小恩泽正以一种大惑不解的眼神看着他们之时,连忙端正态度,将手中的柿子也掰开成两瓣,慢慢地送入到嘴中。

柿子的味道甘甜,如意忍不住又多吃了一个,等到两个柿子下肚,宋嫂就过来叫他们去吃饭了,米饭带着浓浓的香气,菜也带着清香,如意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柿子吃得有点多了。

午饭过后,又在宋家闲聊了一会,才又回到了村长家中,如意和赵君顾开始研究如何度过村子和西华山中间的那条深涧的事情。深涧其实并不深,后来去探查过后也发现两边的悬崖相隔的距离也不是很远。赵君顾想可以架出一座拼装的木桥来,一来可以先到对岸去看看状况怎么样,二来也方便在他们走后村里人可以将这座木桥拆掉。

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意和赵君顾受到了村里各家人的邀请,东一家西一家这样度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终于将嫁接木桥的各个部分制作完成。当然,做东西的人自然不是赵君顾和如意,而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帮他们做的。这十来天的时光如意他们后来回忆起来,觉得经历的这段时光,当真算得上是他们这一生中最为无忧无虑的时光了。

村子里的水稻开始抽穗,变黄成熟的季节也不远了。《诗经》里面有句诗这样写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而这里特殊的气候让这里的稻子成熟的时机,要比中原稻子成熟的时机要早一些。如意看着稻田里翻滚的碧浪,蓦然想起以介眉寿这四个字来,赵君顾跟她说过,村里的人比较长寿,她也希望这群善良朴实的人能够长寿安康。

有时候以为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反而是另一个开始。

如意和赵君顾正要去深涧边上开始搭桥,这时候一件他们未曾预料的事情发生了。正如村长梁伯所说,或许无忧村始终逃不过命定的劫难,而这劫难正是作为外来者的如意和赵君顾带来的。

一个霞光满天的傍晚,村子中有人偷偷地出了村子。最开始村里人没有太过在意,只以为是早上出门了还未回来,但是一直到晚上,这个人都不见回来。他的家人才开始找他,这个人,正是如意他们来到村子的那个下午去村长家请梁伯过来的那个青年人。

大家将村子里大大小小的角落都找遍了,却还是未见那个青年人的踪迹,最后在止行山下发现了有人上山的影踪。

止行山名曰“止行”意思就是不要让村子中的人上山去,而六十多年前的事情过后,村民们确实渐渐忘记了山的那一边秀丽的风景,从而很少翻过山头,一边都在山脚下活动。

这次这个青年不知抱着什么样的想法,瞒着家人和村里人,偷偷翻过止行山去,了解了大概情况之后村长梁伯组织了几个青壮年一起到山的那边去查看情况。赵君顾不放心也跟着过去看了一下,查看过后,发现这个青年留下的踪迹到了山洞的洞口。显然他已经顺着这个地方的清溪出了山洞,到了外面去。

赵君顾这时候为这个青年的安危担心起来,他和如意之所以放弃原路返回的计划,就是因为外面有很多的西夜军,他们再这么出去很有可能直接就被西夜的人马所擒获。

现在这个青年偷跑出了村子,他虽然也担心他会把自己和如意的行踪泄露给西夜军队,但是更担心的是他们会为无忧村引来劫难招致灾祸。在这个村子里呆了这么些天的时间,他也甚是喜欢这个村子,他不希望他的无忧与安宁遭到破坏。

如意看着赵君顾皱起来的眉心,她心中也不好过,这个青年到底跑到外面干什么去了?又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