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打昆明吴三桂托孤
第162章打昆明吴三桂托孤
接续
幸喜吴应熊给吴三桂生了一个二孙子吴世藩,此时年方十六,数月前大婚刚完,吴世藩性格张扬,争强好胜,颇有武将风范,吴三桂自然青睐有加,早早被立为太子,只是娶了郭北图的女儿后,吴世藩一时沉迷温柔之乡,与之前的吴世藩大相径庭。
吴世藩随吴君峰直入前厅,此时吴三桂已回到前厅坐好,厅内除了陈嵩几个人外,已别无他人,吴世藩跪地请安,吴三桂上前扶起,望着弱冠孙儿,不由老泪纵横,冲吴世藩说到:“汝父及汝兄惨遭虐刑,皆因朕起,朕心如失血,直如割朕股肉,痛彻肺腑,汝身为太子,又将面临国破家亡,江山不保之窘境,朕心难安,听爷爷一句劝,以后不得再张扬,忍气吞声,莫再提我吴三桂。”
吴世藩神情顿时一愣,面露疑色,问到:“爷爷,此话从何而来?还请爷爷明示。”
吴三桂叹了一口气,道:“衡阳已破,贵阳难守,昆明危矣,危巢之下,岂有完卵?朕欲让吴君峰护送你等离开昆明,从此隐姓埋名,延续我吴家香火。”
吴世藩知是到了家国存亡的关键时刻,幡然醒悟,昂首说到:“国破家亡,大丈夫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岂可弱如鼠辈,苟延残喘,我必与昆明共存亡。”
吴三桂大感慰藉,精神为之一振,吴世藩小小年纪,居然不怕马革裹尸,胆魄如此过人,足以慰藉了,转而却愈发伤感,大周朝眼见气数已尽,吴世藩纵有雄韬伟略,却已无用武之地,这让人情何以堪?不由心头暗悲。
吴世藩见吴三桂不说话,唤道:“爷爷找孙儿就为此事?”
吴三桂神思恍惚,似猛然惊醒状,道:“对了,爷爷还有几句话要和孙儿交待。”
吴世藩道:“爷爷有话尽可讲来,孙儿洗耳恭听。”
吴三桂道:“爷爷本想将大周江山传给你,不想老天爷不容,只给孙儿留了这块蛋丸之地也将不保,孙儿有胆有识,他日必成栋梁,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爷爷想让你和叔叔带着家眷,及早出城,以免遭涂毒,切记不可入湎,当遁入深山,方可续我吴氏香火,我会让吴君峰跟你们一起走。”
吴世藩猛地退后一步,圆睁双眼,道:“爷爷,你说什么?孙儿岂是贪生怕死之人?更何况杀父之仇,岂能不报?爷爷忒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孙儿只要一息尚存,大周朝必存。”
吴三桂突然涕泪橫流,心内翻江倒海,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可怜了一个好孙儿,大周朝倘若尚在,假以时日,必不逊于己,可惜,可惜生不逢时,大周朝又时运不济,致使孙儿无用武之地。
吴三桂强忍住眼泪,道:“孙儿,爷爷老了,没能将江山传你,让孙儿眼睁睁看着大好江山和前程拱手让于他人,爷爷对不住你和你的爹爹,唯一的心愿就是保全吴家的血脉,你还年轻,千万不可鲁莽。”
吴世藩傲然说到:“爷爷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却太也消沉,有世藩在,昆明城就在,爷爷大可放宽心。”
吴三桂摇了摇头,叹道:“咳,大势已去,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孙儿不可逞强。”
吴世藩道:“孙儿虽尚年弱,但绝不将昆明城拱手他人。”
吴三桂急道:“世藩,听爷爷话,及早出城,方可有一线生机,清廷大军已势不可挡,快快出城。”
吴世藩道:“爷爷不要再劝我了,我誓与城共存亡,速让叔叔带家眷出城。”
吴三桂长叹一声,道:“好吧,速速将你叔父叫来见我。”
吴世藩转身飞奔到内庭,吴应麒慌忙进见吴三桂,扑通跪倒,颤声问到:“爹爹有何吩咐?”
吴三桂眼望吴世麒,长叹了一口气,脸现厌恶之色,道:“昆明城如若不保,你速随吴君峰带家眷南下出城,寻一个荒僻之处安身,从此隐姓埋名,不可张扬,记住啦?”
吴应麒吓得脸色苍白,急问道:“昆明城真的不保了吗?”
吴三桂点了点头,看着如此胆小懦弱的儿子,不由心内忧思重重,让吴应麒带家眷逃走,实难保一家老小安危,孙子吴世藩又不愿意走,这可如何是好?思虑再三,决定再次召见吴君峰,他要拢住吴君峰的心,毕竟托孤一事,事关吴家血脉。
吴君峰急入宫内谨见,吴三桂拉着吴君峰的手,轻叹一口气,说道:“朕知道你有一个心愿,当初你投奔于我,是想让朕帮你报杀父之仇,将满人赶出关外,可惜朕没有帮你完成这个心愿,让你白白跟随我多年,朕也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结果,你不怪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