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第443章 王辞华看到,远远就停住了,低头恭敬站在那里。
等着凤临王继妃走过,王辞华才抬头,却听得一个声音道:“三小姐,明日进宫看戏,可记得来。“
待王辞华一愣,转头看去,凤临王继妃已经走远了。
看戏?看毛戏,谁不知道宫里的戏都有规矩,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处。而且,王辞华近来只看听书。为何要去宫里受众人检阅呢?王辞华耸肩,她才不愿去呢。
“你要去。“长公主不容她辩驳,就开口说道。
“我真不想去。“王辞华无奈道。
“你以为这只是凤临王妃的主意吗?宫里几位怕都是想要见见你。“长公主难得耐心解释道,“你既然中意凤临王世子,便是要习惯出入宫廷,除非你改主意了?“
王辞华只是欢喜陆临江,却不想要复杂的生活。虽然两人已约定将携手天涯,可是怕还要经历磨练才能成事。
“何况凤临王世子怕是早与人通过气了,你便是他执意要娶的意中人,宫里几位平素闲着,好不容易能瞧热闹了,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长公主无奈说出宫内贵人的心思。其实,她也颇是想要瞧瞧热闹,只是主人公不是自己的义母更好了。
王辞华一想,也只能应下了。
长公主闻言,眼睛一亮,大声唤道:“赶紧将华衣阁的周掌柜请来,还有蝶舞轩的陈掌柜。衣裳和首饰都要找现成的。“长公主又仔细看了看王辞华的脸庞,惊呼道:“对,对了,还有胭脂铺子的武掌柜。“
王辞华赶紧按住长公主,阻止道:“义母,别了,我有衣裳首饰,不必另行置办了。“
“你那些衣裳都太素雅了,不够喜庆。“长公主才不会放过难得的机会呢。他们这一辈子的公主,可真是太无趣了。生活富硕,身份尊贵,无人敢逆其意。而且,云丰朝国泰民安,国强军强,也不必公主们去和亲了。
“……义母高兴就好了。“就当是孝顺长辈了。
王辞华被摆弄了一下午才能回王家,除了王家的马车,后面还跟着一辆长公主府的马车,里面塞满了衣裳,首饰和胭脂。可见,长公主的母爱有多澎湃,长公主有多爱凑热闹。
次日,王辞华早早就被拖起来了,来者是公主府的大丫鬟蕊儿,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丫鬟,手中均是托着一个木匣子,上面分别是颜色鲜艳的裙袍,华贵的首饰还有最新出,能变色的胭脂。
王辞华顿时无言了,道:“昨日已经有满满一辆马车了,怎么又来这几套了。“
蕊儿笑道:“长公主是思虑周到,连夜又挑了一套,还请王三小姐体谅。“说着,手中也不停,不断指挥各个丫鬟伺候。
辞院的丫鬟在一旁的捂着帕子偷笑着看热闹。小姐也太不爱打扮了,都不像是年轻小姐了,早该有个人来治治了。
这些大胆的丫鬟,王辞华叹了一声,任由蕊儿摆弄。
过了一个时辰,蕊儿才令丫鬟收拾东西,请王辞华上车。
王辞华愣是没敢看到底如何了?花花绿绿的胭脂从她眼前过,王辞华只觉得自己的一张脸如画一般,全是五颜六色的墨了。锈秋却是觉得很好看,不住拉着蕊儿请教,以后每日为小姐这般打扮。
王辞华背后一冷,坚决不从。
马车渐渐驶入宫内,王辞华靠在枕头上闭目养神,而身边的丫鬟却是偷偷透过窗帘往外看,不住惊呼。王辞华对宫中一丝也不感兴趣,若是能选择,她定然是不会进宫的。若是能选择,她宁可生为农家小户之女,轻松又自在。不过,她又笑了笑,真被她生为小户女又如何?怕是反倒不自在,还是江湖儿女逍遥。
田娘是多么快意恩仇呢。王辞华出神地想。马车就停步了,蕊儿请王辞华下马车,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在前引路,一路只开头笑说了几句,就一丝声响也没有了。
王辞华眼观鼻,鼻观口,只当什么也看不见,但一步一动都处处透着规矩。
走过一道门,太监推下,换上一个丫鬟,只微微点了点头,就领着他们往里走。王辞华一行人不知走了几道门,来领路者也换了好几人,最后一位是衣着素雅,但用料考究的嚒嚒。
润儿连忙笑道:“怎敢劳烦桂嚒嚒引路的。“她说着又是对旁边的丫鬟介绍道:“这是太后身边的桂嚒嚒,很受太后器重。“
丫鬟们纷纷行礼,绣秋早是有准备,从衣袖里滑出一个荷包,借着行礼的功夫递交给桂嚒嚒的手里。
桂嚒嚒看了看王辞华,只见她微微抬头,略笑了笑便没有其他动作和言语了。桂嚒嚒在心中直点头,也顺理收下了荷包。
进了最后一道门。王辞华只看到前头的戏台和后面绵连不绝的座椅和茶座,前头依稀可见是长公主与凤临王继妃,以及几位身份尊贵的夫人,中间是被众星捧月般的太后。后面几排是京城有名望的夫人,依次下来便是上回那位活泼爱挑事的小姐,以及王淑华与王辞华了,旁边还有一张椅子是郭郡主的。
不过,听说郭郡主是极不爱看戏的,一般能逃则逃。不像其余小姐,不管想不想来,但凡宫中下请帖,哪里有一个不敢来的。
陆临雪穿得越发奢华,头上的簪花一颤一颤的,见了王辞华也只是冷哼一声,并没有如上回般开口挑刺了。想来是家中已经有所告诫,不过敌意还是无法消弭的。
王辞华默默摩挲着杯盏,一道道花纹看过去,这里最好添一道荷叶纹,手中的触感倒是不错,改日令绣秋也去烧上一套。
陆临雪见她头也不抬,好像根本看不见,也根本听不见,恨恨得离席找凤临王继妃告状了。
那厢桂嚒嚒前来回复,低声将王辞华的言行举止道来。
太后闻言,微微皱眉:“这个丫头未免太懂得规矩了。“语气中是十分的欣赏。
原来,寻常身份不高的小姐听着桂嚒嚒是太后身边颇为赏识的人,总是要讨好几句,望她在太后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就是没有好话,总也不会坏事不是吗?
可是,殊不知此举却是轻贱了自己,桂嚒嚒不是女官,只是太后身边的下人,但能进宫的小姐,再不济也是朝中正经的官员。王辞华此番更是以长公主义女的身份进宫,更是尊贵了,怎么能向一个下人献殷勤,简直是丢了长公主的脸面。
这番道理说得明白,可是很多人却没法子做到,王辞华还是年轻小姐中的头一位,也难得太后会欣赏了。
太后道:“人自清,旁人必轻之。人自尊,旁人才能宝更尊重她。宫中之人,尤其踩高捧低,背后使手段,还不如在人前规矩。“太后往周围一扫,沉声道:“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自然都竖着耳朵仔细聆听太后的教诲,闻言齐齐低头应了。
王辞华只是看到眼前有一大片人都低下了头,然后后面几排见状也跟着低头,前面的人低头称是了,后面身份低的人那里敢不从。王辞华就满脸黑线地见着一排接一排的人低头,顿时无言了,她莫名跟着低头,也不知此事与她有关。
戏台上咿咿呀呀唱起来,都是有名的角儿,就是看厌的,陈旧的戏码,可唱功身段极其出色,让王辞华也不自觉投入进去,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椅子坐了人。
一场终了。王辞华叹了一口气。
婆婆欺负,丈夫娶妾室,最后妾室因病身亡,孩子还要夫人来养活,最难为的是正室竟然还当了首饰继续为丈夫娶妾室。王辞华简直无言,这就是女子的典范吗?真不知如此生活,有什么意思。
她身边的女子,都不是这般白莲花的,显然是上一个朝代推崇的戏码,太后为了教诲女子,都会点这些她也不爱看的戏。宫中这位董太后,可是最利落能干之人,当年太上皇也是极其敬畏的。
王辞华感慨之余也不忘拿手边的吃食,刚一抬头就见王淑华坐在旁边,眼睛红红的,面容苍白,没有一丝血色。
“姐姐。“王辞华不肯定地唤道。
自王淑华成亲,他们两姐妹只见过几面,眼前这位女子衣着华贵,全身的贵重首饰,面上妆容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