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第424章 王家府邸不大不小,一位主子来去间怎么会没人发觉。
王年昼来往从来没有只会其余的人,但林姨娘还是凭借着王家后门出现的一拍脚印,判断王年昼曾来过了。而女子的自觉是可怕的,又往往是准确的。林姨娘只是按了按脚底下的泥土,在鼻子上一嗅,又若有若无走过月院门口,就十分肯定王年昼到过月院,而且还不止一次。
林姨娘自此之后,便是每日都在后院门口等着,盼着。王辞华要打理家事,又要准备年节筹办,以及辞院越发庞大的家业,着实分身乏术,也无暇顾及林姨娘的行踪。
一日,两日,三日,几日过去了,林姨娘还是没有放弃,每日都守着,却还真是被她等到了。
王年昼一进府门,就要往月院去,根本看不见在旁边等候的林姨娘。林姨娘许久未见王年昼,怎么会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她拉住王年昼的衣袖,满脸凄楚道:“老爷,我等你等得好苦。”
王年昼皱眉,道:“你怎么在这里?院里没事情做了?”说着就要甩来林姨娘。
“如今三丫头管着家里,我还能有什么事儿呢?”林姨娘颇是讥讽地道了一声。
王年昼就是见不得府里几个女子阴谋诡计,争风吃醋,相比之下成月更是显得清雅,不染红尘之气的高洁了。
王年昼厌恶地看了她一眼,更是想尽快往月院去了。
林姨娘眼珠子一转,立刻换了一番模样,能十来年哄着一个男子让她一个妾室当家,可不是凭白来的。
林姨娘却是苦笑道:“我知晓的,府里总归还是该正室当家的。我一个妾室,不过是替姐姐分忧罢了,如今三小姐能有这般本事,更是不必我在旁了。只是府里清冷,老爷不在,我真不知能做些什么事儿了。”
她死命拉住王年昼的衣襟,满心盼望道:“妾在家中苦闷,一心等着老爷而来,闲暇之余做了羹汤,还请老爷能尝尝。”说着露出手上一点红,故意又缩进去了。
成月与府里的女子差别最大的便是不理世事,出尘脱俗,王年昼爱成月的高洁,越又是恨她的清冷,他感受不到成月的重视,这才有了香姨娘,林姨娘。香姨娘便是深谙此道,处处显出自己对王年昼的依赖,林姨娘原只是略懂,现在却也是熟谙。
她拉着王年昼的衣襟,好像一旦放手,生命便没有支点了。王年昼怎么摆脱得了,他来了多日,成月却是连一句话都没有对他说。当下,心里原本的不满又涌上心头,见着林姨娘这样满心依赖的神情,却又不忍拂她的意了。
王年昼拍了拍她的手,笑道:“既然林儿烹调了羹汤,我便去尝尝。”
林姨娘破涕为笑,此时拉着王年昼的手,欢快地领着他往自己院里走。临去前,眼神轻蔑地瞥了一眼那排要往成月去的脚印。十几年前,她既然能赢过,这十几年后,她自然也不会输了。
如此,王年昼又是许久未去月院。只是,月院每日的琴声依旧,成月望着眼前空地的时间越发长了。
王辞华看着不忍,她想,自己母亲难道真的是要清冷一生了吗?反观林院却更加地嚣张了,没了香姨娘和王老夫人的制约,在王年昼回到京城后,她显然是府里最得宠,最张狂的主子了。
长辈之事,王辞华本是不想插手,但林姨娘为免太得寸进尺了,抢得了宠爱,又在其中挑拨成月与王年昼的关系。
那日,王辞华听闻父亲在府上,便是有事商量,往书房去了。哪里想到,一贯不许旁人进的书房里,林姨娘也在。
她搂着王年昼的手肘,娇笑道:“老爷,这般羹汤尝着可还好?”
王年昼自然是说好的,而林姨娘就像得了多大的赏赐,高兴得不能,自让王年昼觉得她经得起怜爱。
“不过是我说一声好,你这般高兴。”王年昼摇了摇头,爱怜笑道。
林姨娘却是笑得更灿烂了,道:“府里的女子,不过是想要得老爷一个好字,费尽心思也不过是想要老爷能看一眼。其余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是吗?”这府里的女子,却有一人不是这般的。十几年了,听了多少好字,等了王年昼多少的关怀,更不愿说一句话。
王年昼的眼神渐渐平淡下来,林姨娘正是要他如此想,便在旁故意疑惑道:“老爷是不是也送了姐姐锦绣屏风?”
王年昼看向林姨娘,知晓她底下还有话。
林姨娘皱眉道:“我那日经过姐姐院里,却见院里的丫鬟将一扇锦绣屏风搬了出来。那扇一瞧就是老爷送的,比我那扇更为精致。听丫鬟道,是要赠与将门赵家的夫人呢。”
那是王年昼精心挑选的屏风,上面正是竹林奏琴图,王年昼本以为能得成月的倾心。
“她赠与了旁人?”王年昼心中顿时不是滋味,有一种失望,也有一种愤怒。
林姨娘点头,十分惋惜道:“我那扇屏风可恨不得****夜夜瞧着,就摆在里屋呢。”
王年昼闻言不想再提了,既然已经过了十几年,将来的日子也这般过去吧。林姨娘是伴了他多年的人了,王年昼对她的眼神更为柔和了,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瞧瞧那扇屏风。”
王辞华在书房门口,听得清楚,脸色变得极其难看。烟茗在旁揣摩着她的表情,顿时不敢说话了。
王辞华深吸一口气,面上渐渐又是平素的模样。她淡笑道:“烟茗,你进去通报吧。”
烟茗立刻点头,在三小姐的气头上,他哪里敢不从的。
王年昼知晓当家的三女儿来了,便令林姨娘先行出去。纵然他对成月冷心不满,可是对这位能干的女儿是极满意的,可以说王家能有如此前程,与她也不无关系,更别说王年昼在官僚中的好人缘了。官僚之中就没有不与王年昼要好的,喝酒喝茶做生意都算他一份,全是王辞华贴心地办事,送得用的东西所致。
林姨娘得意地从王辞华身旁经过,能办差又是如何,大房终不过是办事的,而她林院纵然不出力,仍然是府里最得宠的,将来三位小姐里,还是她的女儿嫁得最好了。
王辞华心里隐隐带着怒气,冷声道:“今日,晌午之后,辞院有事请教姨娘。”
“三丫头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来问吧。”林姨娘眉头一展,好生得意,看向王辞华的眼神充满了讥讽。
王辞华只是冷冷一笑,便是甩袖进书房了。
王年昼桌边还有林姨娘烹调的羹汤,而王年昼嘴角还带着一丝丝的胭脂红。
王辞华视而不见,还是有规矩地行礼问好,却不再笑谈几句了,直接将来意道明。
京城,随着太子大婚在即,******与大皇子派的争斗越发厉害了,已经有几个官员牵扯其中了。
陆临江虽然是在西北,可对京城的形式再没有更了解了。他特意修书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王大人却还是适时离开京城为好。太子派在江南还有一个缺,可尽力谋得此位。
王辞华是相信陆临江的分析,又请问了成大将军,而成家也是如此看法。王辞华深觉此事不能再等了,便特特与王年昼商量。
这是一桩正事,在王年昼心里,王家的前程绝对是大过府里的女子。当下,他就不管什么屏风不屏风了,又是问道:“成将军也是此意?”
王辞华道:“父亲对江南已是十分熟悉,去此处当官也是驾轻就熟,何不离开京城是非之地。若是太子有心重用父亲,自然会在日后有合适的缺儿再将父亲调回京城。”她绝口不提陆临江,只说了成大将军的看法。
王年昼心里也一时未定,他这次回来,已觉得京城处处是危机,在朝中办事越发不安稳了,可是要他离开好不容易回到的京城,可怎么甘心呢。
“此事,我还要再想一想,将你哥哥唤来,我在衙门给他谋了一个差事。他的年岁也该办差去了。”王年昼道。他还是舍不得离开京城,即使自己要离开,儿子也是要留在京城的。
“哥哥还在未回府。”王辞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