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第361章 王家来到京城,府里却是狭窄了,王辞华从花院走,不多时就到了正院。来往丫鬟不多,屋子也显得简陋,王辞华走进屋里,从前那些摆设也没有拿出来。
如此看来,王家与小门户之家没有两样,哪里还有江南王家的盛景。不过到了京城,他们可不是小门小户吗?
坐在上首的却不是王年昼,而是持着烟杆子的王老夫人。她比从前倒是一般摸样,倚着椅背,有丫鬟帮她捶腿,身上穿着亮晶晶的,瞧着都是贵重物件。
王辞华将将进了屋子,王老夫人就亲切地唤道:“三丫头回来了,赶紧过来让我瞧瞧。”态度比起之前可是亲热了不知几分呢?
王辞华依言过去,又是福身请安,道:“辞儿多日未在祖母身前尽孝,还请祖母责罚。”
“赶紧扶三小姐起来。什么眼力劲。”王老夫人骂了旁边的丫鬟一句。
旁边的丫鬟赶紧去扶王辞华,“三小姐,老夫人请小姐起来。”
王辞华谢了一声,又是仔细打量,这个丫鬟并不是王老夫人身边翠字辈的丫鬟。而同时,这屋子里的丫鬟也几乎都不会以前了。
“三丫头过来。”王老夫人招手令王辞华过去。
“祖母。”王辞华笑盈盈走到她跟前,绣秋连忙递上一个匣子。王辞华笑着打开,正是一枚北方款式的簪子,用得是金银珠宝堆砌。这一件东西要是赠与王夫人成月,想必是要得一个白眼的,而赠与王老夫人,却是令她双眼放光,立刻就接过来细看。
“好好好,三丫头还没忘记我这个老太婆。”王老夫人抚掌大笑,看来这枚簪子很得她的心意。
得了这枚簪子后,王老夫人更是拉着她说话,做足了慈爱祖母的摸样。王辞华则是答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譬如长公主府可是很豪华?住了几日,有见过皇子皇孙吗?
王辞华顿时觉得奇怪,难道王老夫人现在才知晓她是从长公主府上回来的。
王老夫人听得高兴,直令丫鬟将王辞华的行李都搬到她院里。王辞华闻言,不禁冷汗直冒。她笑道:“祖母,辞儿在外没规矩惯了,怕是要打扰祖母的清静。而且,这回来了,没带什么东西,还是留在辞儿自己的院里慢慢想着要添置什么必要的物件吧。”
王老夫人一听王辞华没带什么东西,还要添置,不由得担心她院里那些宝贝。若是被她看中了,不给她也不好,还不如让她留在自己院落吧。
如此想着,王老夫人便是应下了。王辞华顿时松了一口气,也难为她说得如此直白了,就怕王老夫人听不出其意。
王老夫人的兴致被打断了,想着可能还要损失东西就不愉悦。她道:“今日原本该是你母亲来迎你,只是你也知道你母亲的性情,倒是答应来京城了,却还一拖再拖,真不知山上有什么好的。”
母亲还没回来,王辞华有些失望。随即又想到,母亲在外才能过得开心,还不如不回来。
王老夫人接着道:“其实,就是你母亲不在,也该是林姨娘,就是她不知道怎么回事,来到京城府里的事情也不管了,成天出去结交,还要带着大丫头。再过一两年,大丫头就是该婚配的年纪了,怎么还能四处窜。”她说着不禁皱眉,还撇了嘴,显然对林姨娘很不认同。
“大姐姐年岁到了,却还没有心仪之人,姨娘急也是正常的。”王辞华倒是明白府里混乱情形的缘由了。
按着林姨娘掌权的性情,定然会趁此时在府里各个地方都安插了自己的人马,但现在府里如同一盘散沙,只是看着有规矩,还都是胡管事的功劳。纵然胡管事再如何出色,内宅之事,还是须得有一位女主子。
王老夫人又抱怨了几句,屋里匆匆来了一个丫鬟,却是眼熟,还是将将见过的。那丫鬟正是花枝招眼的明儿。
明儿神情紧张,道:“老夫人,香姨娘肚子疼,怕是动了胎气,赶紧请大夫吧。”
“怎么回事。”王老夫人闻言一下就站起来了,旁边的丫鬟连忙扶着,她一跺拐杖,就骂道:“你们是怎么照顾的,这一胎是王家的二少爷,要是出了什么差池,我唯你们试问。”
“我,”明儿想辩驳几句,眼神又瞥向王辞华,强辩道:“三小姐方才来过,还想拜见香姨娘。”言下之意,便是王辞华的缘故了。
王老夫人闻言却没有朝王辞华动手,而是直将拐杖甩向明儿,骂道:“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还赶编排主子了。”她气得直摔了好几棍子,又令旁边的小丫鬟掌嘴二十下。之后口匆匆往辞院走了。
王辞华想了想,选择跟在后面。她边走眉头就皱起了,香姨娘并不是头一次怀孕了。她能从郊外回到王家,怕也是托了王老夫人口中那位王家二少爷的功劳,只是不知晓,这回有没有其他的隐秘了。
刚走了一半,高妈妈就脚不点地地出来了。她先行朝王老夫人行礼,紧接着又是十分恭敬得与王辞华一福,才是道:“老夫人,三小姐都不必着急。香姨娘只是正常胎动,是好事,将来哥儿一定是个活泼有力的。”
高妈妈是极有服侍孕妇经验的,找她来也是为了能更好照顾香姨娘。王老夫人闻言也不再紧张了,笑道:“还是要你把持着才好。”
明儿两颊肿成了包,双眼欲泣却也不敢多话。高妈妈冷冷瞥了她一眼,这个丫鬟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王老夫人还是放心不下,决定再去瞧一瞧。王辞华自然也跟着,明儿见状在后捂着脸,阻止道:“香姨娘不想见三小姐。”
王老夫人一棍子立刻过去,高妈妈先行骂道:“你在说什么话,香姨娘早是念着三小姐了。”说着立刻要将她推到后面去,道:“院里暂时不要你伺候,你去厨房帮忙,炖几样补品来,也算是你将功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