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验室 - 平安的安平科技 - 畅晓人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11、实验室

材料实验室的工作才开始两个多月,大部分研究员都才上岗一个月不到。这次奖金分配,却是收获最丰厚的一个部门,都在四个月以上。

实验室负责人陈仲山把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还特意交待了不要乱传,厂区的大部分人都才加两个月。

士气高昂必然的。

生化环材可是号称4大天坑,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比登天还难。安平科研招人时已经错过招聘季很久了,这批研究员基本都是属于被挑剩的,大部分都是既没关系又不擅长包装自己。

愿意来榕城就业,原想着就是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能捡了安平科技这个大漏。

陈仲山和江深是高中同学,原本是华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副教授。

江深托陈仲山帮忙招人时,和他提了一嘴安平贰号的参数。他很果断,立马和学校请了三天的假,当天就坐动车来了榕城。

和周平安见面聊了三个多小时,惊为天人。本来只是预定半个小时的,陈仲山越谈越兴奋,赖着不肯走,硬是拖到晚上十点半,才依依难舍的放过周平安。

第二天回去就打了辞职报告,华夏科技大学人才济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副教授的编制倒是很难得,有人肯让坑是好事,多的是人愿意花的代价帮忙推动一下,系里装模作样的挽留了一下,就批准了陈仲山的请辞。

来安平科技报道的时候,有关职务和待遇的事陈仲山连问都没问,也算是一个“钱不是问题”的狠人。江深自然不可能委屈了自己的老同学,报周平安批准后,给定了一个技术管理岗的工资。

周平安每周会来实验室指导三到五次,核查一下研究进度,如果有误入歧途的,就给扭回来,然后再随机进行指导。他心里有数,进度还早的很,没这么快出成果。

实验室里的大部分研究员入职时的水平都很一般,不然也不可能剩了大半年还没找到工作。陈仲山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对这些年轻人都有点嫌弃,比起他的学生,水平都很有些差距。

结果入职后都还表现的不错,不仅研究进度喜人,而且肉眼看得到的都很有些成长。

既然是教学岗走出来的人,当然能看清楚是什么原因。工资高只是次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那个实际上的实验室带头人,对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度的掌控力,是陈仲山前所未见的。

陈仲山一开始听说安平电池是周平安一个人研发出来的,还很有些不信,觉得肯定有一些内幕没爆出来。从怀疑到困惑,再到相信,最后变成崇拜,陈仲山的思想转变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在实验的过程的产生每一个困惑,只要研究员提出疑问,周平安都能信手拈来般的从把“为什么会这样”、“发生的内在原理”、“接下来要怎么做”、“这么做会去向哪里”,阐述的明明白白。

实验室里目前的进度陈仲山心里很明白,这是该领域世界最前沿的阵地,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如此的轻车熟路,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陈仲山怎么也不可能相信。只是可惜签了保密协议,不让发任何论文。

------

研究员刘夏宁基本每次都会获得周平安的指导,不过刘夏宁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长期受到学长照顾的经历,让她已经习惯成为实验室的焦点了。

和大部分“生化环材”的研究员背井离乡的求职经历不同,刘夏宁毕业后迟迟没有就业的原因只有一个,嫌远。高新区周边专业对口的岗位又少的可怜,就一直拖到了家门口开个厂的那一刻。

刘夏宁是当地人,还是乡里的拆迁大户,当初高新区大兴土木的时候,家里分了三十几套房子。她爹妈就两个孩子,刘夏宁是计划生育时期想方设法偷偷保住的,自然是宠的很,不让她出外地工作。

刘夏宁学了材料化学这个专业,还是因为家里原先的厂子干这个的,结果还没等她学出来,厂子拆迁了,赔的房子让她的爹妈一起死了再努力上进的心,每个月等着收房租不香吗?

实际上安平电池厂的厂房刘夏宁家还占了两成股份。

当然锁定了亿万富翁身份的周平安,才不会因为这些就给予刘夏宁特殊照顾,刘夏宁家是房东的事,他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

嗯,他纯粹就是因为刘夏宁长得漂亮,每次不由自主的就会逛到她的实验台前。

刘夏宁和演员模特相比,当然算不上出挑,但毕竟负责漂亮属于她们的专业。上大学的时候,刘夏宁锁定了系花称号整整四年,而且是那种傲揽群山小的存在。

年轻的大老板,长的也好,水平不知道比学校里的教授高多少倍。接触多了,刘夏宁自然而然的,也就多了那么一点小念想。

因为周平安出现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还会晚饭后才过来,那时候实验室里的人也少一些。刘夏宁留了点心思,每天晚饭后再去实验室加会班,反正离家就是三五分钟的路程。

刘家的爸妈每天都看刘夏宁晚饭后,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开开心心的出门,问了就说是厂里加班,一边心疼的不得了,一边也纳闷,加班打扮做什么。

刘家妈妈怀疑家里妮子是恋爱了,偷偷摸摸的跟了几次,确实都是进的厂里。呆家的时候,更都是抱着专业书在啃,完全不像谈恋爱的样子。

刘夏宁的功夫当然不会白费。周平安每次晚上来到实验室的时候,都会碰到留下加班的刘夏宁,慢慢的两个人就熟络了起来。

因为是漂亮的姑娘,周平安在指导的时候,难免就不自觉的用心那么一些,时间花久那么一些。

他的技术水平摆在那里,给出的指导意见和参考文章都是极高明的,刘夏宁也有意上进,进步自然是飞快。

指导实验的时候,难免肢体有些接触,偶尔还会擦出了一点火花。

陈仲山看在眼里,只是装做不知道。

------

事情就是这么的巧,5月15日,安平科技向菊厂交付了第一批电池,30万个安平壹号和30万个安平二号。菊厂同时向安平科技全额支付了第一笔货款,合计7500万元。

同样的是5月15日,白头鹰对菊厂的第二轮制裁正式宣布,制裁再次升级,严格限制菊厂使用白头鹰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9月15日之后,菊厂手机的核心“麒麟”芯片将无法生产。

菊厂还是太乐观了,出现了一些战略误判,过高估计了白头鹰的节操。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平安正在菊厂的东莞电池生产基地进行生产线改造的指导。

意识到这个制裁对菊厂的手机业务将是致命的打击,周平安马上联系了菊厂的联系人齐亮夫,向他咨询后续订单的问题。

这时何能已经调到了菊厂的电池生产线建设工程担任总指挥,已经不负责周平安的联系工作了。

齐亮夫也不了解具体的情况,立刻就联系了余诚实。余诚实没有耽搁,直接就拨通了周平安的电话。

周平安是第一次和余诚实通话,两人没多客套,直接就进入了主题:“我们的电池产量扩容速度比预期的要好一些,原来我和何总达成的意向是多多益善。现在这种情况下,余总是否有其他打算,如果方便的话提前告知,我这边好及时做出调整。”

余诚实在电话那边哈哈一笑,说道“周总是对我们菊厂没信心呢,还是对自己的电池没信心呢。我认为这次制裁并不会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合作,何总给你的口头承诺,我拍着胸脯答应你,都能负责到底。”

周平安有点感到惭愧,受到制裁的一方,比自己淡定的多,不过他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你们明年就完全没芯片了,一年五六千万的电池产量,你这边准备怎么消化,能不能给我透个底。我这边的产量如果继续扩容的话,你们新增的电芯产能是不是准备暂停?”

电话那头又传来余诚实爽朗的笑声,“他们喜欢叫你周老师,你这么实诚,我觉得我还是叫你小周比较合适。”

“应该的,余总您这么叫很好,透着亲切,我还嫌他们把我叫老了。”

“小周你是担心我们手机产能不足,但是你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把你的电池产能全部全吃下来后,即使用不光,难道就不能再卖出去吗?还是说你觉得你的产品不够好?

周平安顿时醍醐灌顶,自己怎么就钻到死胡同里去了,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