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天命所归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原本以为,朱标见没有粮草,就会打退堂鼓,正好可以趁机把他的婚事了一下。
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迎难而上,而且眼中满是自信。
虽然婚事耽搁让朱元璋有些不悦,但看到曾经那个温文尔雅到有些懦弱的儿子,突然有如此强大的魄力。
身为父皇的他还是很欣慰的。
朱元璋舒展了一下身体,叫住准备走的朱标,“对了,咱最近在民间挑选了几个得道高僧,你出征在即,刚好可以为你诵经荐福,我会让其他年龄稍大一点的皇子与你一同前去。”
毕竟是当和尚出道,朱元璋虽然一向是唯我独尊,但是对佛法还是有几分敬畏的。
但是朱标可就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了。
他本打算趁着明天休息,好好在南京城游玩一番,顺便偷偷去花街放松放松。
去寺庙听和尚念经,岂不是浪费这大好时光了?
但是朱元璋的命令,他也不敢违背,毕竟军队什么的都是人家亲情提供的。
“儿臣遵旨。”
后来喝的七荤八素的朱标被几个太监抬回了太子东宫,还没怎么睡,就再次被人强行叫起。
“殿下,皇上有旨,到了该去栖霞寺礼佛的时辰了!”
几个太监围在朱标身边,一边熟练地给他梳洗更衣一边说道。
还在半梦半醒状态的朱标急了:“什么七霞寺八霞寺的,老子不去!都滚开,别耽误老子睡觉!”
“哎呦!太子您慎言啊,这可是皇上的旨意!”
几个太监虽然说话唯唯诺诺的,但是手上可不含糊。
按住朱标就给他换装完毕,随后抬上轿子就把他运到了十里外的栖霞寺。
此时刚刚破晓。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人已经侯在这里。
“贫僧恭迎太子殿下!”
栖霞寺主持和众僧,还有五位全国各地的得道高僧,早已经迎候在寺门口。
朱标到齐后,一众和尚合掌施礼,将众人迎进栖霞寺。
对几个皇子来说,礼佛不过是父皇安排的日程而已。
但是对五个高僧来说则是一个机会。
若是有哪个皇子看中,就可一直跟随那皇子。
皇子终有一天会成为皇帝,皇帝身边的贴身和尚,虽然只是专职为主人礼佛诵经,但地位绝不亚于一品大员。
所以这些和尚在诵经完毕以后,自然都会围在贵为太子的朱标面前论述佛法。
无非是想在朱标面前露个脸,投个机。
正常来说,太子总会选择一个和尚追随自己,但是穿越过来的朱标就有些叫苦不迭了。
他一向喜欢耳根情景,最讨厌别人在他耳边唐僧。
但是毕竟佛门之中,他总不能将这几个和尚撵走,所以只好端坐听着他们“讲述佛法”。
剩下的几个皇子对此也习以为常,自己毕竟不是皇位继承人,被冷落也是正常。
他们纷纷起身离开回府。
朱棣也不例外。
走到佛寺门口的时候,一个黑衣和尚拦住了他的去路。
“您可是燕王殿下?”和尚问道。
被拦下的朱棣有些不悦,瞅着和尚的倒三角眼,没什么好气。
“你是何人?胆敢拦本王的去路!”
和尚微微一笑,躬身回答道:“贫僧姚广孝,法名道衍,愿意追随燕王殿下。”
燕王也是诧异,眼前的和尚不去巴结嫡长子朱标,偏偏来到门前等他一个庶出的皇四子?
朱标轻蔑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姚广孝。
“老和尚,你说我要你有何用,每天念经给我听?”
他平日里也不喜欢和尚诵经的声音,所以打算借此直接打发走。
没想到和尚一点儿没受影响,反而合掌躬身:“殿下,初次谋面,贫僧确实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但有一顶白帽子,希望殿下笑纳!”
朱棣愣了几秒,随后突然瞪大了眼睛。
他虽然自幼习武,常年追随武将打仗,没念过多少书,但是王字上面加一顶白帽子是什么字,他还是知道的。
这话若是被父皇的耳目听见,他可是要背上谋反罪名的!
朱棣当即冷下了脸,拽着姚广孝拉到一旁:“你是什么人!?为何嫁祸本王?找死吗?”
“殿下天命所归,何谈嫁祸二字?道衍愿助燕王殿下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