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皇帝不行,废了他便是
刚搭建好的大帐内。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及各级军官到齐后,朱标开始给众人说明京师目前的情况。
“诸位,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二百七十年后的大明国都顺天府,也叫北京,就是当年元大都的位置,我们此时就在北京城郊的禁军大营之内!”
众将议论纷纷。
“大明都城怎么跑到元大都去了?”
“这里就是禁军大营?为何如此荒凉?禁军都那里去了?”
朱标此时也不好将老四朱棣迁都北京的事情和众人解释。
只道:“大家可能十分奇怪,这边的大明朝廷的禁军都没去哪了,在这边的大明,流寇横行几十年,拱卫京城的禁军战死的战死,逃跑的逃跑,国都已无可用之兵。”
“再说朝廷内部,大臣人人自危皆求自保,甚至还有不少朝廷命官暗中勾结闯逆,两天后,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将士们,我们就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希望!”
五十万叛军,那可是十倍的兵力啊!
大帐内,众将无不眉头紧锁。
喜好杀降的常遇春怒不可遏。
“该杀!这些贪生怕死之徒都该杀!等我抓住他们,有一个算一个,老子把他们的头全砍了!”
他本是山贼出身,但是心中大义犹存。
知道奋起反抗暴元拯救天下,哪怕是敌众我寡也绝不退缩!
这些朝廷大臣世受国恩,危难时刻却都只求自保,还敢卖国?!
简直畜生不如!
沉稳的刘伯温拱手上前说道:“殿下,敌军数量十倍于我,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先解都城之围!”
朱标点了点头,“刘将军说的没错,首先我们要先控制京城的防卫,以大明太子的身份先接管这里的朝廷。常将军你且稍安勿躁,叛军奸佞有你杀得!”
古代战争,明正言顺很重要。
所以当年朱棣造反都要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
而且朱标此时只有五万孤军,人手紧缺,很需要城内百姓和其他有生力量的支持。
只有接管了大明朝廷,才能更顺利的布置守城!
接下来,朱标说了自己的部署。
“第二步,肃清朝廷内部的奸佞贪官,清理城内的闯逆内应。”
攘外必先安内,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打开的,扫平这方天下,身后这北京城就是朱标的起点和大本营,极其重要,所以这里不能有半点瑕疵。
“第三步,分发钱粮,解决京城内部的瘟疫和饥荒,以此获得百姓的支持。”
五万兵马都是精锐,但李自成身经百战的手下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他即便打退了李自成,还有关外那十几万满清八旗需要处理。
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进北京城的时候,城内还有四十余万人口,其中的青壮完全可以作为他们的兵源储备。
如此一来,调配兵力的时候,也就不会捉襟见肘。
“第四步,缓兵之计……”
朱标一条条诉说着自己退敌之计。
说的众将一愣一愣的。
殿下不过初次挂帅,就对当前形势和战局分析得如此透彻,逆境之中如此沉稳。
这,简直他娘的是军事天才!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打消了对朱标带兵能力的质疑!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标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战争题材的书,后来又看电影,纪录片,电视剧。
他脑中有很多的历史战例作为参考,但是这些也都是纸上谈兵。
他看着自己手下两边传说中的将领和谋士,心里虽然很激动,但还是告诉自己应该听听他们的建议。
“诸位,我这些不过是凭空分析,不知各位有没有什么需要纠正或是改进的地方?”
朱标问道。
此时,李善长站出来说道:“殿下,您的计划十分全面,但是微臣觉得还是要先考虑实际问题,刚才您说发钱发粮解决城内饥荒的问题,不是老臣无能,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国库空虚,善长即便散尽家财也不够让这城内几十万人吃饱饭的啊!”
听到这里,再看看李善长那孩子般委屈的表情,朱标不禁暗自发笑。
明初刚刚建立政权,整个天下都没钱,是确实没钱。
明末,大明这个政权机器已经平稳运作二百多年,根基深厚,白银储备也十分充盈,只不过不在朝廷手中而已。
诺大个北京城,绝对不乏家财万贯的贪官污吏和无良奸商。
史书记载,明末朝廷国库空虚,崇祯皇帝把自己的内库(私房钱)掏空了加上国库也不过几十万两白银。
但是讽刺的是,同一时期李自成入北京城的时候,短短几天就搜刮了七千万两白银。
侯家什三,阉人什四,官什二,估商什一,意思就是他搜刮来的钱,十之八九都来自朝廷的官员。
可见这时候北京城里的贪官有多肥!
“钱不是问题。”朱标摆摆手不在意道:“李太师大可放心,我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