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筹得现银太多,朱元璋傻眼
明末,崇祯十五年鼠疫传到京师,两三年都没有得到控制,这期间京师人口锐减五分之一,好多百姓满门病死,尸体无人收殓。他倒是忘记这茬了!
现在外来人口涌入京城,疫情若不加紧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大战在即,若是城里闹鼠疫可不得了。
朱标跳下“运钞车”,和刘伯温了解了鼠疫病患的症状和相关治疗药物。
思量片刻以后,他说出了自己的对策。
“刘伯温大人,我调拨一万士兵给你,京城中的鼠疫一定要加紧控制,首先,勒令全城百姓带上面罩,违令者斩。”
“第二,只要发现有鼠疫症状的人,不论是何身份,全部抓起来集中隔离。”
“第三,将治疗鼠疫的药物投入城内所有的水井之中,如果药材不够,就去父皇那边筹集。”
“第四,清点城中民房,若是发现尸体,就地焚烧掩埋,一定要深埋!若有藏匿尸体或是病患者,就地斩杀!”
“第五,在大街小巷放置各种鼠药鼠夹,只要是有老鼠,一个不留,抓住以后就地焚烧!清理瘟疫来源!”
朱标说的头头是道,刘伯温吃惊不已。
关于鼠疫的控制,自认为博学的他都知之甚少。
一个养尊处优,自幼受百般呵护的太子,竟然如此熟悉?!
“太子殿下对于瘟疫竟有如此细致的对策,刘基佩服!”
刘伯温拱手,继续问:“只是太子……臣有一事不明,在这京师之中,鼠患遍地,紫禁城内却为何无一人患病!”
朱标摆摆手:“嗨,紫禁城里有御猫呗!哎,你不提醒我还忘了,最后一条,从紫禁城里抓上几百只猫,放到鼠患最严重的街道去!几百只猫,够城里的老鼠喝一壶的了!”
原来如此!
“微臣领命!”
刘伯温撕下一块衣摆做面罩,随后驾车而去。
不多时,大街小巷贴满了“抗疫”的告示,蒙面的士兵全城搜捕病患和毒尸的踪迹。
明末京师的又一大隐患被朱标清除……
明初世界,奉天殿前广场。
这是一个梅雨刚过的黄昏,空气湿润,微风轻拂,和明末世界的北京城的凛冽寒风和一片荒凉形成了鲜明对比。
满身疲态的朱标从金拱门走出来以后,疲惫感瞬间消减了一半。
朱标舒展了一下身体,抬眼一看。
奉天殿前,一片人头涌动,他们穿着官服,在一座座金山银山之间来回奔走,十分繁忙。
啧,这有钱的感觉真不错!
不远处,朱元璋坐在奉天殿前的玉阶之上,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火烧一边敦促着:“赶紧给咱清点,一两银子都不能算错,小心咱摘了你们的脑袋!”
“臣遵旨!”
在朱元璋身前,几个官员正在认真地清点银两,登记造册。
而现在,朱元璋则看着这笔横财嘿嘿傻笑,一边招呼宦官:“咱的鸭血汤好了没?告诉御膳房,多加辣子!对了,再给我来十个火烧!”
今天他的心情好得很,有了朱标送来的这些银两,能大大缓解眼下的财政危机。
明初战乱初息,远征频频,一边要休养生息一边还要话巨资征战,朝廷财政大部分时间都是入不敷出。
说是洪武盛世,实际上穷的一匹。
朱元璋最犯愁的,其实并不是北元势力西南蛮夷,而是“下半年咋过”。
现在突然发了这么一大笔财,朱元璋开心的像个好几百斤的孩子!
朱标迈过一堆堆银两来到朱元璋身边。
“父皇。”
“标儿!”
见朱标过来,朱元璋将手中剩下的半块火烧全都塞进嘴里,起身上前道:“标儿啊,你可是为我大明江山立下大功了!不但你的粮草问题解决了,还剩下这么多的财宝,说实话咱一辈子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钱呢!”
朱元璋身为皇帝,平日里端的厉害,十分威严不苟言笑。
今天他居然如此接地气地和朱标说话,可见他高兴的都有些飘了。
下面正在清点银两的兵部,户部,工部的官员,也纷纷对朱标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这些官员所属的,都是平日里急需用钱的部门。
这次有了这么多银两,他们的工作也可以轻松地开展,被朱元璋砍脑袋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
此时,户部尚书杨思义上前叩首,大声说道:“禀告皇上,经过反复清点,此次太子殿下远征,共计带回银两四千三百三十三万余两!”
朱元璋听罢差点噎住,锤了半天胸口才将火烧咽下去。
四千多万两白银!
朝廷一年的收入才一千万两上下,标儿儿去明末仅仅一天,就带回来四千万两白银?!
这……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