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长乐挂帅
次日,明德殿。
“陛下,臣苏全有要事禀告。”
“准。”
苏全自百官中出列,行了一礼,道:“昨夜,临沧侯、沧州太守相继派人来报,安兰国集结重兵在沧州北部,疑似要发动战争。”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顿时有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肃静!”
惠帝坐在龙椅上,唤道:“鲁王。”
李定坤出列,抱拳道:“儿臣在!”
“朕命你为安沧大将军,率十万大军,替朕巡视东北,保沧州无恙。”
“儿臣领旨!”
待李定坤退回去,立马有官员站出来劝谏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代天子巡视各州,历来都只是太子的特权。妄改祖宗法制,恐动国之根本,请陛下收回成命!”
说罢,跪伏在地。
“请陛下收回成命!”
殿中不少人皆口颂此语,稀稀拉拉跪了一片。
李定坤神色不变,既是他父皇所定之事,便无人可反对,除了他母后。
惠帝冷声道:“你们以为朕不知祖宗之法不可轻违?苏全,接着奏。”
“是,陛下!”
“通州太守来报,义洵国大军集结,日夜操练,定远侯对此不闻不问,其心难测。”
“宛州太守来报,若陀国主亲临边境阅兵,威势慑人。”
“宿州太守来报,阳当国战事已起,战火不日将蔓延至我境。”
三条讯息,条条都是重磅炸弹。
盛云国富兵强不假,但若同时对周边四国开战,依旧凶多吉少。
方才还在鬼哭狼嚎的官员一下没了动静,趴在地上,噤若寒蝉。
黄衎轻蔑地瞥了这些人一眼,主动请缨。
“陛下,老臣愿领七万精兵,火速赶往宛州。若陀国若真有胆子来犯,老臣必让手中大刀再饮敌血!”
惠帝颔首,道:“有黄老将军在,宛州无恙!”
太子此时也道:“父皇,儿臣愿往通州,说服定远侯护通州安宁。”
“太子无畏,乃盛云之幸。但定远侯性格乖张,行事无忌,太子之躯不容有失。陛下,臣以为,通州应另择人选。”
出言者,礼部尚书曾广勒,年逾七十,三朝为官,资历甚老。
“曾大人认为,朕应该派谁去呢?”
曾广勒老脸一红,他也没料到惠帝会把问题扔给自己,只能支支吾吾的道:“这……还请陛下定夺。”
“那就太子了,此事已定,不予再谏。”
惠帝颇为失望,他还以为曾广勒有什么高见,结果只是出来刷了波存在感。
“还剩宿州,谁可往?”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竟无一人敢请战。
惠帝脸色越来越黑,已经处于盛怒的边缘。
“父皇,儿臣愿往!”
李青婉入殿,身披甲胄,红巾束发,大步流星,英姿飒爽。
一众武将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自诩七尺男儿,还不如一女子有魄力。
“长乐公主欲挂帅领军,镇守宿州。虽不符礼法,但现今四方局势堪忧,朕愿破例。诸位,可有反对?”
“公主殿下自幼熟读兵法,韬略过人,末将曾有幸攀谈几句,自叹弗如。公主殿下欲挂帅,实乃陛下之荣,宿州之喜,盛云之幸!”
方才无人请战已是惹得惠帝不悦,现在没有人蠢到出来作死反对,也别管恶不恶心了,赶紧有什么马屁拍什么吧!
“既然如此,长乐听封。”
李青婉抱拳道:“儿臣在!”
“朕命你为平阳大将军,领精兵十万,即刻启程,星夜前往宿州。若阳当势大,固守即可;若阳当衰微,灭之!”
“儿臣领旨!”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若无事,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文武走下朝堂,心绪难平。
蛰伏百年,示敌以弱的盛云,终于要露出她的獠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