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小国盛云 - 雪夜天王 - 千万别当涂神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雪夜天王 >

第1章小国盛云

盛云,坐落在雪夜大陆西南的一个边陲小国,人口不过千万,疆域不足千里。

盛云武帝李平诏起于微末,纵横军旅三十载,以大将军之位建国,传安、启、兴、景、惠五代君主,至今已百年有余。

当今惠帝李灿祥,弱冠即大位,承五代先帝遗训,对内励精图治,克己奉勤,对外结交诸侯,大开商路。

惠帝在位十八年,盛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疆无战事,百姓有余粮。坊间巷里,提及王上,无不面露崇敬,一片称颂。

景帝一朝,有裴煜、黄衎两位能臣,此二人一文一武,撑起景帝在位三十年之文韬武略。

裴煜年过五十,喜得一女,视其为掌上明珠,万般疼爱。

此女稍长,拜大儒傅友康为师。再有三年,文章惊世,才名远扬。

盛云诸多权贵携子上门求亲,皆为其所拒。及至二八年华,仍待字闺中。

裴煜自感大限将至,恐不能送女出阁,心头焦急之下,竟一病不起。

景帝亲至裴府探望,时为太子的惠帝亦同往。

那年,惠帝十五,帝后十六。

二人于裴府相识,一见钟情。但帝后彼时毕竟是黄花闺女,受世俗偏见所累,不敢表露真情。

一年后,太子当婚,景帝命当朝三品及以上官员家中有适龄未嫁女子者,送入东宫,供太子择选。

其时裴煜病重,口不能言,目不能视,帝后守在病床,日夜照料,寸步不离。

惠帝未见得帝后身影,竟抛下东宫诸女,只身前往裴府。

再相见,帝后眼中噙泪,一言不发。

翌日,景帝下旨,封裴煜幼女为太子妃,择日成婚。

大婚当日,裴煜奇迹般苏醒,衣着整齐,含泪送别女儿,一炷香后,一代贤相溘然长逝。

景帝为之废朝三日,并追赠裴煜太傅、文国公,又赐裴家黄金万两,绸缎千匹。

裴煜长子裴远哲晋天经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封易平侯,食邑五千户;裴煜次子裴远功晋骠骑将军,督沧州,封临沧侯,食邑五千户。

纵观盛云历史,死后福泽子孙至此者,惟裴煜一人耳,真可谓是极尽哀荣。

惠帝即位,太子妃被册立为后,即当今帝后。帝后勤俭,待人温和,处事有度,宫中无人不服。

惠帝后宫除帝后外,再无妃嫔,如此奇景,即便在雪夜大陆数千年历史记载里,也再找不出第二位帝王来。

惠帝三子一女,皆为嫡出。

长子李定乾,年十九,三年前被立为太子。

次子李定坤,年十八,两年前被封为鲁王。

三子李定羽,年十二,尚未分封,盛云人皆称其为三公子。其间缘由,稍后再谈。

长女李青婉,年十六,封长乐公主,尚未婚配。

惠帝对太子和鲁王寄予厚望,自幼便倾力培养,请帝后之师傅友康教导文学,大将军黄衎传授韬略。

太子天性喜静,潜心文学,造诣颇高,有仁王风范;鲁王生来好动,韬略武功,样样精通,是战王之才。

二人成器,惠帝甚感欣慰。

长乐公主降生时,无数七彩祥瑞之气乘风而来,落入皇宫,万道霞光,绵延数里。

惠帝喜出望外,下旨大赦天下,同时减免各地当年三成赋税。

长乐公主颇有帝后当年风采,文武之功皆胜过两位兄长,惠帝常常感慨,只可惜是个女儿身,惹得帝后不少白眼。

曾有云游四方的高人前来拜会,只看了一眼,便断定长乐公主不是凡人,他日成就不可估量。

惠帝自然惊喜,帝后却不以为意,她只盼自己的女儿平安喜乐,余者无求。

三子李定羽,其实非是帝后所生,也不是惠帝血脉,他的来历,神秘至极。

十二年前,盛云遭逢百年不遇的大旱,七月金秋,千里疆域,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惠帝对此心急如焚,急令官员携粮前往各地赈灾的同时,又与帝后上云山祭祀求雨。

不知是神仙显灵,亦或是盛云气数未尽,第二日,天降甘霖。

惠帝起驾回宫,却在路上遇一弃婴,啼声恸人。

帝后下车将他抱起,在襁褓中发现一纸条,上书一行蝇头小字:

“善待此子,可保盛云百年。”

惠帝与帝后对视一眼,皆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震惊,于是对外宣称帝后再诞皇嗣,取名李定羽。

羽即雨谐音,算是纪念这场救盛云万民于水火的大雨。

李定羽渐渐长大,惠帝勤于政事,两位皇兄又忙于学业,只有长乐公主整天带着这个小弟四处撒野。

两人惹事不少,但礼义仍是标尺,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之类的,帝后也不好严惩,只能任由两人放肆。

李定羽本为男儿,又值少年时候,捣蛋实属正常。

李青婉本无此不良嗜好,但自从李定羽醒事之后,原本皇家乖乖女,一夜之间成了小女魔头。

带着李定羽,捉弄上朝的官员,痛打落水的恶霸,教训闹事的醉汉,几乎算是“无恶不作”,京中百姓谈及这对姐弟,脸上的表情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