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二等功不为过
“报告指挥员,赤道歼-16c还在和卫星连线,并没有中断,并没有坠毁。”一位工作人员突然大声报告道。“什么?没有坠机?”指挥员大叫起来,腾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就要走过去。
“滴!”
就在这时,一声轻响,原本已经消失了信号的赤道歼-16c再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这是怎么回事?”
指挥员止住脚步,盯着雷达屏幕,仿佛在天堂与地狱之间转了一圈,心情大起大落之下,竟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糊涂了。
只见屏幕上显示的歼-16c的高度参数正在极速攀升,经纬度的变化不大,显然正在以大仰角极速爬升。
“应该是改出的时候高度太低,进入了雷达盲区。”雷达参谋解释了一句。
虽然大海很平坦,没有山体等阻挡雷达信号,但因为地球曲率的原因,也是有盲区的,如果高度太低,距离海平面太近,雷达就抓瞎了,同样探测不到。
指挥中心所有人在庆幸之余,却在疑惑,在这么低的高度,刘凯是如何拉起来的,按常理推测,应该已经坠毁了才对。
“呼叫指挥中心,赤道成功改出,完毕。”
拉起,回到高空,刘凯贪婪地呼吸着机载氧气,心中紧绷的弦终于完全松懈下来,向指挥中心报告。
“赤道,马上报告机身情况。”指挥员大喜之余,急切地说道。
刘凯低头在仪表盘上查看了一番,掉高度时失控了的仪表,此时全部回归正常,于是回复道:“机身状况目前良好,没有问题。”
“好,太好了!赤道,我要为你请功!”指挥员激动地说道。
执行任务时,遭遇高空乱流,这属于意外事故。
在战机失控后进入失速尾旋,为了保住战机,从6800米一直到几百米,一直没有放弃,没有弹射跳伞,最终保住了歼-16c战机,挽救了国家财产。
毫无疑问,这是立功的行为。
给个二等功不为过,甚至一等功也有可能。
要知道,当时海面上可是有不少渔船,一架战机砸下去,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砸中渔船,换言之,刘凯同时也挽救了群众的生命。
指挥中心不知道,刘凯却知道,如果他真的跳伞,赤道歼-16c百分百会砸中渔船,现在也是因为他的干涉,才在渔船的前方改出,而没有在渔船的上空改出。
“赤道,后续任务暂时中断,现在你马上转向飞往阳平基地,接受检查,航线已经发送。”
赤道歼-16c在乱流中挣扎了这么久,又失控进入失速尾旋,虽然刘凯报告机体正常,但有没有隐患的存在,必须经过检查才知道。
为了飞行安全,指挥员不得不中断考核任务。
“赤道明白。”刘凯回复道。
预料之中,不只战机需要检查,刘凯自己也得接受航医的检查。
点开新的航线,查看过后,刘凯蹬舵转向,继续爬升高度,朝陌生的阳平基地飞去。
根据导航的指引,一路上再也没有发生意外情况,近一个小时的飞行后,很顺利地抵达了阳平基地。
战机交给驻扎在阳平基地的飞行部队的机务人员进行检查,刘凯则被基地的航医接走,接受特情之后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医疗检查。
夜渐深,乌云密布,雨点哗啦啦落下。
生于东海的大风最终还是影响到了位于海边的阳平基地,从晚上六点多就开始下大雨,随着时间推移,雨势倒是小了不少。
本来连续15个小时的飞行任务,因为遇上高空乱流不得不中断,刘凯难得获得了休息的时间。
花了两个多小时,结束了医疗检查,身体和心理都很健康,没有问题,符合飞行标准。
但赤道歼-16c的检查却还没有结束,一直到晚上九点半,经机务人员的仔细检查后,才最终确认歼-16c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似是做了一场无用功,但这检查却是必要的。
航空无小事,必须严谨。
刘凯在阳平基地蹭了一顿晚餐,恰巧当晚阳平基地又有飞行任务,九点半又蹭了一顿晚餐,免除了啃味道不好的能量棒。
四点多到达阳平基地,经过五个多小时的休息,刘凯又变得生龙活虎,疲惫尽去。
晚上十点整,阳平基地机库。
中断的任务继续。
雨势已经变得很小,但也没停。
春雨向来很绵长。
“飞行员同志,飞机经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现已准备就绪,请你接手。”灯火通明的圆拱形机库内,机务小组组长手拿交接文件,向刘凯敬礼报告。
赤道歼-16c静静地停放在一旁,起飞前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油箱内已经注满航油,四枚一度卸下的pl-9c空空导弹和火箭弹发射器重新挂好,机体检查也已完毕。
“谢谢你们了。”刘凯点头说道,围绕机身检查一周,展开检查,随即在交接文件上签字,右手拎着tk-16c飞行头盔,左手拿着战术平板和飞行简餐,攀上了登机梯。
把飞行简餐和战术平板固定好,戴上tk-16c飞行头盔,数据线和座舱的接口相连接。
手脚麻利地启动航电等系统,进行仪表检查。
一个机务从一旁的电源箱内拉出一条粗粗的黑色电缆,插进机体接口,准备启动航空引擎。
“轰!”
十多秒后,在外部电源的辅助下,al-31fn航空引擎成功启动,轰鸣声顿时响起在宽敞的机库内,处于怠速状态。
登机梯撤离,电源线抽离,机务小组所有人撤退到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