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保证完成任务
国际通用紧急求救信号。“报告指挥中心,发现异常情况,在编号4324的无人岛沙滩上发现‘sos’求救信号,但在岛上并没有发现人。”
刘凯仔细观察一番后,通过时刻畅通的无线电通信,向指挥中心呼叫,报告自己发现的情况。
“赤道,请稍等,正在进行查询。”指挥员听到后,面容严肃,安排核查信息,双眼盯着屏幕上放大清晰的图像,sos字样依稀可以辨认。
不多时,有工作人员报告相关部门并没有接到求救信息。
“赤道,情况已核实,相关部门没有得到求救信号,现给予临时任务,降低高度查看具体情况。”指挥员按下通话器按钮,严肃地下达指示。
可能涉及群众生命安全,这是一件大事,不能忽视,相比之下,寻找标靶的任务已经无关紧要了。
“赤道收到,降低高度查看,完毕。”刘凯脸色严肃,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
蹬舵转向,压杆俯冲。
平稳飞行的赤道歼-16c划过一道圆弧,一百八十度掉头,返回小岛上空。
高度持续降低,减速板打开,襟翼调整角度,降低航速。
“轰!”
航空引擎的轰鸣声逐渐愈发响亮,从2000米空中俯冲而下,降低高度的赤道歼-16c,速度并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小。
直到200米的高度,刘凯才拉杆改出,在小岛上空盘旋。
此时的速度只有200公里每小时,迎角25度,节流阀即将推到底。
再一次返回到沙滩的上空,刘凯如鹰般锐利的双眼盯着沙滩上,仔细查看,心中做出判断。
“报告指挥中心,编号4324无人岛上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发现一个火堆,确认求救信号为新近发出,只是并没有发现人影,疑似已经离开。”刘凯把自己的发现和判断上报。
没有发现人影?
指挥员皱眉问道:“能判断出来离开大约多久了吗?”
“指挥中心,请问最近一次潮汐是在什么时候?”刘凯想了一下问道。
指挥员查询了一下后说道:“最近的一次满潮是在凌晨三点半,干潮是在上午九点半,下一次满潮在下午三点半左右。”
“也就是说,现在正在涨潮,但还没有涨到最高的位置。”
“是的。”
刘凯心中有数了,压杆降低高度至100米,从沙滩上空一掠而过,双眼在惊鸿一瞥间已经看清了沙滩上的遗留下来的脚印等痕迹。
拉起爬升高度之后,刘凯才凝重地说道:“报告指挥中心,沙滩上的脚印很清晰,并没有被满潮时的海水冲刷覆盖,因此判断其离开的时间应为今天上午。”
“今天上午?”指挥员一愣,马上回过神说道:“从昨天开始这片区域就划为了军事禁区,不可能有船只活动,他们是怎么离开的?”
“我发现一处比较宽的拖曳痕迹,我高度怀疑是被困人员自制的木筏之类的逃生器械留下的。”刘凯双眼凝望着大陆架的方向,颇为担心地说道。
此处小岛距离陆地足足有200海里,合410.21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仅凭木筏想要回到陆地上,无疑是难比登天,充满了危险。
大海在平静的时候好似秋毫无犯,危险不大。然而它喜怒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上一秒还是风平浪静,下一秒就可能怒浪滔天,极其危险。
“赤道,你马上沿着有可能的离去的方向进行搜索,务必寻找到发出求救信号的人,我马上联系海航的直升机起飞。”指挥员当机立断,向刘凯下达新的指示。
“赤道收到,保证完成任务。”刘凯正色道,双手双脚随即做出操作。
推节流阀,蹬舵转向,拉杆爬升。
在低空盘旋的赤道歼-16c机头扬起,加速爬升至1000米高度,随后改为平飞,向陆地的方向高速飞行。
往陆地方向,在距离小岛约五十公里的海面上,一艘无动力小船缓缓行驶着,赫然是刘凯辛辛苦苦寻找而不得的标靶。
两个身着军绿色冒险套装的年轻男子端坐其上,奋力地划动着自制的粗糙简陋的船桨,推动他们无意中获得的小船。
两个男子满脸疲倦,嘴唇发白干裂,浑身装乱不堪,双臂像灌了铅似的,极其沉重。
从早上七点开始,他们从小岛出发,历时近四个小时,此时他们已经又饿又渴,而且小船的速度非常慢,每小时仅七公里左右。
对活下去的渴望,让他们一直在坚持。
“王安,你说我们能活着回去吗?”其中一个男子吃力地划动船桨,双眼投向陆地方向,问道。
“吴国庆,不要放弃,我们一定能回去,一定能。”名叫王安的男子咬牙说道,用力划动手上简陋的船桨。
“我不能死,我一定要回去……”吴国庆嘴里嘟囔着,手上奋力划动。
其实,他们两人都明白,如果中途遇不到船只,他们回到陆地的几率小之又小。
但他们已经被困小岛好几天了,几乎是弹尽粮绝。
虽然食物可以靠赶海获取,但是岛上缺少淡水,而他们本身携带的淡水已经消耗完了。
求救信号也发了好几天,但并没有任何船只路过,没有人发现他们。
事有凑巧,今早醒来却发现沙滩上搁浅了一艘小船,于是他们决定行险一博,划着小船离开小岛,寄希望于中途能遇到船,把他们救起来。
清风徐来,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
如果是在游艇上,他们会很享受这般惬意,奈何他们此时没有任何的心情,只希望快点得救。
“嗯?”
突然间,一丝微弱的声音传进王安耳中,顿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猛然间回首向身后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