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乡哥哥与漂亮姐姐在私奔 - 女人快跑 - 女人快跑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女人快跑 >

圩乡哥哥与漂亮姐姐在私奔

一个雨天的下午,在外打工不常来的圩乡哥哥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大眼睛红嘴唇尖尖瓜子脸的漂亮姐姐。

有姐姐在家,就不用开心耳招待。漂亮姐姐也好与人沟通,不多大会儿,已经二丫二丫的与开心耳交流甚欢了。

开心耳父亲回来,圩乡哥哥与干爹的交谈里,才知道原来圩乡哥哥与漂亮姐姐处对象了,可是女方的父母一百个不乐意,于是两人想起来私奔。都是左近邻村的,哪家哪里有个什么亲戚,心里基本上都有点底。圩乡哥哥与父母一合计,还是去干爹家比较稳妥。女方父母虽然知道圩乡哥哥有个干爹,却不清楚干爹家具体的方位。

虽然是秋天的气候,一到雨天,就冷得让人坐不住。漂亮姐姐就坐到姐姐床上,双腿包被子里,手上也不闲,帮姐姐绣鞋垫。圩乡哥哥体质弱,奈不住冷,也坐着包到被子里。毕竟亲戚家里,两人这样坐着也不是一回事,就三番五次将姐姐也喊了过去。三人你言我语,聊得倒也自然。

漂亮姐姐适中的中个身材,皮肤细腻白晰,新卷的发,衣服时髦而不显娇气。性格直爽,说话带点磁性的女中音。圩乡哥哥其貌不扬,厚嘴唇一笑,就有点歪斜。细挑个,站一起比漂亮姐姐高出一头。但是做事细致,头脑灵活。漂亮姐姐应该是喜欢他的人品吧。

那是自由恋爱刚刚萌芽时期,外出务工,本地上班,男女开始有了自由接触的时机,真正谈婚论嫁还是父母说了算。又有多少青年男女,为了这份还没成熟的自由恋爱,不懂得如何把握尺度,如何合法的保护自己,一时冲动,而献身于这如烟花般绚烂的萌芽期的自由恋爱里。

圩乡哥哥与漂亮姐姐,两个人都好相处,吃喝也随便。基本是田间地头的蔬菜,一起去摘来,又一起凑一起洗切,然后烧火的烧火,掌勺的掌勺。偶尔也会买些豆腐,很少买肉。

漂亮姐姐人随和做事也利索。豇豆老了,做不了菜,就剥籽摊耙耙吃。开心耳剥了一碗豇豆籽,说要贴耙耙。

“二丫,让我来贴。”漂亮姐姐闲不住。

开心耳烧火,漂亮姐姐站灶台,窸窸窣窣不一会,面就和好。锅里入油,“嘶嘶嘶,滋滋滋”,不一会儿,两面金黄的豇豆耙耙就煎好,咬一口,酥脆酥脆。

没过几天,圩乡哥哥的母亲来了,带来几件两个人的换洗衣服等。漂亮姐姐其实早已住在了哥哥家,因为父母不同意,放出话来,绑也要将女儿绑回去。有那听到风声的,赶紧告诉了哥哥的家里人,两人这才干脆决计私奔。

圩乡哥哥的父母与开心耳父亲,二十多年的朋友加亲戚了。圩乡哥哥是长子,小时特别娇惯。开心耳父亲做生意做到那个庄子,天色近晚,问有没有愿意借宿的,今晚他要在这个庄上,借宿一宿。圩乡哥哥的父母听说,立马邀请这个外乡人,可以住到他家。

七十年代左右,交通不方便,宾馆还没有,有的稍大点的镇上可能有招待所。招待所得有地方上开出的证明才能入住,可不是谁都可以想住就住的。两条腿走路的生意人,生意做到哪里,跟庄户人家说几句好话,有那空得出床的,就让生意人来家里住一宿。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那时候借宿很常见,开心耳的父亲出门在外做生意,也常常需要借宿。

开心耳的父亲借宿借到了圩乡哥哥家,晚间交谈里,父母就抱怨起儿子的娇惯。开心耳父亲建议他俩,将儿子过继于他人或菩萨,不算他们的长子,儿子就会好抚养一些。

开心耳的父亲,个子不高,清清瘦瘦,白白净净鸭蛋型脸,说话谈吐有序。圩乡哥哥父母就势要将儿子过继給这个有缘结识的外乡人。

“来,快喊干爹!托干爹的福阴,以后就没灾没费了。”圩乡哥哥的母亲抱过儿子来,就让孩子干爹干爹喊起来。

“继父!继父!”圩乡哥哥机灵,立马听懂母亲的话,继父继父的喊开了。

开心耳父亲本来就喜欢小孩子,面前这个小孩又聪慧,也就高兴收受。

“来,买糖糖吃!”开心耳父亲拿出两张一元面值的红色钞票,算作给孩子的见面礼,也算还借宿的人情。

父母自然再三推让,耐不住开心耳父亲的执拗,也就只得暂且收下了。

圩乡哥哥的母亲当时收下了二元钱,一直可惦记在心。以后的往来里,悄悄套出开心耳家里人脚的大概尺码,一下做了四五双布鞋送了来。以后每年都做几双布鞋,有事过来,就带来。两家这么一走动,一下已走动二十多年。

圩乡哥哥母亲来了,自然与父亲一番长谈。到晚上洗脚时,才与两个年轻人,汇报起家里的近况。

“那天晚上,时候已不早,‘乒乒乓乓’传来一阵急促敲门声,我们也估计可能是你父母,特地打量了一下家里,有没有被怀疑的点,才去开的门。”

你父母气势汹汹闯进来,一边人呢人呢的嚷嚷,一边四处找寻,发现确实人不在家里,才气急败坏骂骂咧咧而走的。

“红,也是够精明的,你的一条内裤,晾在节节篙上,她听见敲门声,就知道赶紧拿下藏起来了。”

圩乡哥哥的母亲,住了一宿就回去了,圩乡哥哥与漂亮姐姐继续住开心耳家。

两个人来的时候,还去照相馆照了合影。只是那时候的黑白照也太不给力,加上又是私奔,心里多少有些紧张,照片效果很差。照片上的圩乡哥哥,看起来像个在逃的瘦老头,圩乡哥哥仔细端详了一会,就将照片扔进了灶膛。

又过了些天,两人合计合计,父母既然大晚上来男方家找女儿,女儿没找到,也不好一而再的来了,风声也就差不多过去了。两人打点打点行李,也就回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