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入后宫靖王欲请安,遭恶嫌宗元受羞辱
“靖王?靖王今天怎么会想到来看我?他不是逢五才来么?”看到那宫女不做回答,淑妃当下也觉得自己问的多余,于是道:“行了,让他进来吧。”
不久,就听一阵脚步声,一个健硕俊朗的男子走进来,头系金玉带,身穿赤红袍,目如星,眉如剑,仪表堂堂,威风十足。
淑妃见自己的儿子多了,倒也没觉得什么,但手下的这些宫娥侍女,见到靖王虽说低头,一个个却是纷纷偷眼观瞧,有些个入了迷的甚至觉得心血来潮、呼吸急促,不乏有些腿软无力。
那靖王余光所及,倒也都看在眼里,但并不怪罪宫娥之无礼,只是上前对淑妃道:“孩儿给母妃请安!”
淑妃也没抬眼,只是观赏着自己的盆栽道:“哦?这不是靖王殿下么?今天怎么有空来我宫中?”
靖王见淑妃如此淡然,倒也没觉得异常,只是上前一步道:“母妃何故如此生分,身为母妃之子,到宫中来拜见自己的母妃,本就是情理之中,哪还需得母妃惊讶。”
“好一句情理之中,我还以为靖王心里已经没了我这个母妃。如不是逢五来拜见,其他时候我还真快记不起来,自己还有个皇儿。”
“母妃这么说,孩儿就知道孩儿错了,还请母妃责罚。”说罢,靖王往地上一跪,低头等着责罚。
淑妃见他跪下,眉头一蹙,摇了摇头,道:“你这是做什么?还不快快起来?”
靖王赶紧站起来,笑看淑妃。
淑妃白了他一眼,道:“堂堂靖王,说跪便跪,有失皇子的体面。这么多下人看着,万一传将出去,你这靖王的面子怕是就都毁了。”
“母妃此言差矣,孩儿跪自己的母亲,天经地义,乃是孝举,就算这些人给孩儿传出去,那也不失为一段慈母孝子的佳话。”
这对寻常人来说,本是非常能取悦家中母亲的一句话,但在淑妃看来,则是丝毫不能相信。皇家就是这样,有的是父母子女之实,但绝没有父母子女之情。淑妃仔细打量着今天的靖王,看似眉眼带笑,但透着的满满都是心思,于是她道:“靖王就不要在我这里扮什么母慈子孝了,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不去搞什么开坛会之类乱七八糟的宴会,不在府中赤身而坐,席地而卧,换着法子看舞姬跳舞,反而跑来我这里,必然是有什么要事。”
开坛会,朝中多有知晓之人,淑妃知道此事不足为奇,但靖王见淑妃提到府中之事,心中当下便有了底,淑妃果然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自己的一举一动,怕是每天都有人汇报给她。
这是自然,自己不是淑妃亲生,遭遇冷遇和监视,都在正常不过了。
“母妃见笑了,没想到孩儿的一举一动,母妃竟是如此了解,可见母妃对孩儿还是十分关切的。孩儿今日里来,就是专程给母妃请安的,也无其他要事。至于开坛会嘛,也是因为最近南方闹灾情,孩儿集合了朝中一些关系近切的大臣,和燕京城中的富商,以开坛品酒为名,共同商议赈灾之策。”
淑妃侧眼看了看靖王,假做惊讶道:“哦?我还以为是寻常饮酒作乐,没想到竟然是心系黎民的一场议事会。没想到,皇儿竟然有如此仁德之心,实在是黎民百姓之福分啊!”
靖王嘴角一样,俯首道:“这都是孩儿应尽之责,身为皇子理当为百姓谋福祉。”
“哦?”淑妃冷哼了一声,移步去亭下,靖王也紧随其后,宫女们也在身后不敢怠慢。
“靖王殿下这一番心意的确是心系百姓没错,可不知靖王本次的开坛祭祖会……”
“母妃,是开坛会。”
“甭管是什么会,你这个会,可曾邀请太子前去吗?”
靖王见淑妃坐下,忙坐在对面道:“孩儿有专门派人递送请帖,但太子并没有来,想来是看不起这种朴素简单的宴会吧。”
“哼,你终究是没有他心思细腻,将来如何能斗得过他?”淑妃冷声道。
靖王一脸疑惑,不发一言。淑妃见他不说话,拿起茶盏抿了口茶,忽然将茶杯砸掉,大声斥责身边的婢女道:“贱人!难道不知这茶凉了?!平日里狗仗人势,就应该记住谁是主子!没了主人的庇护,你是个什么东西!来人啊!给我拉出去掌嘴三十!”
宫女哭喊着,被几个太监带了下去。
靖王只顾喝茶,并未发一言,他心里清楚,此时淑妃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但心中纵使再有不满,也不能表现在脸上。
淑妃侧眼看了看靖王,见他丝毫没有反应,道:“宗元,比起太子宗尚,你始终过于幼稚,从过去到如今只一味守着仁义之道,却忘了人言可畏,忘了避嫌。太子为何不去,你心里当真没数?皇上龙体尚安,你身为皇子,且没有诸君之位,擅自拉拢朝中大臣,此乃结党营私之罪;明明朝中有皇上,其次有太子,你却到处宣扬自己办开坛会是为了寻找赈灾之策,图谋积累名声,此乃欺君越主之罪。”
淑妃喝了一口婢女新递来的茶,又拿起一块糕点在鼻前晃了晃,闭着眼享受了一下糕点的香气,伸手递给了靖王宗元。
靖王本陷入沉思,见淑妃递来糕点,伸手正欲接,却不想淑妃松手,糕点直接落在地上。靖王皱眉,咬紧牙关,抬头看去。
淑妃一脸不屑,嫌弃的说道:“两行大罪,宗尚要是咬着不放,就算不治你得罪,你父皇那边,也定会降低对你的评价!”
说罢,淑妃大笑,婢女连忙递来丝巾,她接过丝巾擦拭着笑出的泪,道:“好了好了,别怕,有母妃在,会保着你的。”
宗元也跟着开怀笑道:“孩儿幸得母妃保护,也就无后顾之忧了。对了,孩儿从民间搜得一块天价亦难得的奇石,此时间正在来燕京城的路上。我深知母妃喜欢摆弄盆景,打算将此块奇石送给母妃。孩儿非母妃亲生,但母妃一直以来待孩儿如亲生骨肉,我想以此来感谢母妃对孩儿的照料之情。”
淑妃听到靖王的话,只是冷笑了两声道:“奇石什么的就不必了,所谓的奇石不过就是块石头罢了,放在盆景里,也只不过是增添增添氛围。这石头,我捧着它,便是价值连城;若是不捧它,它不过是废物一块。”
靖王连声称是,心里却满是怒火。
吴来跟葛青去了云风住处看了刀诀,已经是三日前的事了。这三日中,吴来和葛青几乎每天都只是去燕子卫府报个到,然后跟着南洛瑾在城里转几圈,也就没有别的什么事情了。
除此之外,吴来则是跟着葛青一起,在云风的住处呆着。
当然这二人也会带一些吃喝之类的去。跟着南洛瑾虽然没有正经差事,但好在南洛瑾此人很大方,经常会私下给一些银钱作为赏钱。吴来也不再穿那些满是补丁的衣服,吃喝什么的,也自然不用再去老李家里去蹭。
赤虎军的刀法,颇为凌厉而又霸道,需要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作为常年以来混迹在燕京城里的小无赖,虽然体魄上有不足,但吴来练着倒也顺手,根据他自己的推断,十有八九是因为公孙逸老前辈给的玄心经,让他内力积累迅速,弥补了肢体力量的不足。
只是随着刀法的不断熟练,吴来内力的不断激增,寻常的木刀,和一般的铁刀,都无法再继续支持吴来练习刀法。
寻找趁手的兵器,目前成了无来将要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
“吴来兄弟,我主要练习拳脚掌法,再加上先前师兄教我的功法,也是跟指力有关,并不需要兵器。可眼下,我们好像该给你准备趁手的兵器了。”葛青道。
吴来有些头疼,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他现在虽说有了一些闲钱,但就这一点散碎的银两,是无法承担购置兵器的费用的。
“我倒是想准备一把趁手的刀,可是好刀不便宜,现在咱俩的钱加在一块儿,连个刀鞘都买不起。葛青,要不我去跟天香阁说一说,看看那边要不要男宠,你虽然五大三粗,但也算长得俊朗,不如我把你先暂时寄放在天香阁,你忍上他三年五载,如何?”
葛青挠挠头,不明白吴来说的是什么意思:“吴来兄弟,什么叫男宠啊?我去天香阁,倒是可以天天见到蓉儿,可是你说我要忍三年五载,要忍什么呀?天天跟蓉儿妹妹在一起,很快乐呀?”
吴来看着葛青,无奈于他的傻,同时也惊叹于他无意之间的表白,他先说:刚才那番话,要是蓉儿妹妹能够轻易儿听到该多好。
“哎呀,行啦行啦,我开玩笑的,就你这一身硬邦邦的,怕是没有几个人能看得上你。不过我说你个愣头青,没想到心里还能挂念着蓉儿妹妹,不错不错。”
葛青羞红了脸,低下头道:“蓉儿妹妹好,跟她在一起当然开心了。”
二人又讨论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吴来没法子又只能开葛青的玩笑,二人打闹在一起。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二人看去,原来是云风。只看他还没到门前便大喊道:“城东的李员外,悬赏剿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