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她不会背叛我
第489章她不会背叛我
靳月看着怀中的芷兰,在心中暗暗叹气,甚至于开始怀疑,自己这样究竟是对还是错。可是一想到如果将事情拖得更久,那个时候宣布真相,对于芷兰的打击更大,靳月心中对于自己的做法有了一丝慰藉。
“芷兰,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在你身边,不仅仅是我,汀香和李嬷嬷,我们都在,你一直都不是一个人。”
怀里的芷兰没有回应,靳月却是感觉到了她身体的轻颤,以及因为轻微的抽泣的声音。
哭吧,有委屈总是要哭出来,发泄出来的,到底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比起靳月,芷兰小太多,至少,靳月的心理年龄已经近三十,在现代经历了那么多看透却不说透的现实,于这里在重新领略一番,从经验上来讲,她比芷兰多,而心智上,更比芷兰成熟,承受能力,也比她要强一些。
靳月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似乎已经不适合再开口了,静静地陪着芷兰,就是最好的选择。
最令靳月感觉有些想不通的是,芷兰即便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明王殿下的为人,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靳月仍旧能够在瑞王殿下的带领之下,窥见两人幽会。
为什么?为什么芷兰要如此这般的执迷不悟?为什么在明明知道了明王殿下的为人之后,却还是要选择和他在一起?
靳月有些懊恼,更是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
在靳月的心里,芷兰并非是善恶不分之人,可这样的结果,是靳月所预料不到的。
瑞王殿下对靳月安慰道:“可能是感情太深,舍不得吧,毕竟,四哥可是明王殿下。”
靳月冷眼看他:“你什么意思?芷兰可不是爱慕虚荣之人,她不会为了权势和钱财就丢下自己的良心的。那天晚上,她借故来和我挤在同一张床上,不知道哭的有多伤心。”
瑞王殿下却是一次次打击靳月:“你确定她是因为得知了四哥的为人之后失望和为自己的行为懊悔而哭吗?而不是觉得今后可能要对不起你,于你愧疚而哭?”
瑞王殿下一句话,如当头棒喝般,让靳月心中一震,脚下都险些站不稳。
“不会的,芷兰不会这般糊涂的,她最是分得清善恶的,她不会选择背叛我的。”就连靳月都觉得自己的话有些牵强。
“你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何以让我相信?”瑞王殿下叹口气,转身离开。
这种时候,他该给她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无论他说什么,都抵不过她心中的自我相信。相反,如果他说的令靳月不悦的话,平白让靳月对他恼怒和反感。
靳月无论如何都不想相信,芷兰是因为爱慕虚荣,所以才会弃自己而选择明王殿下,这可不是芷兰的作风啊。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靳月还真的想不出来,能够令芷兰心甘情愿的继续面对明王殿下的虚情假意。
即便是芷兰对明王殿下情真意切,可靳月知道,感情越是深,越不能够容忍对方对于感情的虚假和背弃。
芷兰既然已经知道了明王殿下对她并非是真心的,肝肠寸断之后也不该再承接他的虚情假意啊。
痴情,总该还是有一个度的吧。
所以在剩下的返京的日子里,靳月面对芷兰的时候,是又气又恨又心疼,有的时候甚至于会对芷兰莫名其妙的发脾气,然后就扯到明王殿下的身上。
芷兰在靳月的面前,对明王殿下依旧是维护的,不管在靳月这里遭受多大的委屈,但是对于明王殿下,芷兰维护的让靳月越发的气愤,以至于在抵达京城的时候,靳月已经心痛地无法在面对芷兰,两个人的关系越发的僵硬和不可挽回。
京城之外,柳枝已出嫩叶,碧草已成草坪,就连迎春花,也早已经绽放成片。
景色这般秀丽,可靳月却是半分欣赏的心情都没有。因为她知道,自己只怕是不能够顺利回到尚书府了。
不管有没有芷兰的牵绊,如今芷兰和自己已经决裂到甚至已经形同陌路了,明王殿下还是要将自己想办法给扣押下来的,因为外战一旦结束,剩下的,便是他们兄弟之间内战的上演,一场争夺皇位之战一直都在悄然进行当中。
来迎接的都是朝中的官员,甚至皇上亲自出马,来彰显出来他对于这场战役胜利之后的重视以及喜悦。
是啊,边境三个小国同时发起对天都国的进攻,能够一举歼灭,并且签订了新的投降书,将他们之间的贡品都提高了一倍,他们也不能够有任何的怨言。因为先违背当初规定的是他们,他们必须要为他们的失信付出代价。
在前来迎接的人们当中,靳月看见了轩王殿下萧天烨。萧天烨和徐将军比明王殿下他们回来的早了近五天,同样受到了皇上这般大的排场的欢迎和接待。
这倒是越发令众人看不懂了。
轩王殿下和明王殿下在皇上这里,似乎受到的一直都是同等的待遇,谁也看不出来究竟更偏爱谁一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令明王殿下和轩王殿下两派人马中的心思摇动之人,久久没有动静。
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谁更有把握坐上皇位,虽然,他们心中深知两人一直都是在暗中较量,为了那个皇位。
看见萧天烨,靳月的心中总算是有了踏实的感觉,可是一想到明王殿下,她又开始担心起来。
“别担心,有我在呢,你怕什么?”一直和靳月并肩骑马的瑞王殿下突然之间说道。
靳月感激地看了瑞王殿下一眼,当下这种宏大的阵势之下,靳月还真的需要一个人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
凯旋一直以来都是令人兴奋而又值得庆贺的,皇上安排了场面盛大的凯旋宴,宴请众位将士。
“这次多亏了有靳月小姐在旁助阵,否则的话,儿臣不可能会在损失这么少的士兵情况之下打胜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