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开端
1937年12月1日,南京一个小村庄。
“妈妈,我出去找那个花头精去玩。”
“不要去呗,那就是个湿搭子!最近好像我们这边不太平嘞!”
“那好吧。”
1937年12月13日。
外面的枪声停止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南京成功保住了,要么,南京沦陷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因为日本人来的太快了,以至于只有季华躲在了地道里。
透过缝隙,他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父母被刺死,自己的两个姐姐被拖进房子。总是没过多久,就传出了枪响。而家里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往日整洁和谐的家,被血染成了地狱。
12月15日(日军占领第3天):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被集体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多人当场遇难。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同样遭受焚化。夜,解往鱼雷营的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被日军屠杀。又在宝塔桥一带屠杀了数不尽的人,尸体堆积成山。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枪杀了大概一两百个人。在这活下来3天的季华,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事情,向日本人复仇的念头越来越根深蒂固。
季华冒着风险去偷了食物到这个仓库,但是,在他发完吃的了之后,发现,母亲在他入地道时送给他的那个护身符不见了!
心急如焚的季华立即回到了日军粮食存放处,在找到它时,却并没有发现,后面来了几个巡逻的日兵。
“八嘎呀路!是谁在那里?”其中一个日本人发现了不对劲,握紧枪。
季华心中一震!完了,自己可能就要牺牲了。
拿起一袋高粱米向日本鬼子撒了过去,拔腿就跑,但上天并没有保佑他,日本鬼子朝他开了一枪,正中胸口。不过还好,并没有打中心脏。
黑暗,无助,恐惧随着季华的倒下,消失了。
叫喊声,枪声,缓缓消失了,季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儿子,在遇害名单上还是有位置的。
......
“咳!咳!”略带血腥的扬子江的水,将季华呛活了,或者说,季华本来就没死。
季华挣扎着向岸边游去,小时候经常去河边游泳,所以游泳的技术也不差。
染红的衣服因为沾水,紧紧的贴在了季华身上,但他并没有在意,因为眼前的一幕险些吓到精神崩溃。整条扬子江上飘满了浮尸,边上花花草草的香气荡然无存,只剩下了飘满整个野外的血腥、腐臭味。
伤口上的疼痛恢复,加上这恶心的环境,季华晕了过去,这几天的事情,着实超出了一个16岁青年的能力范围。
......
“爸,日本鬼子太惨无人道了吧,咱城外除了尸体还是尸体!我们还是搬家吧,我想吃兔子,不想翻尸体!”
“哎呀!兰花呀,你能闭一会儿嘴吗?上次王猎户救了一个人,人家赏了两根大黄瓜!”
“爸,那叫大黄鱼!”
父女俩捂着嘴在扬子江边上有说有笑的走着。
“……爸,你看,前面那人是不是还活着啊?这背,一上一下的。”
“是个大活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