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消失了
贾村长脸色逐渐严肃起来,“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收到异常的消息,先去巡逻队那里问,说不定还没来得及禀报。”
竹青涵才想起,昨夜就已经把借来的官兵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巡逻,一组分散开堵在小山丘各个出口。只要那两个逃跑者出现,定然会被抓住。
定了神后,竹青涵随着贾村长一起去询问,巡逻队的并未发现异常,而负责围堵的官兵也表示没人下山。
那山脚的脚印是从哪里来?
竹青涵猜测,应该是这伙人看到有官兵把守,所以回头往山上走了。也就是说,他们还在山里。
事情变得顺利起来,现在竹青涵要人手有人手,要战斗力那十个死士不是吃白饭的,只需要慢慢搜山就能把人给找出来。
抹掉额头上的虚汗,竹青涵从慌乱中镇定下来。还好此次安排妥当,不然真让人跑出去通风报信,那最后一批人估计早就逃之夭夭。而萧逸对付尹丞相也不知到了什么程度,指不定会让萧逸有危险。
从白天到黑夜,原本负责堵路的官兵继续坚守岗位,竹青涵
带着巡逻队和死士上山找人。
夜幕渐渐降临,原本静谧的林子里到处都是举着火把的人。一些劳壮力也想要参与进来,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窃贼闯入马家村了。
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贾村长没同意下来,毕竟还有第三批人在旁虎视眈眈呢。只让家家户户都锁好门窗,有什么不对劲便大声呼救。
搜寻了一天一夜,期间官兵轮流去歇息过,竹青涵却是一直未曾闭眼,走起路来一脚深一脚浅,好几次都差点昏倒在地。
贾村长实在看不下去,通知马六婶和春婶子一起把竹青涵给拖回去。竹青涵实在拗不过婶子的念叨,这才得以睡了两个时辰。
中午时候,竹青涵做了个噩梦,梦见逃跑的两个人拿着匕首站在萧逸身后,任凭竹青涵怎么喊萧逸都没有反应,眼睁睁看着萧逸被人从背后捅死。
满头大汗醒来,竹青涵看了看天色,却再也睡不着了。
只要那两人还在逃,竹青涵就没法睡个安稳觉!
先去贾村长那边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展,谁知贾村长随着官兵去山上巡逻了。嘱咐贾老大,等会要是人回来了就到小院去。
贾老大一口应下,竹青涵这才撑着身子往回走。
等得昏昏欲睡,贾村长没来,倒是马六婶来了。她知道竹青涵今天不舒服,估摸着还没吃午饭呢,就顺便送了粥过来。
喝着热粥,没多久贾村长也来了,疲惫的脸显得有些苍老。
“人还没找到,整座山都要被翻遍了,”贾村长叹了一口气,“你说,会不会数错了?”
“不可能,这些人要带着人棍和补给品,哪有精力多带两个铺盖。定然是有人用才会摆上。他们不是藏在山上,就是已经混进马家村了。”竹青涵指节在桌面上敲击着,良久突然想到什么,“这些官兵的身份你可有检查过?”
贾村长苦笑,这都是竹青涵从知府那借来的人,他根本没有立场检查。就连昨日的工作安排都执行得不情不愿的,所谓秀才遇到兵,只怕多问两句这些人直接让贾村长缺腿少胳膊的。
“等会我去检查,辛苦村长了。”竹青涵点点头。
小山丘就这么大,竹青涵就不信那两人能长翅膀飞了,一定有内鬼在其中作祟。只是不知道那内鬼是尹丞相的人,还是他们临时收买的?
就在竹青涵准备出门时才发现,一向手脚利索的马六婶收拾个碗筷到现在还没走。
顿住脚步,竹青涵疑惑地看着马六婶道,“婶子有话要和我说?”
马六婶略有犹豫,放下碗筷道,“是有一件事,小虎昨天放假回来了。”
这是喜事啊,怎么马六婶犹犹豫豫不肯说?
竹青涵偏着头道,“那咱们今晚聚一聚吧,等会我就去叫春婶子。还有其他的呢?”
“昨天小虎回来后就一直关在屋里看书,晚上他听到点动静。刚才听你和贾村长说官兵里有内鬼,也许小虎听到的是个线索。”马六婶一次性把话讲完,在竹青涵点头后便去找马小虎过来。
昨夜马小虎点了蜡烛在屋里看书,接着听到两个官兵喝了点酒正在家门口放水。
原本马小虎想出去阻止,但听到他们的对话却停住了,站在窗口听墙角。
其中一个官兵炫耀自己白白赚了十两银子,还感叹这样的外勤难得。另一个官兵胆小些,劝着他即使收了钱也要把消息上报,万一给钱的两人就是大家正在找的犯人呢。
收了银两的官兵勃然大怒,并且威胁同行的不能透露出去,
不然让他好看。
再多的马小虎就没听到了,因为他们很快放完水离开。第二天起来马小虎和六婶说了这件事,这两日马家村戒严,马小虎尽管不知道事情的始末但总觉得那两个官兵的话十分重要。
马六婶害怕消息有误让竹青涵增添麻烦,故而一直都没说。直到刚才送午饭,听到竹青涵和贾村长的对话后,马六婶才犹犹豫豫说了。
“小虎好样的,书没有白读。还有更详细的讯息吗?你来跟我去认人。”竹青涵拍拍马小虎的肩膀,扭头看了马六婶一眼没有对她说什么,大步朝着山脚走去。
根据马小虎描述,收银子的官兵被称为陶大哥,应该是桃源村的人。官兵里有不少姓陶的,要找出人还得靠马小虎。
马六婶放心不下,急忙跟了上来。
搜寻工作进入瓶颈,山脚下负责堵路的官兵三三两两聚在一块说闲话。
“刘官爷,你的手下真是纪律严明。”竹青涵见到这幅场景脸色愈发难看,口不对心称赞一句。
刘官爷是这次负责带队的,根本不认识竹青涵,但出发前知府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听竹青涵的。故而就算不舒服,刘官爷却
也吊着眼尾道,“纪律如何不劳烦姑娘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