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
烦躁地吧唧几口水烟,贾村长扭头离开,吓得马婆婆急忙拉住人,“我还要进牢里不?我是不是不用死了?”
对着马婆婆翻了个白眼,贾村长一挥手让她别多想就走了。
马婆婆跌坐在地上,早知道贾村长刚问就把那两人抖出来好了,又不是多机密的事情,只是马婆婆就喜欢看这些人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而贾村长正在去找几个老人商量的路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村民偷粮,而涉及到了两村的恩怨。
身为嫁到马家村的媳妇,陶敏敏竟然胳膊肘往外拐,帮着陶大壮偷粮。当然,也许在陶敏敏心里桃源村才是里,马家村是外。
“真是他两?”
“不可能吧,陶敏敏嫁来咱们村这么多年,瞧着人不错。”
“陶大壮进了咱们村,怎么会没人发现呢。”
听了贾村长的话,其余几个不太相信。
“这是马婆婆亲口说的,我还威胁她如果不说就把她送官府里,你觉得这样说出来的话真不真。”贾村长忍着怒气说道。
这几个老人仗着儿辈和桃源村有姻亲关系,每次都向着桃源村说话,贾村长早就忍
够了。你把人家当亲家,别人就把你当成狗都不如,毕竟没有人会去抢狗的粮食。
要是陶敏敏和陶大壮这事真的成了,马家村多少人得勒紧裤腰带过年,说不准有些家底薄的得饿死。
也许是贾村长的语气太重,让这几人闭了嘴。
“那咋办,咱们再去一次桃源村?”有人问道。
“不去能行吗,上次是故意给野猪撒药粉,不知怎么疏通关系出来了,这次又是偷粮。难道等他大半夜把刀架在你脖子上,杀了你全家才过去?”贾村长忍到极点了。
按理来说两村交汇的地方应该是属于马家村的,只是桃源村的人老奸巨猾,田种着种着就把地扩到马家村这来,还美名其曰公用地。
现在好了,人家连公用地的名头都不给,说是他们的,让马家村的人赶紧收拾收拾滚蛋。
而这些都是在场几个老人给惯的,整天以和为贵啦,不就一点小事啦,反正一步退步步退,真是一群老糊涂!
贾村长发了火,这些人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按照贾村长的意思招呼人。
又是一次大型斗殴现场,这次萧逸和他的侍卫不在,两村人打得难解难分。就连贾村长都亲自上场了。
打架的原因就是贾村长过去讨个说法,但是桃源村那边反而诬赖马家村的人偷了陶大壮的粮。两方掰扯不清楚,陶大壮先是推了贾村长一把,马家村的小伙子年轻气盛
受不得委屈,于是就打起来了。
多年累积的怒火凑在一起,两方人顾不上理智不理智,全都下了死手。只听到一声惨叫,混乱中有人推了陶大壮一把,他的脑袋撞到石头上崩出血花来。
所有人都停住,陶村长把陶大壮扶起来,血哗啦啦顺着口子往外冒,看得人心惊胆战的。
很快大夫就来了,用了止血药后陶大壮的伤口终于止住。两村人也不打了,合力把陶大壮抬回桃源村。
现在两个村长才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谈话,贾村长说着话视线不时往陶大壮身上瞟去。
“对不住了,我们就是来问问的。老哥,咱们村相邻这么多年,和我也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我还不是村长的时候你就已经管着桃源村,你是知道我为人的。”贾村长缓缓说道。
陶村长的确比贾村长大上一辈,他经历了两村交好到两村结仇,知道的比贾村长更多一些。
“大壮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的确比较偏激容易冲动,但不是个坏心眼。这事他肯定没做!”陶村长一口咬定。
贾村长摇摇头,“人可是会变的,说不准小时候是个好的,长大性子就歪了。而且藏着米粮的是个老婆婆,马婆婆你还记得吧,她哪有力气搬这么多粮食?我看着她不
像是说谎。”
说到马婆婆陶村长沉默了片刻,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前你说,这事参与的还有陶敏敏?”
贾村长点点头,陶敏敏是个年轻媳妇,和自己又没半拉子亲戚关系,所以贾村长和她没什么接触。若说有,那就是前阵子村里的妇女们闹起孤立时陶敏敏来自己面前哭诉过。后来这股子邪风被压下去了,大家都忙着秋收哪有空弄小心思啊。
可陶村长不是,陶敏敏是陶村长二哥的孙女,故而陶村长对她还算熟悉。这孩子从小就有点小心思,保不准这次陶大壮还真的被怂恿着去偷粮了。
“老哥跟你说实话吧,秋收前咱们两村闹过一次矛盾,陶敏敏说了咱们村一个姑娘的坏话想要祸水东引,所以村里的大娘们小媳妇都不搭理她。没准她为了这事记恨到现在。”贾村长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点心虚,怎么说都是他们马家村亏待人在先。
听完贾村长的话,陶村长深深叹了一口气,心里已经确定了,粮食就是陶大壮和陶敏敏偷的。
陶敏敏在出嫁前经常带着陶大壮上山找东西吃,两人像姐弟一样的交情。这次陶敏敏自觉受了委屈,在陶大壮面前哭诉一番,然后让陶大壮想起所谓的“杀父之仇”,免不了做出点傻事。
上次给野猪撒药也是,虽然当着马家村的人面不承认,但大家都知道陶大壮家里就有这些东西。
拍拍贾村长的肩膀,陶村长沉吟片刻问道,“好,如果是大壮偷的,你们打算干什么?”
贾村长苦笑着摇摇头,“我们没打算做点什么,真的。只是想让你们劝一劝他,他爹的事情怪不了我们,只能怪自己,别总是隔三差五给马家村找麻烦。一会人命一会口粮的,事不过三啊。”
至于陶敏敏…贾村长没说的是,陶敏敏这样的媳妇马家村要不了,而且贾村长和陶敏敏的男人说了这事,人家当即表示要把她送回去。
而这已经是两口子的问题了,贾村长不打算插手。最后留在村里也好,不留更好。当初和马婆婆说的那番话纯属吓唬人,粮食找到了,就算真偷也只能重重拿起轻轻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