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做戏
做戏
侍卫接了命令,就赶往了玉良关。太子终究是不放心萧逸在边关。
至于萧逸,早已通过京中的暗桩,知道太子已经派了人来打探他的消息,为了使太子更加相信这一点,萧逸低声笑了出来,倒不如,让诺尔赤配合演上一场好戏。
这样想着,萧逸连夜就请了诺尔赤出来一叙。听了萧逸的要求,诺尔赤自然是不肯答应,虽说是演戏,但无论如何都会对自己的军队有些损伤,而自己更是捞不到一丝好处。何必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吃力不讨好?”萧逸突然笑了起来,诺尔赤一脸茫然,不知道萧逸又在卖什么关子,“若是得了京城那人的信任,想必,做很多事情也会方便很多。”做后一句话,萧逸故意拖长了音调,诺尔赤一怔,猛地想到了自己和萧逸的约定。
诺尔赤沉下脸,算是默认了。
等到太子的探子赶到玉良关时,看见的便是大战一
触即发的紧张模样。大乾国的军队更是开展了最高警戒,这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总有那么多的士兵结对巡逻,生怕这贼人潜入了军营。
探子就隐藏军营周围的地方,他自认为躲避甚严,其他人根本察觉不出什么。殊不知,在他踏进玉良关的第一步,便已经暴露再萧逸的眼里,现下的没发现,不过是所有人麻痹他罢了。毕竟,这可还是需要一个人去回禀现下的太子的。
“那群狗娘养的,真当我们好欺负,明日王爷带着我们上阵杀敌,我定要拿下对面的几个人头!”
“得,你就吹吧!这要是指靠着王爷能做些什么,不如指望母猪上树!他就一绣花枕头,懂个屁!还不让人说!”
这是两个出来小解的小兵嘴里讨论的,探子眼睛骨溜溜一转,原来这王爷在将士们心中是这个样子,那如此的王爷又怎么能够威胁到身为东宫的太子呢?
就在探子这样美滋滋的想着的时候,一泡带着骚味的水直接淋在了他的脸上,竟然是那几个小混账的尿液!探子不敢动,生怕引起这些人的注意,把其他人
给吸引过来,那他可就跑不掉了。
这样一场煎熬之后,那群小兔崽子终于走了,探子这才一脸菜色的爬起来,看不到那群将士眼中的笑和深意。
这一天晚上就在探子的怨念中划过去,很快便到了第二天,萧逸和诺尔赤果然开战了。作为统帅,萧逸和诺尔赤自然都是留在营帐中指挥的。探子没有能力也不打算去探究营帐,只选择了一个绝佳的观战场所蹲坑观察。
相比起诺尔赤军队的豪气与声势,萧逸这边根本就是人心惶惶,虽然游勇,却无奈没有一个可靠的指挥来凝聚力量,也只能孤军作战,不成气候。
很快,萧逸本来就不占优势,再加上自身指挥失误,节节败退,退守回营帐。探子瞧见这个情状,也是十分满意的,转身就回了京城,向太子禀报去了。
王二麻子听见这个消息,抹了抹头上不存在的虚汗:“这他娘的演戏比我打仗都累,可算是走了,不然我这条老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众人听着这话,一下子就笑开了,就连萧逸嘴角边
也挂着一丝微笑。
而那厢,京城之中,竹青涵因为之前的名声大噪,吸引了京中众多贵人前来酒楼消费,他们皆以能在这酒楼用餐而产生出一股莫名的优越感,一时之间,酒楼风头无两。
这酒楼每日皆是高朋满座,这原本还算的上大的酒楼,一时之间,竟然无法招徕众多的客人。
众人都建议竹青涵扩大酒楼的排面,继续招徕客人品尝这美味海鲜。不过竹青涵的想法却和他们截然不同,她认为此时众人都追着她这酒楼想要来尝试这等新鲜之物。但要是哪一日这些人厌倦了,这酒楼也就开不长久了。所以,保持食物的新鲜感最重要。而且,这京城上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海鲜,图的不过是皇上的恩赐罢了。
既然如此,那何不如多来点创意?扩大经营是肯定的,但是,要是真说,又做海鲜,那可就真的没有意思了。只是,到底该卖些什么,竹青涵心中却没有什么数。
竹青涵简直想抱着自己的头捶,这颗猪脑子,关键
的时候,一点用也不顶!
在竹青涵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天之后,终于有了些眉头,不再是瞎子过河。
于是,在想出来之后,竹青涵便沿着这条线去思索,发现这西餐和甜品的确是个可行的物什。于是,竹青涵便把芸娘等人召集起来,商讨酒楼以后的发展。
“这张纸上,记录着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你们传着看一下。”竹青涵拿出昨晚写好的推广计划书,递给芸娘等人。
芸娘翻着那计划书,眼底的光是越来越亮:“竹小姐的这份计划是真的很仔细了,虽然芸娘没有听说过这西餐到底是什么,但也应该是独一份的,芸娘相信老板娘的手艺。”
竹青涵端着一盏茶,掩饰住自己的尴尬,她可不是什么大佬,这些菜品都是人家的,她不过是现学现卖罢了。
众人将计划书都看完,小声讨论了一番可行度,一致认为这个方案可行。于是,竹青涵就直接拍板,决定往这个方向发展。
最后,众人一致决定,由易宣,郑群,蒋飞三个人负责寻找合适的店铺和人手,而竹青涵就一心一意地研究这西餐和甜点。
甜点这东西,在封地上她便已经熟能生巧了,只是这西餐,恐怕还是要从牛排开始。而这刀叉的使用,更是要从长计议。
很快,竹青涵就研究出了配合牛排的酱料,各种甜点也相继出现。果然不出她所料,在这京城,甜点果然要好卖的多。
至于牛排,她也提前定做了一批刀叉,提供帮忙处理的服务,也可以选择自己动手。而这刀叉,自然也得回收,毕竟虽然刀叉不贵,但长久积累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最开始,这牛排还无人问津,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在竹青涵的巨大折扣的诱惑下,终于有人啃尝试一下。这一尝试可就停不下来了!紧接着,牛排之名传遍四方。酒楼的生意也异常火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