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旅行2
严格来讲,这还是楚竟遥第一次出远门。
她以前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只不过是隔壁市青岭县的老家罢了。
楚爸楚妈有些担心,但是苦于实在没有假期,所以只能给楚竟遥报夏令营。
一共十天九夜,主要活动范围在海岱和京城,因为海岱省是孔孟之乡,所以还额外设计了一些体验儒家文化的活动,还能去京城看升旗仪式。
楚爸楚妈看着这个安排,倒还是挺满意的,觉得能给楚竟遥增加见识。
楚竟遥对此也没意见,甚至还有点兴奋,觉得自己是不是能够在海岱省偶遇孔子或者孟子。
当然,她没对任何一个残魂老师说过自己的想法,以免让他们失望。
……
早上六点,楚竟遥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最后检查了一遍需要带的东西。
虽然现在已经放假了,但是楚竟遥早就养成了早上六点起床的习惯,即使现在不需要早起去上学,她也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而且也没有改变生活习惯的必要。
因为早上不用去学校,楚竟遥就将晚上锻炼的时间改到了早上,一般楚爸楚妈起床做饭的时候,她都已经在楼下跑步了,有时还会叫爸妈别做饭了,她买早餐回去。
作息健康得令人赞叹。
等楚竟遥检查完所有东西时,楚爸楚妈才起床。
根据夏令营的通知,十一点半的机票,他们需要在九点钟之前赶到机场。
虽然楚家离机场挺远的,但是楚家人的起床时间实在是太早了,打出租车赶到机场的时候,才刚刚八点钟,连夏令营的带队老师都还没到,他们只能在机场大楼附近乱晃。
锦城市的机场外观看起来有些旧了,但是看上去很大气,用的是透明的玻璃,从外面还能远远看见里头修了小庭院,绿树荫浓的。
楚爸楚妈都觉得很新鲜,两只眼睛止不住地往里头瞧。
楚竟遥的举动要稍微矜持一点,不过也时不时拿余光去瞟。
不过再怎么新鲜,也撑不住一直拖着行李箱一直在外面逛,尤其机场所在位置又实在是太过于荒僻,周遭根本就没有商超,自然也没有可以休息落脚的地方。
楚竟遥人年轻,体力也好,但是楚爸楚妈毕竟年纪不小,只能在外面找了一个歇息的长椅。
总算时间来到八点四十多,带队老师总算通知了集合地点,楚竟遥连忙过去集合。
“爸妈拜拜!”
楚爸楚妈也和她挥手告别,脸上还残留着些许担忧。
毕竟是未成年的女儿第一次出远门,偏偏他们还没有办法跟着,无论怎么担心都是正常的。
楚爸楚妈把楚竟遥送到带队老师手里就离开了,他们早上只请了两个小时的假,这会儿还得回去上班。
楚竟遥算是来得最早的,带队老师和她打招呼:“同学你好!我是你的带队老师张青,你的名字叫什么?今年多少岁了?”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带队老师,穿着黄色的队服,上面印刷着夏令营主办机构的名字,头上戴着一个蓝色的鸭舌帽,将一头栗色的长卷发压住,但是烫过的卷发依然不是很服帖。
同样款式的鸭舌帽,楚竟遥也有一个,是机构发的,现在正挂在楚竟遥的书包上。
楚竟遥今天特别兴奋,刚才绕着机场走了挺久都不觉得累,这会儿笑眯眯地对这位张老师说:“张老师好!我叫楚竟遥!今年十五岁了。”
张老师在名单上打了一个勾:“刚刚中考完对吧?”
楚竟遥点了点头。
张老师见还没有其他学生过来,干脆就先跟楚竟遥聊了起来:“你中考考得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楚竟遥可实在是太熟悉了,最近她不管走到哪里,哪怕只是下楼晨练遇上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买早餐遇见包子铺老板,他们都会问楚竟遥这个问题。
就连平常不关心楚竟遥的爷爷都特地打电话过来,问楚竟遥这次考得怎么样。
楚爸楚妈虽然不是很爱炫耀女儿的人,但是和亲朋好友聊天的时候,难免会提到楚竟遥的学习成绩,所以有不少人都知道楚竟遥的成绩很好,可是却不清楚具体有多好,于是难免十分关注楚竟遥的中考成绩。
最近楚竟遥实在是被问这个问题给问烦了,她已经学会了敷衍:“应该考得还可以吧?不过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我还不知道具体成绩。”
等这次夏令营结束的第二天,就是中考出分的时间。
张老师不是初中老师,中考也不是全国性考试,她对此并不十分关注,于是只是随口问问:“那你以后高中想上什么学校呢?”
整个锦城市最出名的高中就是一中立德、六中建山和三中海宁,这三所学校加起来一共有八个直属校区,也就是锦城市的八所市直属学校。
锦城市上至八十岁老人,下到十岁小孩,就没有哪个人不知道“一三六”这三所学校的。
楚竟遥实话实说:“一中立德吧。”
张老师一听她这话,就知道楚竟遥的成绩很好了:“那你成绩很好了,偶对了!”
她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名单,又抬起头:“咱们这次夏令营里也有一个一中立德的学生,说不准你们这些学习好的小孩很能聊得来呢。”
这次夏令营里的学生年龄段跨度很大,年纪最大的有十七岁,最小的才十三岁,楚竟遥夹在中间,算是个平均值。
这时候,已经陆陆续续有人过来集合了,张老师也没再继续跟楚竟遥闲聊,转身去招呼新到的学生。
不是每个人都会守时,而且还会存在堵车这种突发情况,所以直到九点二十的时候,所有学生才真正到齐。
到齐之后,张老师组织所有学生站在一起,扯着横幅拍了一张大合照,算是夏令营正式开始。
所有人一共加在一起二十个学生,十一个男生,九个女生,其中以初三毕业生最多,零零散散有几个高中生。
之前张老师说的那个一中立德的学生,就在这三个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中。
等所有人都到齐的时候,楚竟遥已经和这位一中立德的学生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