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闭关苦修
盘点下卢小鱼目前的身体状况。
显性身体天赋:超强意识,秒启动,极速,变态耐力,野蛮弹跳;
隐性身体天赋:信息接收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防守端技能:“无敌抢断”,“封眼”技能;
进攻端技能:挡拆,空切,抛投,三步空切挑篮;
天赋与技能的叠加,配合战术的使用,让他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强敌。
他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战胜强队,获得快感。
而是,通过与强队的交锋,暴露出自身打法上存在的弱点。
打赢高一七班后,卢小鱼做到了他目前阶段所能达到的极限。
于是,卢小鱼向吴越求教接下来如何提升的问题。
吴越时刻都在关注着卢小鱼,把早就准备好的几种方案丢给他,让他自己选择。
这些方案有的着眼于提升卢小鱼的短板,试图让他变得更加“均衡”;
有的着眼于战术方面,试图结合卢小鱼智商高的优势;
有的着眼于技术方面,试图把卢小鱼的身体天赋发挥到极致;
……
卢小鱼把这些方案跟自身目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分析后决定:
开发三分球技能,成为顶级的3d球员。
卢小鱼依旧没有选择控球,传球这些路数,而是选择能够拉开空间的三分球。
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对一方威胁最大的区域就是三秒区和三分区。
如果在这两个区域都能造杀伤,那么他自己一人凭借速度以及跑位就可以至少牵制住对方两人,这在比赛中会形成无比巨大的优势。
卢小鱼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吴越,并向吴越请教如何投三分球。
“投三分就像远程狙击,一丝一毫的细微之处,都会影响最终能否命中靶心!这些细微之处除了你瞄的准不准外,还包括狙击枪本身的性能,空气阻力等因素。”
接着,吴越把投三分球的身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具体动作,手型,空气阻力等一一细细讲解。
卢小鱼有着强大的信息接收能力,快速理解了三分球是怎么回事。于是自己开始摸索了起来。
很快他便检测出了自己哪个部位发力达标,哪个部位发力不达标。并请吴越针对这些发力不足的地方,制定单独的训练计划。
卢小鱼自己也快速进行动作分解,厘清自己目前最快能练成的是什么,其次是什么,最后是什么。
枯燥且无聊的闭关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卢小鱼的专注程度达到了痴狂、变态的地步。
上午的学习:
变成了对抛物线的研究,那可是初三下学期的数学课程,卢小鱼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开干,哪里不会攻哪里;
变成了查看nba历史级别三分投手的资料,琢磨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发力情况,手型等问题;
变成了研究狙击枪各部位构造与其功能,以及如何瞄准,如何狙击,空气阻力,风速……
甚至变成了如何快速平复呼吸,如何调整情绪等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
这要是被吃瓜同学知道了,不喷死他才怪。
每天下午卢小鱼都呆在体育馆篮球场进行三分球相关的训练。
吴越也把其他课程通通调到了早上,陪卢小鱼一起训练。
吴越针对卢小鱼手臂力量,手腕力量不足的情况,为其“量身订做”了每日训练计划并确保训练有效、适度。
师徒二人乐此不疲的训练,终于取得了成果:
一周后,卢小鱼的手型比较正了。
半个月后,卢小鱼投出去的球旋转的不错,可以有效对抗空气阻力了;抛物线也有那种味道了,只是还不是在三分线外。
一个月后,卢小鱼的手臂、手腕力量有了显著提高,可以在三分线外出手了;另外搞定了初中数学、初中物理的全部内容。
两个月后,卢小鱼可以轻松地把三分球投出且命中率超过了30%;另外,掌握了高一高二数学和物理的全部内容。
卢小鱼知道三分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大量的实战练习,没有再继续练下去。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打算在寒假前~搞点事情!
卢小鱼找到了林鑫他们四人,告诉了他的想法。
“挑战高二年级有校队首发的班级?小黑,你脑子瓦特了!”
“我也觉得有点冒险!高二有些同学都成年了!”
林鑫和孙伟说道。
卢小鱼告诉林鑫他们他开发出了长两分和三分,有的打。
“又有新技能了?那还等啥,说吧~拿谁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