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反牵制”策略
卢小鱼他们战胜初二十班后,鹭岛一中初中部炸了锅:
“你们听说了吗?初一的那个西部天才打赢了校队的霍刚!”
“开什么国际玩笑!你是不是没见过霍刚打球!”
……
“号外!号外!校队霍刚大败西部天才!校队霍刚大败西部天才!”
“嚷什么嚷,大惊小怪!霍刚干掉的人多了,西部天才算老几?”
“嘻嘻~嘻嘻!”
……
“这么强势?一路挑战?只剩初三年级两个班?”
“他们要称王吗?”
……
“知道吗!过两天西部天才要率队挑战初三十三班!”
“那不是找死?不!也不好说,能打赢霍刚,陆洋也悬了!”
……
初三十三班的校队首发,名叫陆洋,身高175cm,组织后卫,战术素养极高,能在攻防两端全队赋能,拥有变幻莫测的传球能力和三分球技能包。
10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本周的最后一天,比赛打响。篮球场早就围满了等待已久的吃瓜同学,这跟往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往常这个点,吃瓜同学一般是在等放学,几个死党凑一起讨论,“周末去哪里?去哪吃什么好吃的?”这种难题。现在,他们哪里像是要走的样子?一个个兴致盎然,吃瓜天赋尽显无疑!
“诗雨,你怎么也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你现在可是我的偶像!”
“不是那个呕像吧!”
“放心,不是!准确的说,这次我会给你整一个飞天魔兽造型!”
“飞天魔兽?那是什么?”
“我也说不上来,脑子里突然出现的创作灵感,我要从你们的比赛中‘挖’些素材!”
“挖土豆的‘挖’吗?”
“放心,‘姐姐’不吃你!”
“那随你喽!我无所谓!”
比赛一开始,卢小鱼便单防陆洋,卢小鱼的策略很简单,限制住对方头牌,就能先发制人,在比赛中奠定获胜的基础。
陆洋也知道卢小鱼在想什么,在卢小鱼防守他的那一刻,他就明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到底谁会是谁的猎物?
卢小鱼虎视眈眈,看到对方其他人要传给陆洋球,便一跃而出,冲出去截球,不料这时候陆洋另外的队友冲过来给陆洋掩护,陆洋横向移动,轻松接到球。
而陆洋控球水平极好,卢小鱼想要从他手里面抢到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不单单是速度快就能解决的问题。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卢小鱼便进入到了陆洋布置的局中。陆洋一个人牵制着卢小鱼,虽然自己不去得分,不过却在进攻端多次助攻队友得分。
牵制卢小鱼只是陆洋整体布局中的一环,更重要的一环是在防守端限制卢小鱼得分:
他们采用的是2-1-2区域联防,遇到挡拆,立马收缩,限制对方在三秒区的进球。
这样一来,陆洋一方相当于吃掉了卢小鱼这个进攻强点,卢小鱼一方只能通过长两分或者三分球得分,而长两分或者三分球存在着命中率相对较低的硬伤。
卢小鱼被限制的很难受,有力使不出来。之前的策略落空:现在他不仅限制不了陆洋,反而被陆洋一方限制的死死的。两节下来,卢小鱼一方已落后对方15分。
上半场结束后,卢小鱼快速平复心情,冷静分析场上局势,试图思索出破敌的办法。
卢小鱼脑中不断推演破解2-1-2阵型的方法,很快一套“反牵制”策略在脑中形成。
陆洋之前是用自己牵制住卢小鱼,让卢小鱼在防守端发挥不出作用;而卢小鱼的“反牵制”策略是利用自己在三秒区的进攻威胁,牵制住对方,对方如果来夹击自己,就快传配合自己进攻的队友,对方不来夹击自己,就自己出手。
防守端则用了一个2-1-2区域联防“残阵”,因为刘波被拿出去1vs1主防陆洋,卢小鱼自己则站在了2-1-2阵型中1的位置。
果然,这下轮到陆洋他们吃瘪了,卢小鱼杀入三秒区的佯攻成功牵制住了对方,配合卢小鱼进攻的队友屡屡得分,比分快速缩小。
防守端,卢小鱼的作用更是凸显出来,迫使对方投长两分或者三分,而他们三分最准的点—陆洋则被速度很快的刘波单独照顾,虽然仍然防不住,但是能做到有效限制。
到了第四节后半段,卢小鱼一方已经领先。
陆洋依然没有放弃,仍不断命中三分维持局势,伺机反扑;另外,屡屡送出匪夷所思的传球,无奈他的队友运动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把握一瞬即逝的得分机会。最终,初三十三班无奈败下阵来……
“好可惜!陆洋的传球被浪费了好多啊!”
“不浪费也会被卢小鱼阻击,你信不信?”
“我才不信,你换霍刚试下!”
“两个校队首发打一个?你真好意思说!”
“有啥不好意思?初三八班不就是两个校队首发?”
“是哦!卢小鱼他们会挑战初三八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