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攥紧信念的“苹果”
第41章攥紧信念的“苹果”第4章第5节攥紧信念的“苹果”
因为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你自己本身。
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人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连装干
粮和水的背包都不见了。他翻遍所有的衣袋,只找到一个泛青的苹果。
“哦,我还有一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
他攥着那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未走出
空阔的大漠。饥饿、干渴、疲惫,一齐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
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些许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又继续艰难地跋涉。三天以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
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但他还宝贝似的攥在手中,久久地凝视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身陷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时,不
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灵不熄灭信念的圣火,努力地去寻找,总会找到能
渡过难关的那“一个苹果”。攥紧信念的“苹果”,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同样是一个穿行沙漠的故事:有两个人结伴穿越沙漠。走到半途,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也因
中暑而不能行动。同伴把一支枪递给中暑者,再三吩咐:“枪里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
两小时你就对空中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
。
躺在沙漠里的中暑者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他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
“包袱”独自离去?
暮色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中暑者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
己只能等待死亡。想像中,沙漠里的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终
于,中暑者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太阳穴。
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中暑者温热的尸体。
中暑者不是被沙漠的恶劣环境吞没,而是被自己的恶劣心境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
了信任;身处困境,他用绝望驱散了希望。
所以,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信念和希望,信念和希望是生命的维系。只要一息尚存,
就要追求,就要奋斗。其实,大自然始终在启迪着人们——在春花秋叶舞蹈般潇洒的飘落里
,蕴含着信念和希望;巨大岩石的裂缝中钻出的小草,昭示着信念和希望;不断被山风修改
着形象的悬崖边的苍松和手心水中的明月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信念和希望。朋友,在任何时候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请不要放弃希望和信念,如果你的心灵已太久不曾有过渴望的涌
动,请你将它激活,让它焕发健康的亮色。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面对再大的困难,都不
能放弃自己的信念,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你
自己本身。
希望是惟一所有的人都共同享有的好处,一无所有的人仍有希望。
——塞利斯
过去不等于未来
你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1920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个中国小姑娘出生了,妈妈只给她取了个小名叫“
小芳”。由于她是个私生子,人们明显地歧视她,这种歧视一直伴随她长大。直到小芳13岁
那年,村里来了一个牧师,这个牧师改变了她的人生。
小芳破天荒第一次鼓起勇气偷偷溜进了教堂,牧师的一番话深深震撼了她。第一次听过后,
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后来的那一次。小芳听得入迷而忘记了时间,当教堂的钟声
响起时,她已经来不及离开了。她被堵在人群后面,低着头慢慢朝前移动。
突然,一只手搭在了她的肩上,她惊慌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正是牧师。“你是谁家的孩
子?”牧师温和地问道。这句话是她10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它仿佛是一支烧红的烙铁,
直刺在小芳的心上。
人们停止了走动,几百双惊愕的眼睛一齐注视着小芳,教堂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小芳完全惊呆了,她不知所措,眼里含着泪水。
这个时候,牧师脸上浮起慈祥的笑容,说:“噢——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是上帝的孩子。”
牧师抚摸着小芳的头发说:“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